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倉位,是多數投資者在熊市抄底時時常采取的策略之一,也是一些老股民歷經熊市考驗而不倒的法寶之一。但在特定條件下,一些投資者也會進行“滿倉抄底”,尤其是在大盤和個股運行至階段性底部時。
滿倉抄底這種極端式的操作法并非適合所有投資者。一般情況下,只有當投入的是自有資金,沒有時間限制,沒有使用壓力,滿倉后一旦市場出現下跌就會有后續資金可以跟上的投資者;當大盤和個股經過連續、大幅下跌,多數品種嚴重超跌后估值重心明顯偏離正常范圍,出現了難得的滿倉抄底機會時;經過多年的市場磨練,具備嫻熟的操作技法、良好的投資心態、較強的風控能力的投資者才適合進行滿倉抄底。
即便如此,能否取得滿倉抄底的最終成功,還取決于抄底時的品種選擇。滿倉抄底時,正確的品種選擇一般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熟悉性——對于相關品種非常熟悉,抄底品種屬于長期跟蹤、經常關注甚至是反復操作的對象;二是超跌性——在同期可比的全部品種里屬于漲幅較小、跌幅較大,比價優勢明顯的品種;三是低估性——估值偏低的品種雖然縱向比跌幅不大,但橫向比依舊屬于低估者,日后不僅下跌空間不大,而且繼續大漲的可能性很大,這種股票才可作為滿倉抄底時的備選品種。
一般意義上的滿倉抄底,指的是長線投資,即買入股票后持有不動。但由于A股市場的自身特點決定,單純利用此法進行滿倉抄底往往效果不佳。若能在滿倉抄底的同時,適當穿插短線交易,則能提高滿倉抄底的收益率,而其中的關鍵在于節奏掌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當大盤運行在下降通道,尚未盤出底部,或上行趨勢不明時,可利用存量資金越跌越買直至滿倉,但不宜追加資金,即“只可滿倉、不可增資”;二是多進行高拋低吸,少進行換股操作。一方面,單一品種自身高拋后要利用股價下跌之機及時低吸,買入后要利用股價上漲之機及時賣出,有正差收益即可,無須追求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不同品種交叉操作后,當有正差機會、能回轉交易時要及時進行回轉交易,防止錯失機會;三是控制好交易數量,既要防止大進大出、導致風險增加,又要避免數量太少、增加交易成本。
普通散戶在滿倉抄底時涉及的“技術含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根據資金性質確定操作策略。對于高拋某一股票后騰出來的資金,原則上要原數接回原賣出的股票,對于一直想買某一股票但因多種原因始終未買而暫留的存量資金,原則上要利用此資金買入此股票,對于新籌集的增量資金,則應在原買入股票的基礎上對原買品種進行“補操作”;二是要根據交易習慣確定委托方式,尤其是要熟練運用其中的“三個價格”:“目標價”、“調整價”和“委托價”,這些委托方式的具體運用需根據投資者的交易習慣和當時的市場狀況綜合而定;三是要根據區間變化確定交易基線,一般當相關股票運行至基線“上邊界”時進行賣出操作,運行至“下邊界”時進行買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