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已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其發展速度和規模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新的傳播時代的到來。在網絡視頻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中,網絡節目開始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網絡主持人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以《大鵬嘚吧嘚》為例,分析網絡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點。
【關鍵詞】網絡節目 主持人 語言特點
互聯網已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其發展速度和規模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新的傳播時代的到來。在網絡視頻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中,網絡節目開始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網絡主持人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用類型批評的方法來分析網絡節目主持人在同一語言情境下,對語言的選擇以及說話習慣的共性,主要以搜狐的網絡節目《大鵬嘚吧嘚》為例。
關于類型,哈特指出,這是一群在重要結構及內容上具有極大相似性的訊息,會使閱聽眾產生某種期待。例如,美國總統就職演講、元旦文告、公開信、道歉聲明等等。福斯強調語義類型的形成必須由三種要素共同融合而成:1、情境要素,即在特定情境或接收條件下會引發特定的修辭反應;2、實質要素及風格要素,即說話者為了在特定情境下引起聽者有所反應而選擇的內容;3、整體組織原則,指語義論述中最基本的、同時也是貫穿全文的主要詞語,由以上兩種要素所形成,并成為分類的內在動力。語義類型的形成不是單靠一些重復出現的語義特質,而是由一組互相依賴額內容共同組成。哈特認為,類型批評是基于以下幾項預設:1、類型樣式發展的必須性;2、類型樣式揭露社會真實;3、關于類型力量的認知是隱而不顯的;4、類型樣式可穩定社會生活;5、類型樣式影響后繼認知。
另一位重要的修辭學者比特澤爾在1968年提出語義情境概念,又為類型批評的理論發展奠定了基礎。語義情境包括三個要素,即:緊急狀況、受眾及制約。比特澤爾認為,語義論述是因情境召喚而存在,論述對象就是受眾,因此情境會促使演說者產生“適當的響應”,這些響應也正是該情境對言說者論述內容與方式的制約。
在類型批評被提出之Vu26WillV4usQOCXeYmwug==初,類型批評是用來分析演講,將演講的論述分為:法律性論述、政治性論述及儀式性論述。但作為“陳述及解釋某類論述中呈現的相似性為何”的一種方法,類型批評就也可以應用在網絡節目主持人的語義當中。
《大鵬嘚吧嘚》是搜狐的一檔綜藝娛樂節目,也是我國第一檔網絡脫口秀節目,于2007年1月份開播,節目針對熱點事件,以大鵬麻辣點評為主,佐以各種搞笑短片,以幽默搞笑與觀點新穎見長。之所以選定《大鵬嘚吧嘚》作為典型例子用來分析,是因為自2007年1月12日在搜狐娛樂播報上線以來,《大鵬嘚吧嘚》已經為受眾奉獻了四百多期的節目,截至目前已改版七次,累計播放量突破30億,備受受眾的關注,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大鵬嘚吧嘚》已經成為了一檔有生存實力、有穩定收視群、有網絡影響力的網絡節目。
網絡節目有它自身的特點,它區別于廣播、電視這類傳統媒體,更隨意、更有娛樂性;對于廣播電視的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是精神面貌積極向上,語言規范,而網絡節目的主持則不拘泥于這些基本要求。如今,加速的生活節奏,高強度的生活壓力,使受眾不再愿意花長時間閱讀,守在電視機前等到固定的時間去接受信息,而更愿意在網絡上更快、更便捷地了解各類信息,在眾多雜亂的信息當中,自然而然就會更容易被一些新奇的訊息內容或是更夸張、娛樂的表現手法所吸引。因此,這種特殊的情境,限制了網絡節目的風格,自然,網絡節目主持人在論述中的語義內容及形式也就會受到影響。
