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根周陰線,使原本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的各大指數戛然而止。上周我們的周評中已經提示了風險,本周題材股依舊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關注的高鐵板塊本周依舊有不錯的表現。當然,本周最強的當數能源概念了。但是由于大盤整體較弱,能源股也沒有得到持續深入的挖掘。總體看,下半年以來圍繞三中全會的改革題材炒作已經進入了尾聲,接下來需要警惕那些基本面沒有改善,而股價被大幅度炒高的個股的回落。時間到了2013年的最后兩個月份,現在機構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保住今年的勝利果實,相對于2011年和2012年來說,今年的行情已經非常不錯了,很多機構的收益都達到了30%甚至更多,這樣的收益率讓他們有一個不錯的年終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沒必要再去冒更大的風險。所以,廣大短線愛好者,現在也該適當放慢腳步,多研究個股的基本面了。
年初以來,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深入挖掘,很多成長股的估值已經被透支,現在已經到了成長股分化的時候了。很多投資者問我,為什么某某股票突然跌停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原來的預期太高,一旦三季報出來不如預期,股價就跌停了。過去一周的調整只是分化的開始,從歷史經驗來看,分化期一般要維持 2—3 個月,調整幅度一般都超過 20%。此輪創業板的分化可能要持續到12 月份,甚至到明年的1月份。在調整的初期,對于下跌幅度較大的股票,不宜急著抄底;相反我們在調整的過程中,應該冷靜思考下一輪成長的方向。經濟不會一下子好轉,明年市場繼續炒作成長股是大概率事件
從歷次市場分化初期投資者的心理來看,存在兩種錯誤的思維。一是認為基本面沒有變,只是炒作熱點暫時變化,資金流量暫時變化。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往往導致錯失換倉良機。二是認為下跌空間不大,調整是良性的,其中最具有麻醉性的話莫過于:“別怕,只是技術性調整,下跌空間不大”。于是,下跌變成了溫水煮青蛙,跌透了也就傷透了。
本周券商股再次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方正證券停牌原因是并購民族證券,宏源證券周三下午也停牌了,同樣是有并購的消息。隨著近幾年券商的傭金戰,經紀業務收入占比開始下滑,而2012年開始的創新業務推動了券商業績的企穩回升,但創新業務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本金,對券商的凈資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IPO暫停的情況下,更多的券商選擇了并購這條路。19家上市券商2013年三季報已全部披露,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約36%。年內券商股基本沒有漲幅,股價再次低估,投資者可以等待券商的再次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