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根股神到私募冠軍,從名聲大噪到漸漸被遺忘,這似乎已成為近幾年投資界逃不開的魔咒,其中不得不提的代表人物就有常士杉。
從玩票到私募一哥
對于18年前的常士杉來說,應該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投資客,甚至他更傾向于自己會成為一位作家,1993年江蘇財經學校畢業后他被派駐廈門工作,據報道他以前很想做記者、作家這樣的職業,大學畢業后也沒放棄過,然而不經意間踏入股市,財富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爆發式增長,卻讓這位懷揣作家夢的青年重新規劃了人生。1995年常士杉帶著1.7萬元進入股市,而在夏海發等幾只股票的操作卻使得他的賬戶炒到100萬元,這個數字對于出身鄉下的常士杉來說誘惑是顯而易見的,“百萬是天文數字,欣喜之余開始思考也許工作并不適合我,所以我辭了所謂的旱澇保收的穩定的工作”常士杉曾描述這段經歷。
事實證明機會總是眷顧那些敢于行動的人,1998到2000年,資本市場迎來了大牛市,指數暴漲70%,這讓躋身為職業投資人的常士杉再次賺的盆滿缽滿,同時投資的順利也讓他心中萌生起創辦私募基金的種子。2005年他再次將想法轉變為實際行動,開始籌備第一只基金。經過3年的籌備,首只信托產品世通1期在2008年正式發行,自此也真正開啟了常士杉的基金管理人江湖之路。
不過起點并不好,2008年上證指數飛流直下,一年時間出現了數千點的下跌,基金毫無還手之力,常士杉帶領的世通一期也不免淹沒在搖搖欲墜的眾多產品中,這只產品的凈值一度低探至0.42元。
而峰回路轉則出現在2010年,在凈值遭遇罕見巨虧的情況下,押寶高鐵等概念,使得常士杉在2010年成功地將凈值扭轉到1.2028元。最終他旗下的世通1期獲得91.48%的收益率,以超越第二名50%多的業績奪冠,從此這位草根投資客聲名大振。
逃不過的冠軍魔咒
然而事實證明在獲得冠軍的標簽后,沒有保持平和的心態以及良好的風控,風險則會一觸即發。在接下來的2010年底到2011年初,一時風頭無兩的常士杉一口氣發行了5只產品。認購者踴躍,常士杉管理的資產規模也由2億以內迅速被放大許多,而他也試圖在資本市場中再次證明自己。
在最為風光的時候隱患已悄然而至。2011年7月23日的高鐵事件震驚了整個中國。這使得高鐵概念股也因此驟然降溫,常士杉甚至發展為兩只產品遭遇清盤。
時過境遷,時間定格在2013年11月,昔日的世通已更名為康莊,而常士杉這個名字也早已不是媒體的寵兒,如今的他充滿信心也好,不甘心也罷,但是在平平的業績面前,他不得不面對昔日的輝煌與夢想已遺忘在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