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的國家。這注定了俄羅斯對各種型號汽車的需求量極為可觀,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今年上半年,俄羅斯曾經一度被認為將會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國也有車企將俄羅斯作為海外出口重點發展國家。然而由于語言交流不便,理解俄羅斯的市場情況和準入規定成了困擾中國車企的一大難題。丹尼斯·扎格林先生的演講或許能為想要在俄羅斯發展的中國企業指點迷津。
俄羅斯汽車行業與汽車市場需求現狀
說到俄羅斯市場的最新情況,便不得不提到俄羅斯的汽車行業發展規劃。這一規劃的第一步是俄羅斯從2004年開始施行的工業組裝計劃(IA1)。此計劃對于一些汽車配件供應商來說意味著新的發展機會,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流向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在此之后,俄羅斯當局計劃在2013年到2014年建立俄羅斯本土的零部件和汽車生產體系。第二步,在2010年4月,俄羅斯政府批準了俄羅斯汽車行業發展戰略,這個發展戰略的有效時間持續到2020年。由于它的制訂,使得工業組裝計劃的一些細節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第三步,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聯邦政府現在已經根據發展戰略進行立項,其中包括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項目和購車補貼項目。
從市場情況來看,到現在為止,俄羅斯汽車行業一共有三種企業類型,第一種是戰略聯盟和合作伙伴,它們通常是合資企業,例如雷諾-尼桑-拉達汽車。另一種是OEM項目,第三種是特許生產和合同裝配。在俄羅斯,現在已經有很多外國品牌進入了特許生產和合同裝配的領域,包括中國的長城汽車。
如今,俄羅斯已經是世界最為重要的乘用車市場之一。在2012年,俄羅斯新乘用車銷量為270萬輛,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1%。其中,俄羅斯國產汽車達到了58萬輛,這在俄羅斯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在2011年,俄羅斯的汽車銷售總量為256萬輛,而去年則是293萬輛,上升了10%,其中進口車銷售上升了15%。在汽車品牌的受歡迎程度上,拉達汽車在俄羅斯有最多的支持者,占據了1/4的市場份額。另外,雷諾和起亞也占了很重的比例。
從俄羅斯的汽車細分市場來看,2012年在俄羅斯銷售的新車中,36%以上都是B+級的乘用車。而從今年的銷售情況可得出結論,俄羅斯消費者對B型車的需求正在進一步增加,而對C+級車的需求度正在下降。此外,E+和F+級的車所占的份額也在進一步增加。
在二手車方面,去年俄羅斯的二手乘用車銷量增長了13%,其中,二手車銷售總量中約有65%的車有7-10年的車齡。與新車的品牌歡迎度相似,拉達汽車在俄羅斯的二手車市場也十分暢銷,占據了35.5%的份額。
俄羅斯的技術法規和認證制度
與其他國家的情況有所不同,俄羅斯市場是目前世界上沒有受到太多保護的市場之一。想要進一步了解這一市場,就需要了解它的技術法規原則。眾所周知,技術原則在這個行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人們的安全,這在汽車行業良性運作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技術法規方面,俄羅斯聯邦曾經簽署了一系列國際協議,包括日內瓦協議、全球汽車技術法規協議、維也納協議、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等,對于這些國際協議,俄羅斯都表示尊重和支持。除此之外,俄羅斯聯邦也有與汽車行業相關的聯邦立法,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安全、環境保護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當然,與汽車相關的技術法規是必不可少的。
與其他國家的情況相同,俄羅斯的技術法規也包括了一系列相對國際法規更加細化的具體要求。在全球標準方面,俄羅斯則直接受國際法規的影響。例如外部煙塵等方面的要求,在俄羅斯都直接適用國際法規。
當然,俄羅斯的技術法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體現了其延續性。在1993年以前,俄羅斯曾經施行機動車和掛車認證系統。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的產品進入到了俄羅斯的法規認證系統中,這使得聯邦政府在2009年開始制定關稅聯盟技術法規,并于今年開始施行。它的目的和俄羅斯的具體法規的目的是一樣的。與國際法規相同,關稅聯盟技術法規對于乘用車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內容包括車輛的自動電子制動系統、車道偏離警告系統等,都是汽車廠商在出口時需要特別關注的技術標準。此外,近年來國際上最為關注的汽車相關法規當屬汽車排放技術法規,俄羅斯的關稅聯盟汽車的排放技術法規也是各大出口國所關注的重點。在排放法規上,俄羅斯施行歐盟標準,隨著歐盟標準的變化逐漸推進,并將于2014年開始實行歐五標準。
