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客車市場形勢不是很好,不少人開玩笑說“是不是2012年把客車市場的好運氣用光了”。今年客車市場出口比較低迷,公路客車銷量大幅度下滑,校車市場形勢雖然沒有預期高,但整體表現不錯,1?8月增長了十幾個百分點,相對比較活躍的是公交客車市場。從市場反饋信息看,多數企業應收賬款上升,出口下降,加上非理性競爭加劇,今年客車行業的困難更加明顯。有五個方面值得關注:
第一,大型座位客車(公路客車)需求疲軟。今年前8個月中有7個月銷量低于去年, 50家企業涉及大型座位客車的有35家,其中30家同比下降,主流企業無一幸免。5米以上座位客車累計銷量68164輛,同比下降14.15%,其中大型座位客車銷量21345輛,下降26.71%,中型銷量25892輛,下降8.53%,降幅之大,在金融危機時也不曾如此。這對整個行業發展影響深遠,對企業經營影響較大,整個客車行業利潤來源主要是大型座位客車和公路客車領域。國內和國外同時萎縮的情況下風險無法轉移,大型座位客車受到影響,企業必然會向公交客車市場轉移,實際上今年公交客車市場雖然表現很好,但競爭已白熱化。
第二,公交客車增長趨緩。公交客車幾乎是今年唯一的增幅較大的領域。50家企業當中有42家涉及公交汽車領域,共計銷售47693輛,同比增長21.86%。增幅較高的月份集中在1月和5月(國家第一輪混合動力客車補貼在5月30日截止,導致 5月有一批訂單突然釋放),其他月份都比較平淡,而且自5月高峰之后又連續兩個月慣性走低,雖然8月份表現不錯,但由于去年第四季度銷量基數很高,下半年如果沒有特別的刺激因素,公交客車的同比增幅將進一步收窄。
第三,校車需求強于去年,校車是目前客車市場非常火爆的一部分,50家企業當中實際已有30家企業涉及該領域,今年1~8月共銷售校車20050輛,同比增長16.89%。8月售出4750輛,同比增長17.69%,刷新校車月度銷量記錄。9銷量增幅達到17.5%。目前校車市場政策不到位,運營模式五花八門,尚處于摸索階段,受政策制約而市場需求未達到預期,受到國家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等政策影響而小型化發展趨勢明顯。今年校車總體表現良好,市場需求比去年要強。
第四,燃氣客車市場比較熱,需求以公交車為主。目50家企業中有32家企業涉及燃氣客車,1?8月共銷售燃氣客車24594輛,同比增長42.23%。當前燃氣客車的權重大幅提高,增幅明顯放緩,市場資源繼續向優勢企業集中,燃氣公路客車比重略降。
第五,從幾家上市客車企業的表現看,今年客車市場的不景氣一覽無余,經營質量普遍不高。從安凱、宇通、中通、金龍等公司的中報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應收賬款增幅遠高于營業收入增幅;應收賬款營業收入的比例增長較快;營業收入的增長與營業利潤的下降形成反差。
因此,今年客車市場的同比增幅能若能和去年持平就已相當不易,我認為會略有下降。
影響下半年客車市場的環境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流動性緊張和地方債快速增長將沖擊客車市場。比如公交客車領域,這些產品以服務為主,在資金緊張時往往先被砍掉。二是出口形勢依然艱難。所以我們判斷未來客車出口也不是特別樂觀,但增幅應仍在45%以上,利好年份甚至達到過百分之百,70%都只算一般水平。三是公交車的安保和客運、校車安全問題仍很嚴峻。這必然使政府的主導思想或工作重心放在安全領域,而不是產品的更新。
還有三個政策因素,首先是排放標準從國Ⅲ升級到國Ⅳ今年下半年再次落空。二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基本明確,幾乎所有的客車企業聽后都“一聲嘆息”,因為補貼額度整體大幅度下滑,此前對混合動力客車補貼達40余萬元,現在最高額度只有25萬元。目前傳統混合動力客車的技術相對成熟,生產和運營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熱情極高,但是被卡之后,業內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可能產生“水中月、鏡中花”的概念。三是《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時間跨度比較長,一直到2015年,落實到今年的額度會非常小。
鑒于下半年客車市場利空因素較多,我們會大幅度調低對今年客車市場的預期,將年初判斷8%?10%的增幅,調整到3%?5%,其中校車增幅會在20%左右,但從目前來看可以達到17%?18%,公交車增長25%左右,座位客車下滑幅度可能超過10%。5米以上客車總銷量將達到23萬輛左右,其中校車3萬輛,公交客車8.5萬輛,公路客車11萬輛左右。最終可能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