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國標簽制度:根據美國國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2010年3月30日公布的最終法規文件,所有輪胎生產商都必須在該法規公布的12個月內,對替換輪胎按照燃油效率(滾動阻力)、安全性(濕路面條件下牽引力)和耐久性(胎面磨耗)進行分級,并在輪胎的顯著位置進行標識。目前,只有替換胎需要進行燃油效率分級,原配胎不受分級制度的限制。輪胎替換胎主要指乘用車的替換胎,不包括雪地胎和輕卡胎的替換胎在內。另外,需進行分級的產品的三項主要指標參數,還要公示在有關汽車安全的美國政府網站上。此外,NHTSA要求生產商上報各種性能測試的相關數據,輔助其完善分級標準,并建議零售商在銷售前保留所有有關輪胎的標簽信息。
NHTSA稱,每年在美國銷售的替換胎約2億條。其中,1.81億條需進行燃油效率分級,目前只有約4000萬條的滾動阻力達標,剩下1.41億條不達標的替換胎,若不提高性能,今后將難以在北美銷售。
美國EPA的SmartWay認證:它是一種國際權威檢測機構的第三方認證,專門認證更高效和節能的輪胎等汽車配件,其目的在于通過鼓勵消費者購買經這種認證后的商品,達到保護環境、減少燃油消耗、改善空氣質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目前,EPA認證的品牌產品僅來自美國、法國、日本、德國、韓國和中國。
歐盟
歐盟于2009年11月25日正式通過779號《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關于燃料效率和其他必要參數的輪胎標簽指令》(簡稱779號指令),這是繼歐盟對境內汽車的生產、銷售實施整車型式認證(WVTA)制度以及對輪胎中所含多環芳烴物含量進行限制(REACH法規)后的又一新指令。
目前在歐洲銷售和使用的輪胎中,有38%未達到歐盟輪胎新最低標準。在A-G級的分級中(A為最佳),歐洲本土輪胎企業的產品大多在C-E級。
中國
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這對于基礎設施建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自2000年以來,道路基礎建設年均增速始終保持在20%。至2010年,道路網絡總長度已經達到398萬公里。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增長導致能源消費、碳排放和空氣污染持續增長。隨著對環境問題愈發關注,中國政府更注重發展綠色經濟。根據“十二五”規劃,中國將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穩定性。
據記者采訪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稱,協會正在全力推進綠色輪胎產業化發展。目前,正在完善綠色輪胎產業化工作方案并落實工作進程和措施。組織完成工信部立項的《綠色輪胎產業研究》課題并同步起草《綠色輪胎自律標準》,爭取在2013年底具備啟動“綠色輪胎非強制性分級”的條件。
目前,協會正在積極推動輪胎試驗場的建設進程,預計2013年將建設成我國第三方的輪胎試驗中心。
韓國
韓國政府于2012年下半年出臺新輪胎評級制度,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韓國的輪胎制造商于2011年提出非強制性的輪胎標簽制度,供銷費者了解輪胎出口。例如:2009年,韓國制造商的產品34%出口歐盟,歐盟、美國和日本現已實施輪胎標簽制度。同時,這成為技術壁壘,禁止未獲得燃油效率認證的輪胎產品進入韓國。政府計劃委任的韓國國營能源管理公司和韓國汽車技術研究院簽發證書和輪胎進行測試。
日本
目前,日本制定有關低油耗輪胎的非強制性標準。從2010年1月1日起,日本開始引入非強制性的輪胎標簽規定,該標簽將滾動阻力劃分為:AAA、AA、A、B、C五個等級,將濕抓地力劃分為:A、B、C和D四個等級,讓消費者能夠直觀了解輪胎的濕抓地力、燃油效率和噪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