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圍市場方面,道指繼續緩慢推升股指,使得道瓊斯指數繼續創歷史新高。而美國的GDP依然在低位徘徊增長,但人家那是真實的數據,而就論股市的表現,人家都已經甩開我們A股幾條街了。美元指數繼續探底下跌,而原油價格則高位震蕩,黃金白銀價格則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大幅殺跌之后,出現了首次大幅反彈上漲,而且有進一步繼續反彈的趨勢。
從技術圖形上看,目前滬市指數依然仍在底部繼續震蕩,除了周一、二市場有所表現之外,剩余的幾個交易日都是在平淡當中窄幅震蕩度過。但是,在本周四和周五市場跌落了10日均線,后市短線走勢岌岌可危。當然,目前市場總體下跌空間也不大,而之前1849的那根長長的下影線,也有效地封住了市場的下跌空間。
目前滬深兩市的量能情況并不理想,除了7月11日那根可以確定有國家隊主力資金進場的標志性放量之后,市場之后也就再沒有繼續放量了;而這種脈沖式放量,也正是機構在底部時的吸貨標志性動作。也正因為目前市場沒有出現“堆量”,所以也才能判斷這是震蕩型的吸貨建倉,而不是拉高型的吸貨建倉。
針對于機構采取的震蕩型吸貨建倉,我們也要采取短線高拋低吸型的交易策略,這樣,才能讓我們不斷地降低持倉成本,也才能繼續抵御住機構在震倉洗盤時的故意殺跌打壓洗盤。當然了,我們目前的建倉或持倉品種,都是暫時偏向于穩健型的,如我們一直堅定看好并持倉的醫藥與大消費板塊,如以海螺水泥為代表的建材板塊,以水井坊為代表的白酒板塊,以寶鋼股份為代表的鋼鐵板塊等,這些板塊個股大多都在構筑階段性的底部了。
而針對于創業板的行情,筆者覺得目前的創業板,已經進入了博傻階段了。而且,對于估值來說,創業板也已進入“夢幻”般的中國夢階段了。所以,創業板這邊已經積聚了大量的市場未來殺跌風險。雖然創業板在市場正式啟動IPO前沒事,但是,這并不代表一旦創業板IPO批量上市了,而市場原來的那些“炒翻了的老牛股”還能繼續獲得機構資金的青睞。喜新厭舊,從來都是中國股市的投機規律。
對于大盤的后市方向,筆者認為,市場依然還在構筑歷史性的大底部范疇當中,只是目前市場仍然需要時間來等待各項經濟數據的好轉,等待新的政策利好來助推股指上行,同時也在等待國家隊資金在“悄悄地”進場建倉完畢。
也許,市場真如筆者前文所推測的那般,最快也要到國慶節后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完之后,等待新一屆政府對中國未來9年的經濟發展藍圖描繪完畢之后,而各地政府才會在中央的大聲號令之下,拿起舞動經濟發展的利器去大力搞生產發展。
歷史,從來都不會簡單地重復,但是卻會驚人地相似。目前,道指卻正在不斷地創歷史新高,而我們的股指就像05年那樣,正在不斷地艱難“蛻變”以期待將來出現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