另外,俄羅斯還有一套車輛符合性評估系統,它涉及了所有在俄開展業務的整車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對于剛剛投入市場的新車型,俄政府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測試認證。以下是進行認證的簡要程序:首先,制造商要向認證部門提交申請。需要注意的是,一個車型必須交一個申請,要對一個代表性的樣車提交申請。第二步要提交認證編號,型式認證的發布應通知交警和海關;根據測試報告來分析生產商的生產條件,而這一步驟中的每一個測試報告都要包括之前提到的認證。第三步,認證部門將發放證書。產品每符合一個單項法規都會得到一個認證證書。第四步,認證部門將發布車輛型式認證,這是為了確保制造商能夠繼續按照俄羅斯聯邦的要求生產質量統一的產品。除此之外,制造商需要每兩年進行一次檢驗。第五步,進行技術檢驗的聯邦機構要對車輛進行檢查。
另外,俄羅斯汽車交通事故信息系統(ERA-GLONASS)也十分重要。它是為了能夠針對輪式車輛的關稅聯盟技術法規進行修正而設計的。俄羅斯通過這一系統來減少在汽車事故當中的傷亡,并實現對安全規定的監管。在外國的車輛進出口過程中,俄方對這一系統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制定了一系列的實施計劃。最終,到2017年1月1日之后,所有允許通行的車輛都必須裝配ERAGLONASS。


俄羅斯的市場準入
眾所周知,2012年8月俄羅斯已經成為WTO成員國。自從加入WTO以后,俄羅斯應當下調汽車關稅。從俄羅斯成為成員國之日起到2018年12月31日,汽車關稅將逐步從30%下調到15%。為了能夠保證環境安全,俄羅斯從2012年9月1日開始引入了廢物處理的強制性稅收,其征收對象是進口到俄羅斯的每一輛汽車。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俄羅斯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以及本土化也是重要內容。根據加入WTO的條款,2018年俄羅斯將向簽訂了有效期直至2020年的裝配協議的公司提供零部件進口的全部優惠政策,為了滿足當前的要求,一些生產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已出臺。例如 “關于機動車輛、部件和總成制造商的政府支持”的法令初稿已經于去年獲得批準,根據這項法令,簽訂協議的公司因其生產用貨物的進口關稅率提高而導致的損失將在2018年至2020年以補貼的方式獲得補償。
然而,總體來說,俄羅斯的汽車零部件市場發展仍然面臨阻礙。這障礙主要在于低競爭水平和產品質量、技術發展的低投資水平、進口關稅的降低以及由此引起的進口配件的關稅減讓、強烈依賴于OEM、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的數量小這些方面。
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建議
雖然俄羅斯已經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市場之一,但中國的汽車產品在俄羅斯的銷售過程中也暴露了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有不法進口商將不安全和劣質的產品帶到俄羅斯。在俄羅斯東部地區,一些新商用車被作為“二手車”進口,車輛達不到標準要求,這種欺騙行為必須予以重視。
NAMI建議中國汽車制造商能夠深入研究俄羅斯關于輪式車輛安全技術法規的要求,提供給俄羅斯進口商的產品滿足UNECE法規以及其他技術法規的要求,并根據UNECE法規申請車輛批準,保證出口俄羅斯的產品質量。同時,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企業需要指定一名俄羅斯制造商代表,以負責進口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經銷商網絡的開發。確定真正的車輛管制體系,防止道路事故。
鏈接
俄羅斯的技術法規原則
★ 從設計到生產到回收,在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要保證汽車的安全;
★ 國產和進口車要求一視同仁;
★ 符合國際法規;
★ 規定國家要求的指標;
★ 考慮俄羅斯國民經濟發展重點。
重要提示
★ 車型的符合性評估可由認證機構進行。認證機構需要根據《1958年日內瓦協議》認定為技術服務中心的測試實驗室簽訂協議。
★ 車輛符合性評估的申請人只能是俄羅斯居民,即外國汽車制造商的代表。
★ 外國汽車制造商僅能指定一名代表,他必須確保進口產品符合俄羅斯法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