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Car-to-X”通信系統
今年6月,奔馳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名為“Car-to-X”的全新車輛通信系統。這套“X”通信系統可以讓車輛和其它交通設施之間實現數據交換,Car-to-X不僅僅是車對車的互聯,還代表了車對某“X”對象的交流,例如Car to Infrastructure (車對交通設施)、Car to home(車對家)等。從而幫助駕駛者提前做出預判、減少堵車、降低車禍等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奔馳方面表示,Car-to-X系統將最快于今年年底就可提供新車選配,同時該系統也可以以獨立安裝的形式裝配在現有的奔馳車上。
奔馳的這套Car-to-X通信系統可以使駕駛員在行車安全隱患出現時及時收到預警,從而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舉例來說,當某輛車被卷入一場交通事故時,其他裝備了Car-to-X通信系統的車輛就會收到通知,從而使駕駛員可以改道行駛。此外,車內駕駛員也可以根據該系統提供的交通信息躲避交通擁堵的路況。甚至通過Car-to-X通信系統,車輛還可以觀察周圍路況并自動超車。
據了解,Car-to-X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將車輛上的雷達、光學偵測系統進行統一整合,接收來自行駛道路上的各種路況數據,自行做出最佳行駛方案。一旦系統無法辨別路況數據,駕駛者也可以將目前行駛的路況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Mercedes Cloud云端服務器中,通過服務器中的數據信息對裝有Car-to-X系統的奔馳車輛進行引導駕駛。除了通報路況、與交通設施互換信息,Car-to-X系統也可以偵測街角中處于盲點的車輛、行人等障礙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車輛的主動安全性……有媒體評論,奔馳的Car-to-x技術是讓科幻成真的技術。
日產的EPORO汽車群
>
日產的機器人EPORO是基于魚類仿生技術開發出的,這個機器人可以模擬魚群在前行時繞開障礙物的同時,避免互相碰撞的活動模式,并將這種特性運用到車輛的行駛上。在此之前,日產還基于蜜蜂的飛行模式,推出過名為BR23C的機器人。EPORO機器人可利用模仿魚群的避免碰撞、同排移動以及靠近同伴這三種行為規則,作出無擁堵、無碰撞的行駛演示。而把這一概念移植到車輛之上,就是本能導航、智能探測和規避障礙物這三種特性。有了這三種特性,再結合日產的STRA WINGS星翼所收集的實時交通路況信息,日產也能營造出未來無堵塞、無碰撞的安全交通環境。
奧迪的Audi Travolution
奧迪研發的Audi Travolution智能交通互聯系統具備自動識別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識的能力。通過接收紅綠燈發出的信號,Travolution系統可適時提醒車輛減速,以避免汽車在下一個路口等候紅燈。通過減少在紅綠燈處停車時間及次數,可以降低17%油耗。據稱,如果奧迪正式將這項技術投入使用,一年將節油70萬升。
在Audi Travolution最新改良計劃中,實驗車輛全面加入車載無線區域網絡系統(WLAN) 與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MTS),進而與路面交通信號燈進行溝通,回傳資訊提醒車主以車速調整,來搭配交通信號燈之轉換。
Audi Travolution在實驗城市內部署了15輛測試車配合25座交通信號燈進行試驗。車輛接收從交通號燈回傳之訊息后,將資訊轉化成圖像,顯示于中控臺屏幕上,并提供駕駛者車速參考,以避免紅燈或趕上下一個綠燈,系統還可配合車輛定速巡航裝置。
豐田在中國的行動
除了在國外頻頻測試自己的智能交通系統,跨國車企在中國這個他們最為看好的市場也開始了相關的行動,豐田就是其中較為積極的一個。
今年4月,豐田汽車公司宣布,為緩解道路擁堵、優化交通環境,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的支持下,豐田汽車公司及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從2013年7月開始,在北京開展“交通流量模擬器”(豐田中央研究所開發的交通流量模擬器軟件)的應用實驗,以驗證該技術在緩解道路擁堵方面的實際效果,并根據反饋的結果進行改善,探討今后如何在中國擴大應用的范圍,從而為改善目前城市交通道路擁堵、降低因其造成的空氣污染、方便公眾出行提供新形式的探索。
