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五上午11:05分,無疑將被載入中國股市史冊!突然的異動,短短幾分鐘,滬指盤中大漲,從2061點一度攻擊2198點,權重股普遍攻擊漲停!雖然有諸多傳聞在坊間流傳,目前尚未有最終的定論。作為職業投資者,在此時我們更需要學會冷靜,市場仍舊是需要客觀分析,交易仍需理性看待。
除了周五的這起突發事件,縱觀本周突破2050點的主流,當屬金融、地產、有色、煤炭,其中煤炭的貢獻力度最大,當市場都在期待周期股轉換市場風格時,沒有持續性向好的經濟數據支撐的反彈,顯然力度有限,一旦折返,回調的風險將隨著中小盤結構性調整的風險釋放出來,以至于滬指缺乏上行動力轉而回調蓄勢。除了目前無法獲得經濟數據的持續支持外,反腐涉及到醫藥領域,給機構持倉偏重的醫藥股帶來沉重一擊,部分醫藥股如恒瑞醫藥、天士力等下調幅度較為明顯,當防御性行業也出現調整時,市場信心也將遭到較大的打擊。當然,對于醫藥股的走勢,我們的觀點是市場反映過度,或許借助于利空加大了結構性調整,對于民族品牌的醫藥行業龍頭,我們認為此次下跌則是左側交易的好機會。
此外,在周期股中占比最大的銀行股,周四關于央行同意國泰君安試點加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的消息,無疑是最大利空。筆者以為,券商參與支付,在無形中將分流銀行的存款業務,某種程度上加速銀行資金的流出,也在無形中確認了券商以前不能做的存款業務,現在也能做了。相對而言,這是金融業的混業經營,在對銀行形成制約的同時,無形中將券商推入影子銀行行列,這樣一來,券商的金融地位將得到空前提高,中長期看利好券商股,而利空銀行股。這則消息在銀行業的反壟斷調查期間公布,表明管理層有意通過金融業的混業經營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進一步管控銀行的存貸業務,以此防范集中于銀行的金融風險。也將打擊銀行股的反彈行情,也為市場的風格轉換再打折扣。
不否認,這些政策都是治市,包括目前新股制度遲遲不曾出臺,或許將會深層次的從投資者角度考慮,而周五事件,將會推動管理層如何執行落實保護投資者利益。不管怎樣,最關鍵的一環還是在產業結構調整與防范金融風險中,實體經濟需要有實質性的增長。而這些都還需要時間證明,即使期待三中全會政策的釋放,目前也還為期尚遠,那么市場只能選擇目前的相對低位通過結構性調整來消化多空分歧。
技術上看,滬指2050-2100點仍有必要整固,自1849、1965點的上升趨勢線,尚未獲得第三點的確認,一旦該線止跌則確認支撐線,后市走勢將延續震蕩揚升格局。只是滬指經過周五的沖高回落后,長長地上影線需要下周或者更長時間來修復,其關鍵研判依據則是成交量。操作上,我們認為目前仍以防范風險為主,適當調減倉位,降低交易頻率,不盲目追捧周期股的轉換,暫繼續深度關注消費成長股。智慧金田智能交易于本周四在16.2元賣出中興通訊后維持空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