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進一步加大投資及經濟數據逐步好轉背景下,本周大盤表現較為強勁,逐步攀升,并上攻6月13日缺口,量能逐步放大,最大的特點是強周期的權重板塊發力,成為市場熱點,雖然小盤成長股也有間歇性表現但市場資金有逐步轉向周期性藍籌股可能。筆者在上期專欄已建議投資者將配置重點逐步轉向券商、有色、地產和煤炭等強周期板塊,本期建議投資者繼續加大配置周期類績優股或均衡配置周期股和成長股。
小盤成長股經過前期大幅炒作之后,漲幅已經很大,在創業板歷史高點1239附近壓力是明顯的,這包括獲利盤壓力、8月解禁股的壓力及技術派前期高位附近的拋壓,簡單來講投資者在現在點位追漲小盤成長股,特別是概念股不是最好的策略,從本周國家關于加大節能環保產業投資的利好政策出臺后的市場反應來看,前期炒作過高的板塊明顯出現視覺疲勞,需要一定時間來整理消化,所以適度加大受益于經濟復蘇和政策改觀及估值合理的強周期板塊如券商、煤炭、地產和有色等板塊的配置是較明智的選擇,起碼倉位上應均配周期和小盤成長股。
技術上看創業板指數在1150上方滯漲明顯,MACD及量能指標都出現了明顯背離,創業板指數現跌破20日均線,短期調整壓力仍然存在,一旦創業板跌到1150點下方,形成階段性頭部的可能性加大,雖然不排除創業板在1100-1200附近震蕩后在繼續向上突破,但在市場風格轉換明顯、解禁壓力加大及中報將密集出臺的背景下,實戰中短期內減少前期漲幅較大的成長股及概念股的配置,適當調倉到周期類績優股是較為明智和合理的策略。
周五盤中周期類權重股出現集體異動,有報道正在召開的北戴河會議有最新重大政策傳出,也有報道藍籌股將推出T+0交易機制,還有報道是券商烏龍指所為,雖然相關消息仍需進一步證實,但我們看到在大小盤股估值差距越來越大及政府加大投資的大背景下,周期類權重股的機會也是明擺在那的。
上期筆者文章中強調券商股的投資價值,從政策面和業績支撐看,券商股都出現了景氣拐點,券商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仍然維持對券商長期推薦評級。大型券商平均PB 維持在1.3 倍水平,中型券商PB 維持在1.5-2.5 左右。受益于“新業務、新政策”,行業盈利模式改善可期待。19家上市券商公布了7月財務數據情況,無論環比與同比都出現了一定程度增長,證券行業盈利能力進一步向好;證監會近期表態繼續支持證券公司依法合規開展業務與產品創新,隨著券商創新業務的穩步開展,證券行業發展值得期待。筆者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海通證券和中小板中的西部證券。
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正在醞釀對房地產的長效發展機制,城鎮化及加大棚戶區改造和再融資等都對地產股構成中長線支持,所以加大房地產股的配置也是叫好的策略,其中中小板的濱江集團和中天城投、保利地產可關注。
除以上兩板塊外,由于美歐經濟復蘇跡象明顯,對國際大宗商品構成支持,煤炭價格也出現反彈,所以煤炭、有色等資源類板塊績優股也可適度加大配置。由于未來大小盤股有輪動的可能,對于仍然看好科技類成長股的客戶可均配周期和小盤成長股,對于后者由于國家大力加強寬帶的投資力度,筆者較看好4G和電子支付等績優成長股,可逢低中長線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