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A股市場暴跌,至收盤有超過400只個股跌停,并以創業板為重災區,創業板指數至收盤下跌8.26%。
這是證監會公布IPO重啟消息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恐慌氣氛彌漫。
證監會在此前的11月30日宣布IPO將于2014年重啟,并且發行方式上將由“核準制”過渡到“注冊制”。市場最直接的擔憂是,在注冊制下,擴容壓力恐難承受。
在IPO新的游戲規則下,市場行情將以何種方式演進?
我們認為,IPO重啟對市場的影響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維度進行辨析,同時,也必須注意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受IPO重啟影響程度不一。簡言之,IPO重啟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可以概括為“短空長多”,短期內會給投資者心理上帶來不良影響,但由于當前市場體量已經很大,IPO重啟后新增的籌碼與市場體量相比,并不會帶來根本上的沖擊。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市場已經呈現向上趨勢,這種趨勢并非IPO重啟可以輕易改變。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短空長多”是就整個市場而言,更多的是就主板市場而言。對于創業板市場,以及中小板市場中部分已被過分炒作的個股,IPO重啟或許不是“短空長多”,而是“短空長空”。以目前獲得的信息看,IPO重啟并過渡到注冊制后,新增上市公司將集中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創業板的上市企業家數將快速增長。在創業板過去一年多時間內已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其短期和長期風險都必須加以警惕。
短空長多:不改市場整體向上趨勢
事實上,目前業界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從核準制到注冊制的改變,也就是“游戲規則”發生的改變對市場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而我們認為,就二級市場本身的交易而言,IPO重啟帶來的影響更根本的是增加了市場的供應,這也是12月2日當天大跌時投資者所擔憂的。
短期而言,IPO重啟從心理層面給市場造成了壓力,并引致情緒宣泄式的盤中暴跌。但判斷市場中長期走向,仍要更理性的剖析供求關系是否發生根本性逆轉,即能否更為量化的判斷IPO重啟后市場供應的增量,以及這種增量對當前市場的影響。
證監會數據顯示,目前仍有700多家企業在排隊苦等IPO開閘,而“已過會但尚未發行”的企業共有83家。有分析人士指出,IPO重啟后新上市企業仍主要集中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企業數量會快速增加,但“巨無霸”型企業占比會極低。如果以極快的發行速度推進,到2014年末,創業板從目前的350多家企業增加到600-700家并非沒有可能。
不過,目前A股市場的體量已經遠非初期可比,甚至較上一輪牛市時的2007年也已是變化巨大。根據交易所統計數據,滬深兩市的流通市值從2007年1月的4.78萬億已經增加到目前的18.78萬億。這意味著市場盡管在2008年后表現不佳,甚至上證指數是不斷下跌,但市場的“存量”已經增長了將近3倍。(參見圖一)
因此,如果只是簡單的將歷次IPO重啟后的市場走勢進行類比,我們認為并不能說明問題。在不同的背景下,IPO重啟后新增籌碼的供應對市場整體的沖擊,必須考慮市場的體量是否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
至2013年12月5日,創業板的總市值約為9400億元,流通市值則遠低于此數。相對于目前18.78萬億的市場流通市值而言,IPO重啟后創業板公司迅速增加,但實際帶來的流通籌碼供應在整個市場的占比卻極低。
機構多持短空長多觀點
光大證券指出,在短期內,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出臺對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有一定壓力,將會加速分化相關板塊的估值及走勢。但對大盤股影響相對正面,未來將震蕩上揚。從中長期而言,市場的走勢仍主要由股市基本面決定,新股改革不會從本質上改變股市走勢,因此仍然保持對大盤的樂觀預期。
招商證券方面亦認為,IPO開閘肯定會增加股市的供應,尤其是對創業板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沖擊,會影響短期走勢但不左右中期走勢。一個好的發行制度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遠重要于多發幾十只股票產生的影響,而且,IPO開閘和優先股試點、鼓勵分紅等同時出臺,說明管理層對市場仍有呵護之意。并且即使從歷史上看,IPO開閘與否不左右市場的中期走勢。
短空長空:警惕創業板高估值個股
投資者值得注意的是,“短空長多”的判斷適用于整個市場,特別是主板市場,但卻未必適用于創業板市場,以及中小板市場當中的部分高估值個股。
對于創業板高估值個股而言,IPO重啟的影響更可能是“短空長也空”,這首先緣于IPO重啟帶來的新增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創業板和中小板,單就創業板本身而言,其已經形成的“存量”并不大,因此IPO重啟后如果發行速度較快,創業板本身就面臨著年度翻番的擴容壓力。
另外,創業板目前所處的位置已是板塊設立以來的歷史高位,創業板指數從2012年末的最低585點上漲到目前的1200點附近(最高曾觸及1423點),其年度累計漲幅已十分巨大,其中的熱點個股漲幅更是驚人。即使考慮到創業板公司具備較好的成長性,其估值也已經明顯偏高。
從二級市場資金炒作的角度來看,創業板指數的快速上漲,其時間段集中在2012年末到2013年末,恰好是IPO暫停的時間周期,資金在這樣一個“真空期”內可以不必面對流通籌碼增加帶來的風險,因此在創業板上的炒作熱度有增無減,但隨著IPO的開閘,參與炒作創業板的資金不得不面對流通籌碼迅速增加的風險,其炒作熱情或將迅速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