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于廢墟的光榮
1958年5月12日,我國第一輛小轎車試制成功,叫“東風”牌。取“東風壓倒西風”之意,這是紅旗轎車的前身,車型編號為CA71。
毛澤東在中南海乘坐“東風”轎車后,感慨道“坐上我們自己的轎車了”。隨后中央向一汽下達了開發高級轎車的指令。
當時的一汽廠長饒斌,帶領全廠職工日夜奮戰,到“八一”,第一輛“紅旗”轎車誕生了。
中國轎車從無到有,初始階段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東風”借鑒了多種車型,包括前蘇聯的“勝利”,德國的“奔馳”,法國的“西姆卡”,日本的“豐田”,捷克的“斯柯達”等樣車。可貴的是,紅旗轎車造型設計上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而且動力系統和底盤方面經過重新設計與開發,使得紅旗轎車極具民族風格,至今仍不乏擁躉。
1960年3月,第一代紅旗CA72參加了萊比錫國際博覽會,被譽為“東方勞斯萊斯”,并編入《世界汽車年鑒》,成為中國的驕傲。
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新紅旗檢閱車亮相,先后有四代紅旗轎車作為檢閱車參加了國慶閱兵式。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紅旗車被規定為副部長以上首長專車和外事禮賓車。前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一律乘坐大紅旗。
早期的紅旗轎車不僅外觀美觀大氣,某些技術方面也并不落后。李安定的《車記》記載——
今天人們說到第一代“紅旗”轎車,往往說它的造型怎么合乎民族風格,然后就說紅旗是用榔頭敲打出來的。兩句話一褒一貶。和李剛聊天,才知道我錯了。
親身參與紅旗轎車發動機開發的李剛說,V8發動機才是第一代紅旗的技術亮點,攻關相當艱巨。“那是我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東風、紅旗,還有一個越野車,三個發動機的開發同時進行。我曾經96個小時沒合眼……”
V8發動機堪稱50年代超一流技術,除了美國頂級豪華轎車采用,蘇聯也剛剛用在領導人乘坐的海鷗轎車上。德國、日本采用V8發動機則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個年代,紅旗轎車代表著中國汽車的光榮與夢想,已經成為一個政治符號。但是由于紅旗誕生的計劃經濟年代,車型沒有市場支撐,而且國家投資有限,缺少后續開發費用,致使前后25年,只生產了1500多輛車。
隨著產量的增加,“紅旗”質量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影響了“紅旗”的聲譽和形象。駐外大使反映:“紅旗”的毛病太多,有時到機場去接外國總統,跑到半道,“紅旗”“拋錨”了,眼睜睜地看著別國的大使飛馳而去,急得直跺腳。誤了接人事小,影響了兩國關系事就大了。慢慢地有些領導就不坐“紅旗”了。
1981年,人民日報刊登國務院指令,由于紅旗轎車的高油耗,從6月起紅旗CA770停產。
時任機械工業部部長饒斌聽說紅旗停產后,痛心地說:“紅旗不能停產,哪怕每年生產三五輛也行啊!”
1995年以奧迪100為平臺的自主產品再次恢復使用“紅旗”品牌投放市場。以“紅旗”后加數字和字母區分車型,共37種車型。
1998年12月24日,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南海興致勃勃地觀看了一汽與美國聯合開發的CA7460全新大紅旗轎車。
1999年10月1日,在國慶50周年盛大閱兵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乘坐一汽生產的紅旗CA772TJ特種檢閱車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將士。
2000年7月15日,CA7202E3紅旗“世紀星”轎車在二轎廠下線。
2001年7月26日,一汽在北戴河舉行新產品紅旗“明仕”和“18”市場投放新聞懇談會。2001年8月18日,紅旗“明仕”、“18”成功下線,日產達120輛。
2006年紅旗HQ3上市,正式啟動回歸豪華車品牌之路。
2008年10月,紅旗HQ3正式改名為“盛世”,年底停產。
其后,歷經幾十年起起落落,一汽歷任領導想了多種辦法試圖復興紅旗。然而事實是,國人大多數時間只是在國慶閱兵式上才能一睹紅旗的風采。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一汽逐步開發了“小紅旗”、“大紅旗”等多個品種的系列產品,試圖走出一條新路,但效果并不理想。
從1981年停產,紅旗沉寂了十幾年。直到1995年,一汽才以奧迪100為平臺再次恢復使用“紅旗”品牌投放市場,共37種車型,以“紅旗”后加數字和字母區分車型。這就是常說的“小紅旗”。
“小紅旗”以奧迪100為原型,采用了奧迪100的底盤,發動機采用克萊斯勒的技術,外形也和奧迪100如出一轍。雖然車頭還飄揚著那面旗幟,但已經失去紅旗轎車莊重典雅的原有風貌。“小紅旗”雖然是紅旗轎車恢復生產的第一批車,但失去了紅旗品牌的精氣神,市場反映一般,最后不得不停產。
一汽復興紅旗的步伐并沒有就此停止。
1998年“大紅旗”ca7460高級轎車下線。這是一汽與美國福特公司聯合開發的,之后發展為紅旗的旗艦系列。由于旗艦車型模仿林肯towncar轎車的痕跡很重,也未能獲得市場認可。
2000年,借鑒奧迪技術的紅旗世紀星上市。
2006年,借鑒豐田技術的紅旗HQ3上市。
有批評指出,紅旗HQ3名義上是自主產品,實際上是豐田皇冠的技術嫁接車型,缺少市場營銷手段和高傲的官車形象,都大大限制了其市場發展空間。
實際上,由于復產后的紅旗始終擺脫不了老款奧迪車型的影子,技術上也無自身特色,紅旗的“國車”風采已經難覓蹤影。至2007年底,HQ3的市場保有量僅為1000輛左右。2008年10月,紅旗HQ3正式改名為“盛世”。
2008年底,紅旗再次停產。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下,中國汽車不可能脫離世界汽車工業的大環境閉門造車。復興紅旗轎車,必要的國際合作是需要的,但一定要以我為主,堅持自主研發、自主創新。
徐建一,和一汽集團前兩任領導人一樣,懷揣著復興紅旗的夢想。上任伊始就提出“不顧一切干自主”的口號。2008年一汽啟動“紅旗復興”項目,投入巨大人力資源和資金。
2010年的北京車展,一汽發布了重新規劃梳理后的一汽集團全新品牌戰略。紅旗品牌被單獨提出,作為與“中國一汽”同等地位的品牌來打造。
到2012年,一汽已經開發了L、H兩大系列紅旗整車產品,形成了可覆蓋C、D、E級高級轎車的發展基礎。
紅旗H7在北京車展展出,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款車不僅造型上繼承了老紅旗的特點,而且技術上進行了一系列創新。一汽從集團抽調骨干力量組成紅旗團隊,采用正向開發,破解了2000多個技術難題。在安全碰撞上,項目組對標世界上最苛刻的歐洲2012款安全碰撞標準。
未來五年,紅旗將再投放兩款SUV、一款商務車和一款中型禮賓客車,不斷滿足用戶對紅旗高端車的需求。隨著最近省部級和中央部委大量采購紅旗轎車,“紅旗”品牌復興的大門已經徐徐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