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在IPO開閘的聲音中,出現了暴跌行情。筆者在前期文章中多次強調創業板的風險,認為到120日均線的概率較大;并指出最大的沖擊因素就是IPO開閘。如今盤面驗證了筆者的投資格言:不做馬后炮,盤面實踐是檢驗投資理念的唯一標準。如今跌到這個位置,市場一片看空創業板的聲音,其中不乏機構。創業板是洪水猛獸嗎?筆者認為,市場總是暴露出非理性的一面。獨立思考最重要,不要人云亦云。筆者認為不宜過度不看空創業板,其理由主要如下幾點:
一、 經濟結構調整大勢所趨。當前我國面臨很多困境,其中一條就是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經濟結構有待優化,李克強總理多次表態中國的經濟轉型是必然之舉。創業板代表著中國未來的希望。
二、數據測試。近期筆者進行了一些數據測試,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根據一些財務數選擇績優個股,在主板個股方面:在設置止盈20%的情況下,不設置回撤止損,那么2005年至今是虧損的,而設置5%的止損機制下,總體盈利。對于中小市值(創業板和中小板):設置20%止盈,同時設置5%止損,09年至今是虧損的;而不設置止損的情況下,總體卻是盈利的。這個結論出乎意料,仔細分析卻在情理之中。因為中小市值的個股,跌起來快,漲起來也快,在一定的成長性前提下,經過時間的沉淀,往往是價值中樞重心上移,最終可盈利。在實戰的交易系統中,專業投資者還是需要做好止盈止損的。筆者有一個大膽的推測,那就是小股票被套了也無所謂,只要是基本面不錯的,遲早會漲回來。
三、估值市盈率的合理性預期。現在IPO重啟在即,大家的看法無非就是開閘后,中小市值的估值會下行。主板在06年,07年大量新股上市時卻越漲越高。因此,IPO開閘對創業板估值是沖擊還是提升估值市盈率仍是未知數。具體看一下,目前的存量發行可以減輕發行的三高(高發行價、高估值、高募集額)的程度,但是能否避免三高,目前沒人敢下這個結論。從周邊的朋友來看,大家都想炒一把新股,中國市場炒作成風,估值系統仍有待重建。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市盈率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有賺錢效應,而高市盈率表明市場愿意給高溢價,對其前景看好。因此創業板的相關個股如果有實實在在的增長,那市盈率會逐步降低。
四、2014年仍可能是中小市值的天下。普遍預期明年通脹預期加大,廣義貨幣M2在2013年是13%的目標,9月末M2同比增長14.2%,2014年如果通脹的話,貨幣政策適度偏緊情理之中。因此如果流動性偏緊,則中小市值依然是結構行情的靈魂板塊。
根據以上幾點,筆者認為當前過分看空創業板指數是沒必要的。度過12月份,待到2014年1季度,該板塊或許會讓大家再次驚喜。投資機會:當下創業板中的文化傳媒板塊、春耕板塊、高鐵板塊等不妨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