據報道,此次實驗以北京首都機場以及通向北京市內的高速公路(京平高速、京承高速)為實施范圍,通過智能ETC終端和智能手機,向區域內的車輛用戶提供“經過各種路線所需的時間信息”、同時采取提供“暢通高速公路的車輛通行費優惠”,把擁堵道路的車輛向其他道路進行引導。
零部件企業的探索
“我們堅信:未來駕乘的每一步發展都是非常復雜的,需要與全球性IT公司進行大力合作。現在,我們和全球技術領導者之一IBM公司建立合作關系,這樣我們就能一起為全世界的所有客戶提供高度安全、可靠的全方位連接汽車解決方案”,今年9月,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IAA)上,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ElmarDegenhart博士宣布大陸集團與全球領先科技公司之一IBM達成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為全世界的汽車制造商開發全方位連接的移動汽車解決方案。
Elmar Degenhart博士表示,“IBM是大數據和云計算行業的領導者。另外,它還具有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以及以高頻率和速度進行后續預測的雄厚的專業知識。IBM在云計算方面的經驗有助于開發各種平臺和嵌入式系統,再加上我們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專業知識,就可以奠定新一代智能聯網汽車的基礎”。
協議的中心內容是研發一種具有高度可擴展性的云平臺,使汽車制造商能夠據此提供一系列新的車載移動服務。它將支持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更新和汽車控制裝置功能,省去前往修理店的不菲花費和不dHQJCFhmnsZXVvVOw/TAdMXclNjslvTisdkS+LHFkns=方便。這種解決方案使汽車制造商有機會向其客戶提供大量的新功能,同時已證明也適用于其他行業,如公共交通、保險和零售。
“在未來幾年里,三大戰略創新力量將推動汽車行業大趨勢快速前行:一是汽車自動化,二是排放更少、油耗更低的駕駛——或稱汽車電氣化,三是智能通訊”,Degenhart解釋說,“新興的數字化世界為所有這些大趨勢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汽車將不僅接入互聯網,還將融入其中。聯網和智能化的交通為創新開辟了巨大的潛力,并將推動面向駕駛員的眾多新功能的發展。其中包括基于云的語音識別、實時交通流數據交換以及基于在線和導航數據的超前控制駕駛。總之,未來的汽車將變得更安全和更高效。”
據悉,大陸集團和IBM將對超前控制駕駛進行增強,以開發下一代“電子地平線”平臺,這將最終使高度自動化的駕駛成為現實。裝備嵌入式傳感器的汽車將不僅能夠接收數據,而且還能將位置、車速或減速等信息傳輸給云計算平臺,以便進行處理、分析和據以采取行動。其結果就是形成準確描繪汽車位置的實時地圖。
博世公司也在第十九屆世界智能交通系統展覽會上展示了自己的多項汽車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包括:汽車安全技術領域、車輛間管理、駕駛輔助系統、娛樂信息系統。并提出了一些正在研究的項目和通過現場試驗得到的新進展,其中有車與車(V2V)、車與基礎設施之間的智能通信(V2X)技術。
博世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車輛間管理或車輛狀態監控等商用車技術,都是在車輛系統與外部IT系統連接的基礎上實現的。這些技術使得駕駛員的駕車效率最大化、行車安全性提高、駕駛時更舒適。博世公司重點展示了其一系列創新的終端設備以及一些能夠靈活安裝并且應用領域廣泛的模塊,其中包括:全新連接和控制單元(Connectivity&Control),能夠識別出汽車當前的技術條件并且能夠記錄汽車當前的使用配置和運行數據。
此外,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博世的連接硬件能夠匹配相應的軟件,這些軟件由博世子公司博世工程公司開發。這家子公司負責開發相關系統,這些系統負責將汽車的運行數據收集起來并將其傳輸導外部服務器從而進行汽車狀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