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不折不扣的題材年,從年初一路炒到三季度,無數看好周期復辟的投資者都鎩羽而歸,看空創業板指數的都被打了一記又一記耳光,大小盤股的估值差異創了歷史新高,全世界大概只有A股市場才會見到這樣的場景。新股重啟的傳言已經改了無數個版本,最新的版本是國慶后發征詢意見稿,看來新股年內重啟還是有希望的。至于行情,我們還是這個觀點,新股重啟前,還是以題材為主,小盤股還有機會,重啟后,估計市場的資金會有很大部分轉移到新股上,到時候就要注意對指數的把握了。
如果說去年成功投資者是持有地產銀行等權重股的話,今年的成功投資者就是大量參與新興產業小盤股投資的。我們從私募排名前十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大部分2012年的收益都是負的,而2012年銀行地產整個板塊漲幅都有10%以上。
近期隨著基金二季度的報表全部出完,從板塊配置的角度看,基金分化明顯,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大量超配創業板,而主板遭到明顯的低配,并且相比7月份重倉股的統計結果來看,創業板超配比例更高,說明基金對于創業板的參與度更深,是上半年創業板大牛aScV5oEI3yQNZ60h6TyQnw==市的重要資金供給方。
機構對接下來的走勢整體維持中性偏樂觀的態度,流動性比較平穩,資金價格也維持在4%以下的水平,三季度末可能不會出現資金高度緊張的狀況,三中全會召開在即,各種熱點都會給市場帶來輪動的源泉。
至于周期股,我們認為反彈已經基本結束。盡管短期內出現了一定的景氣度提升,但受制于終端需求的壓制,4 季度的經濟景氣度將隨著補庫存的結束順勢回落。流動性方面在經過較為極端的樂觀到悲觀的波動過程之后,未來一段時間可能趨于平穩,但較3 季度有明顯的改善。
在流動性的推動下,估值分化可能延續。三中全會的召開和各項改革的推進可能繼續成為成長性的重要支撐。4 季度改革預期強勁,相關領域仍將受到流動性的支撐而活躍。相關的題材主要有:金融改革、傳統領域向民資開放、擴大消費需求、加快醫療服務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節能環保等。
市場參與者一直在等待自貿區的第二波,我們注意到,自貿區的第二波已經在上周五悄然啟動,以陸家嘴為龍頭的個股持續不斷上攻。早在八月份本欄就說過,自貿區是一個大題材,而且從題材啟動時資金都是拉高建倉可以判斷,這個題材起碼有兩波行情,否則主力是沒法出貨的。
從正宗自貿區股外高橋的走勢看,高位拋盤不多,目前已經是主力自己和自己玩的時候了。而從題材股的炒作規律看,一般都是“利好出盡是利空”,自貿區國慶掛牌,那么國慶前就是這第二波炒作的出貨點,投資者要把握好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