一、節目內容豐富、主持人表現形式多樣
《大鵬嘚吧嘚》節目分為幾個板塊:《新聞大聯播》《大鵬耍大牌》《今日五宗最》,其中《大鵬耍大牌》是以訪談的形式采訪名人,其余兩個板塊是播報新聞資訊。《新聞大聯播》是以電視新聞出鏡播音的形式播報新聞資訊,“較高的政策水平,較強的語言表達功力,大氣端莊的形象,較好的心理素質,積極從容的播出狀態,并有新稿快播的適應力和即興應對意外的能力”,這是對從事電視新聞出鏡播音的主播應有的要求,但是在《新聞大聯播》板塊,雖然形式屬于電視新聞出鏡播音,但主播大鵬的表現方式卻與常態主播不同,他以更輕松、更娛樂的方式播報新聞,在播報的過程中有時語言不夠規范、嚴謹;體態不端莊,會出現搖擺身體,肢體動作幅度過大等情況。《今日五宗最》是以資訊播報的主持形式,主持人在鏡頭前播報各種娛樂信息,形式較活,語言表達較活潑、輕快,服裝、化妝等造型時尚絢麗,經常加入音樂、道具、圖片、視頻等表現手段來增強娛樂氣氛,讓受眾在輕松歡愉的心境下接受娛樂資訊。大鵬在主持這個版塊的時候表現得與資訊播報的主持人要求相符,但是連同《新聞大聯播》,這個版塊也不是單純地播報新聞資訊,在每個單獨的資訊后面大鵬都會用自己獨特的見解來做點評,點評時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會歪曲資訊的事實,加上搞笑的成分來博取受眾一笑,使新聞事件處在似真非真的狀態,這是與常態的新聞播報類節目不同的一點。看了多期《大鵬嘚吧嘚》會發現,除了表現形式多樣化外,節目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在短短25分鐘左右的節目當中,會讓你了解到全國甚至是全球的最近發生的最重大或最特別的事件,在內容上滿足了受眾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豐富信息的需求,在主持人語言犀利、大膽的表達中,又可以讓信息傳遞時更輕松、更過癮。從這當中可以看出,網絡節目、網絡節目主持人都更偏向娛樂性。
二、網絡節目主持人的語義共性
某些特定的語義情境會刺激人們產生某些共同的需求或預期心理,網絡媒體傳播,是網絡節目主持人特定的語義情境,在這種情境當中,說話者也就是主持人,就會因為想滿足受眾對此情境產生的某些共同需求或預期心理,以致影響主持人的語義實踐,進而召喚出特定的語義特性。網絡受眾的年齡層次比電視受眾的年齡層次窄,電視是老少咸宜,而網絡受眾相對來說更年輕也更前衛,在習慣于電視常態的節目類型、常態表現形式之后,受眾選擇看網絡節目肯定希望看到有別于電視節目,更新鮮、更娛樂、更刺激或是更奇特的節目,所以對網絡節目主持人的期待也就有所不同。面對這類受眾,網絡節目主持人在語言上就會變得更與網絡相稱,節目中會使用時下網絡上流行的詞匯,哪怕是一些不適合搬上電視熒屏的詞匯;在對實事點評時,語言也更犀利,會觸碰一些敏感話題,或點評中有更多嬉笑怒罵。
在《大鵬嘚吧嘚》節目中,主持人大鵬經常會自稱自己“屌絲”,起初這是網絡上用來諷刺和嘲笑“矮磋窮”的男性的用語,后來常常被網友以此詞自居。大鵬以“屌絲”自嘲,無非是想拉近與受眾的距離,讓受眾覺得主持人也不盡然全是端莊、嚴肅的,也可以是從自己身邊的普通人,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單個用詞上,在主持的過程中,大鵬也不采用常態的主持方式,而像是一種聊天的形式,主持時常伴有方言,所以更像是“嘮嗑”。
網絡主持人重復的使用“親切”、“犀利”、“幽默”的語義類型,來讓受眾理解,從而達到受眾認同的目標。這就是為什么網絡節目走俏網絡,網絡節目主持人受到追捧的原因,但是網絡節目主持人自身的不足還有很多,要想做到既可以在網絡中備受關注、廣為流傳,又可登上大雅之堂,還需時日。□
【本文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東盟華語有聲語言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項目號:桂教思政[2012]47號】
參考文獻
①秦琽琽、李佩雯、蔡鴻濱:《口語傳播》[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