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600999)百億募資方案在拋出將近半個月后,二級市場非但沒有因為公司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樂觀描述感到欣喜,投資者反而紛紛選擇拋出手中的持股。
“用腳投票”的結果,是招商證券在10月25日盤中即跌破10.71元/股的定向增發價格,并且在此后的4個交易日中都出現低于定增價的成交。換言之,即使有機構投資者看好招商證券的投資價值,它也不必繼續等待定向增發“走流程”的時間,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反而更劃算。
若招商證券股價繼續滑落,那么其定增價格與二級市場價格的“倒掛”將更加明顯。
市場“用腳投票”
招商證券百億定向增發的方案是在今年10月17日公布,記者發現,在10月17日開盤后,招商證券即低開低走,到接近11點才逐漸有資金入場將股價略微抬升。此后的幾個交易日中,招商證券的成交量并無放大,交易價格也只是維持在11元附近。
至10月25日,招商證券開始出現跌破10.71元/股的成交價格,且自10月25日開始的后續4個交易日中,盤中都出現了低于定增價的成交。
有市場人士指出,與市場強烈看好的定向增發方案不同的是,招商證券的定增方案并未受到資金的追捧,在推出的首日即有投資者開始拋售公司股票,并且,低于定增價格的拋售凸顯了這些投資者急于“用腳投票”的心態。
誰會去“追高”?
由于市場“用腳投票”導致目前招商證券二級市場價格低于定增價格,并且如果市場進一步走低,其股價與定增價之間的“倒掛”將更為明顯。在此情況下,假設確實看好招商證券的發展前景,那么通過在二級市場上買入招商證券股票的方式,比參與公司的定增將更為劃算。
而如果選擇參與公司定增,其行為將是“追高”買入,問題在于,是否有人會不顧自身利益或基金持有人利益而非理性的大量“追高”買入呢?
《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發現,招商證券大股東集盛投資將參與此次定向增發,認購不低于45.88%的股份。由于其控股地位,以略高于二級市場的價格參與增發盡管是“硬著頭皮”,但多少還在理性范圍內。而對于其它參與此次定增的投資機構而言,以高于二級市場的價格買入存在鎖定期的股份,算不上明智之舉。
另外,按照2012年每股收益計,招商證券10.71元的定增底價對應發行市盈率30倍,估值算不上便宜。從動態市盈率看,亦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等均低于招商證券,從純粹的投資角度出發,存在上述對比效應的情況下,招商證券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