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養成某個習慣,就必須要去付諸行動,只有通過行動才能改變我們自己,很多投資者可以預測價格的方向,但最終收獲的極少,為什么?因為一部分人在觀望,一部分人在方向出來后懷疑。
本周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幾乎是一天漲,一天跌這樣間隔下來的,非常熬心,相信很多投資者在不斷折騰中眼見自己的投資金額縮水,最后都開始搞不清楚方向在哪里了。
近期美元持續走強,按理說會對金屬銅構成較大的壓力,但顯然壓力并不明顯,這反映銅價具有一定的抗跌性,作為最后一個寄予希望的金屬下跌品種,期銅顯然不夠爽快,但另一方面月底市場資金緊張的局面不改變,銅的現貨升貼水繼續走弱,轉入貼水狀態,這不利于銅價反彈。
宏觀面上,金融市場環境仍是收緊趨勢,雖然本周美聯儲官員強調,QE3退場時程并不是根據具體的日期,而是取決于經濟前景,但這個趨勢顯然是要繼續的,而且至少長達1-2年。
同時,作為基本金屬最大需求國的中國來說資金面也不樂觀,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自上周歷史高點回落,但仍處于相對高位,半年末節點前資金未消緊張態勢,本周央行順勢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最終凈投放250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指出,央行最新表態穩定了機構預期,但其希望將資金面維持在適度緊張局面,以推動商業銀行主動去調整資產結構的態度未有轉變,再考慮到美國寬松政策逐步退出預期下,外匯占款增速料將放緩,下半年流動性預計難回此前寬松狀態。
應該說在目前資金相對緊張、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前提下,銅價想要有個好的表現實屬不易。截止本周銅價已創出2010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目前金屬需求放緩疑慮仍在升溫,中國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今后能否持續,令市場擔憂,以上的因素對銅的需求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農產品方面,近來也表現不好,市場已經開始從陳豆供給極度緊缺逐漸向新豆供給充足轉變,雖然很多人認為即將發布的6月份庫存報告將預示夏季庫存極度緊缺,但6月到8月的消耗將維持在近年來的低水平,所以,除非報告數字遠低于市場所預測的4.55億蒲,否則基本可以相信夏季陳豆較高期貨價格應該已經出現。
當下機構預計美豆最終庫存可能將達到7年來的最大值3.34億蒲,這帶來的供應壓力很難支持高價,通常大豆上行的走勢會持續到7月初,這主要是由于供應的暫時短缺所致,但是長線筆者則認為期貨價格很大可能將維持震蕩下行的走勢。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政策的轉變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可能僅僅只是一朝一夕,正是由于市場參與人的不同解讀才造成了價格的巨大震蕩,然而一次真正的價格突破也從來沒有一次是沒有曲折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反反復復才能讓接下來的摧枯拉朽顯得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