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行情令人瞠目結舌。而在其中,公募基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熱衷于炒作小盤股,盡管短期或許取得了不錯的賬面收益,但潛在的風險,投資者卻不可不防范。其中,華商基金就是最為典型的一家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華商基金重倉股合計持股市值占公司流通股比例最高的20家公司中,有11家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
案例1:押寶金馬集團 私有化退市曲終人散
截至6月末,華商基金重倉持有金馬集團4427.84萬股,占金馬集團流通股本21.2%。
8月14日,金馬集團已經完成私有化退市,這筆投資宣告曲終人散。或許華商基金本身的投資邏輯就在于投機金馬集團私有化的機會,但華商基金介入較早,持股時間較長且不斷增倉,整體來看華商基金在金馬集團的投資中并未取得明顯收益。
案例2:輕度控盤聚龍股份、亞盛集團
除了金馬集團外,華商基金重倉持有聚龍股份1260萬股,占該股流通股本的12.15%。華商領先、華商盛世、華商策略分別位列第二、三、六大流通股東,基本實現了對該股的輕度控盤。二級市場上,聚龍股份今年以來漲幅為43.90%,并且是在2012年上漲92.70%的基礎上實現的——盡管該股已經高達近90倍的動態市盈率。
另一個被華商基金輕度控盤的股票是亞盛集團。這家基本面并無亮點的公司卻被華商基金旗下多只產品合計持有1.84億股,持股數量遠遠超過其他流通股東。值得注意的是,亞盛集團是一家甘肅的上市公司,而華商基金大股東華龍證券則是一家甘肅的券商。二者有無微妙的聯系,我們不得而知,但此前,華商基金也曾經重倉持有另一家甘肅上市公司——莫高股份。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亞盛集團后期資本動向有華龍證券參與,則華商基金難逃內幕交易之嫌。
業內人士指出,從上述兩只股票來看,華商基金投資風格較為激進,雖然不能定性為“坐莊”,但卻存在控盤運作的嫌疑。類似的股票還有東方財富、朗瑪信息等。
案例3:與兩私募聯手運作七星電子、傳化股份
我們注意到,華商基金與兩只陽光私募基金同時出現在七星電子、傳化股份兩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之中。其中一只產品為云南信托旗下的中國龍,而華商基金總經理王鋒就曾任職于云南信托,此中或許存在著微妙的聯系。
2013年一季度,華商動態、華商領先、華商盛世三只產品與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融增強15號、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國龍證券投資.瑞明集合資金信托兩只陽光私募基金產品同時出現在七星電子十大流通股東之中,同期華商動態與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融增強15號、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國龍證券投資.瑞明集合資金信托出現在傳化股份十大流通股東之中。如果說一次同時出現是巧合,兩次同時出現再用巧合來解釋未免牽強。
此外,兩只陽光私募產品還曾經同時出現在三力士、上實發展等股票之中。記者推測,兩個陽光私募賬戶背后的管理人可能是同一人或機構。
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對于華商基金豪賭小盤股的行為,業內人士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研究人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公司的投資風格。投資者可以質疑或者不認可其風格,但只要持股沒有超過上限,便不能認定違規。不過,對于華商基金與同一陽光私募多次同時出現在小盤股十大流通股東之中,如否涉嫌利益輸送行為,則需要監管部門對其具體操作進行調查才能夠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