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病,是下腰痛的常見病因,人們往往只關注其藥物或手術治療而忽視了康復鍛煉。事實上,康復鍛煉能夠調整脊柱的力學平衡,增強腰椎的穩定性,明顯改善患者肌力及疼痛癥狀,達到預防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即便是手術治療后也需要進行康復鍛煉,只有堅持正確、規范的康復鍛煉,才能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一、腰背肌鍛煉:強健的腰背部肌肉,對脊柱形成有力的保護,幫助維持和增強脊柱的穩定性,有效預防急慢性腰部損傷和腰痛的發生。鍛煉時動作要緩慢,練習過程中盡量保持自然的呼吸節律,適應后可逐漸增加練習次數。
1.飛燕式:俯臥位,頭頸部和雙上肢盡量后伸,以腹部為支點,胸部和雙下肢同時抬離床面,使軀體成反弓狀,膝關節必須伸直。盡量維持該動作,并逐漸延長時間至實在無法堅持后再放松。重復 3~5 次。
2.五點支撐法(拱橋式):去枕仰臥位,用頭(1個支撐點)、雙肘(2個支撐點)及雙足跟(2個支撐點)為著力點,將腰背及臀部抬離床面,腹部凸起狀如拱橋。停頓5~10秒后放下。重復進行,每日由20次漸增至100次。
3.三點支撐法:待腰背力量增強后,在五點支撐鍛煉的基礎上,減去雙肘的支撐。雙手抱頭,用頭和雙足跟支撐身體,抬起腰背及臀部。每日由20次漸增到100 次。
4.昂胸練習: 俯臥位,上肢伸直撐起上半身,并將頭盡量后伸使胸部昂起,昂胸時用力一定要直達腰部,維持30秒后放松。平臥休息后再做,重復進行 5~10 次。
5.伸腰練習: 身體直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上舉或叉腰,以腰為軸,上半身后伸至最大角度,維持30~60秒。還原休息后再做,重復8~10次。
二、關節活動度鍛煉:能擴大椎間隙,使神經根移位,減輕脊神經根受壓的程度。以下動作均以10個為1組,視情況每日做3~5組。
1.前屈:坐位屈膝,向前彎腰,雙上肢觸摸腳尖3~5秒后坐直。若此動作完成較容易,可將膝關節伸直。
2.下蹲:直立位,抬頭挺胸,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上半身不動,緩慢下蹲,停頓3~5秒后站起。
3.側彎:直立位,抬頭挺胸,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向左側彎至最大角度(右腰部產生牽拉感),停頓3~5秒后還原,再向右側彎。兩側各10次。
三、下肢鍛煉:能防止坐骨神經粘連,改善關節活動度,增強下肢肌力。
1.蹬足練習:仰臥位,屈髖屈膝屈踝,使膝關節盡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緊,然后雙足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盡量拉伸并繃緊腿部,維持5秒鐘,最后放下還原。雙腿交替進行, 20~30 次為1組,組數視病情和體能自定。
2.后腿伸練習:直立位,挺胸抬頭,雙手扶住墻壁或柜子等支撐物,雙腿伸直,交替向后擺動,擺動幅度逐漸增大。每次做100~200個,每天2~3 次。
四、懸掛式腰椎牽引:雙手向上攀住高處橫杠,雙足離地,使身體懸空(須注意安全,如高度不夠,可彎曲兩膝,使雙足離地即可),利用自身體重進行腰椎牽引。每次懸掛牽引1分鐘,若臂力不足也可分次進行,但累計時間不應少于1分鐘,每天牽引2~3次。
五、相關注意事項:
1.康復鍛煉應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康復鍛煉動作要規范到位、保質保量。
3.注意保持正確的體位姿勢,保護腰部,避免久行、久坐、久站。
4.肥胖者應適當減肥,以減輕體重對腰椎的壓力。
編輯/麻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