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周五光大證券“烏龍事件”影響,A股市場風格轉換節奏被打亂,投資者信心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盡管目前證監會還沒有得出最終的調查結論,但本周光大證券總裁的辭職表明了監管層的執法態度。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臨近,保持當下市場的穩定已成主基調。
筆者認為短期光大證券事件的發酵將是影響市場運行的重要因素。由于光大事件令藍籌股在短時間內形成籌碼壓力區,若無重大利好,這些籌碼可能需要時間消化,因而藍籌股難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甚至在這種預期之下,不排除部分資金認賠離場,將進一步施壓藍籌股的走勢。而在存量資金形成的蹺蹺板效應下,從藍籌股出逃的資金很可能重新回流至小盤股。
消息面上,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匯豐中國PMI制造業初值為50.1,重返枯榮線上方,創4個月最高水平,顯示經濟有企穩跡象。不過,目前這個數據初步判斷是屬于補庫存的結果,是否有效還需要隨后九月份、十月份的數據加以驗證。但無論如何,該數據對中國經濟開始企穩提供了有力佐證。從A股已經披露中報的1003家公司來看,營業總收入共計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23%;凈利潤共計2043.93億元,同比增長13.33%。增速較一季度明顯加快。
本周權重與中小創業板的分化再次顯現,以券商為首的金融地產權重板塊跌幅居前,同時中小創業板表現強勢。大盤總體表現為該護盤的還得照樣護盤。尤其是經過烏龍指插曲之后,護盤主力似乎更小心翼翼了,大盤繼續圍繞60日均線窄幅震蕩。本周多方主力曾多次試圖沖破上方60日均線壓制,但僅僅依靠銀行板塊一股力量還難以形成有效突破,資源、地產等權重板塊后市能否形成合力值得密切關注。但目前權重股短線機會并不大,光大證券以漲停價買進了那么多權重股,目前已是被套狀態,后面這些多余的頭寸必然會想辦法出來,這對權重股構成賣壓。相反,中小板和創業板調整了一段時間之后,迎來階段性反彈的時機,后市機會主要在中小盤股。
A股經歷了連綿下跌之后,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處歷史低位,站在戰略高度看,筆者認為A股目前仍處于構筑大的復合底過程中,而60日均線的走平及拐頭向上,則是行情確立的重要標志;另一方面,經過上周五的烏龍指事件之后,市場上很多人都看清楚了,以目前多頭這點能量要搬大盤指標股實在是不行的,加之上方年線、半年線壓制作用明顯,如此為了活躍市場人氣,創業板也再度成為資金首選。目前熱點主要集中在受益產業政策扶持的傳媒、通信、電子信息等板塊。“寬帶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消息再次刺激相關板塊爆發,市場炒作熱情進一步高漲。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結構分行的特征仍將存在,資金將更加青睞產業政策扶持的板塊。而題材股的走強也將促使創業板迎來更強勁的反彈。筆者相對看好新民科技(002127),當代東方(000673),長江潤發(00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