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里舍&泰瑞卡賓槍
卡里舍&泰瑞卡賓槍是早期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的先驅者之一,與其同時代的類似產品還有德萊賽步槍、格林步槍等。該槍由英國人威廉·泰瑞設計,于1855年4月12日取得專利。1856年,泰瑞與伯特侖·卡里舍合作組建了卡里舍&泰瑞公司,專門生產泰瑞所設計的卡賓槍供給民用市場,命名為卡里舍&泰瑞卡賓槍。在民用市場取得成功后,兩人又將卡里舍&泰瑞卡賓槍提交給英國武器部進行測試,以期被軍隊制式采用。與其同時被測試的武器還包括M1855夏普斯步槍、格林步槍等。其中,卡里舍&泰瑞卡賓槍表現非常出色,當時有這樣一段測試記錄:
“卡里舍&泰瑞卡賓槍于1858年5月10日至7月底在靶場進行測試。測試在多個不同距離進行,總共射擊槍彈1800發。在全部射擊過程中,該槍沒有經過任何清潔,僅發生兩次不發火現象。該槍精度極高,不論是軍官還是普通士兵射擊,命中率均能達到86%以上。”
由于在測試中表現良好,卡里舍&泰瑞卡賓槍被英國軍隊制式采用,配發給英國海軍陸戰隊輕步兵營、第15步兵營以及英國殖民地軍隊和警察部門使用,并在殖民地軍隊和警察部門中大受歡迎,特別是受到新西蘭的軍隊和警察部門的青睞。
卡里舍&泰瑞卡賓槍采用老式的旋轉后拉式槍機機構,火帽擊發方式,發射紙殼彈,后方裝填。其最大特點是槍機后部設有兩個閉鎖突筍,拉機柄鉸接在槍機后端,平時拉機柄折疊在機匣右側,其前部剛好封住進彈窗口,拉機柄中部設有一個突鈕,便于將折疊的拉機柄向外打開。為該槍裝彈時,將折疊的拉機柄向外打開,并將拉機柄向上旋轉90°,使槍機開鎖,再拉拉機柄至最后方位置。將一發紙殼彈自進彈窗口送入彈膛,然后將槍機前推到位,將拉機柄向下旋轉90°,使槍機閉鎖,再將拉機柄向前折疊,之后將火帽放入火帽窩中,即可瞄準并擊發。
該槍采用的紙殼彈為0.568英寸口徑,彈頭裝入一個經硝化處理的紙殼中,紙殼中有適量的火藥,紙殼底部附有一個涂有潤滑油的氈墊。槍彈發射時,紙殼底部的氈墊可封閉槍管尾端,防止火藥燃氣泄露。發射后,氈墊仍留在槍管尾端。而發射下一發彈后,氈墊被向前推出槍口,可起到潤滑槍管的作用。
該槍的全部金屬零件均采用鋼制件,并經表面硬化及發藍處理,堅固耐用。槍管下方設有一根較短的通條。槍管中后部設有梯形表尺,表尺射程1005m,槍口處設有固定式準星。有些槍的扳機護圈前方設有一個鐵環,其上可掛接一條帶火帽管的鐵鏈,用于收納備用火帽。該槍采用胡桃木制槍托,外形質樸,有些槍的槍托上刻有格子花紋。槍托內設有收納室,其內可收納一個通條延長器和清潔工具等。槍管前下方通過槍管箍安裝有一個前背帶環,槍托后下方安裝有一個后背帶環,可用于安裝槍背帶。
除了軍用版本之外,卡里舍&泰瑞卡賓槍還生產有民用版本,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所刻的銘文不同。軍用版卡里舍&泰瑞卡賓槍的槍管上刻有“泰瑞專利30彈膛”以及“后裝武器有限公司”的英文字樣,而擊發機側板上則刻有同時代英軍武器的制式標志,包括“TOWER”字樣、日期和皇冠下面帶有“V-R”(維多利亞女王)字樣;而民用版卡里舍&泰瑞卡賓槍槍管上的銘文則為“泰瑞專利30彈膛”英文字樣,擊發機側板上刻有“卡里舍&泰瑞倫敦”字樣。
由于在英國本土和殖民地軍隊都受到歡迎并擁有不錯的口碑,卡里舍&泰瑞卡賓槍自然受到戰亂中的美國人所關注。南北戰爭早期,由于武器極度匱乏,南方軍和北方軍都轉向歐洲尋找合適的武器,卡里舍&泰瑞卡賓槍就是在這時進入了他們的視野。但顯然北方軍進口卡里舍&泰瑞卡賓槍的渠道受到限制,在南北戰爭中并沒有使用過,但南方軍卻找到了合適的渠道,進口了一批卡里舍&泰瑞卡賓槍,配發給官兵使用。
由于進口到美國的時期,卡里舍&泰瑞卡賓槍仍然是英國軍隊的制式武器,因此南方軍進口的該槍均為民用版,沒有軍用版。由于受到封鎖等限制,進口的卡里舍&泰瑞卡賓槍數量并不多,但卻受到南方軍官兵的歡迎,特別是南方軍著名的騎兵少將杰布·斯圖爾特和杰佛森·戴維斯都曾使用過該槍,更是增加了卡里舍&泰瑞卡賓槍在南方軍中的聲望。現今,杰布·斯圖爾特使用的卡里舍&泰瑞卡賓槍保存在位于弗吉尼亞州里士滿的南方軍博物館中,而杰佛森·戴維斯的卡里舍&泰瑞卡賓槍由于在戰爭后期被北方軍繳獲,目前收藏在白宮博物館中。
總體而言,卡里舍&泰瑞卡賓槍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極受歡迎,制造的數量也不少,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紙殼彈,因此在紙殼彈退出歷史舞臺后,該槍也隨之消失,而生產該槍的卡里舍&泰瑞公司則于1870年關閉。
格溫&坎貝爾卡賓槍
與卡里舍&泰瑞卡賓槍相比,格溫&坎貝爾卡賓槍具有純正的美國血統。該槍的專利設計原本屬于亨利·格羅斯,格羅斯將專利權賣給了愛德華·格溫。后來,格溫與阿布那·坎貝爾合作,在俄亥俄州漢密頓地區建立了一家世界武器公司,專門生產格溫購買的專利卡賓槍,并將該槍命名為格溫&坎貝爾卡賓槍。
世界武器公司最早生產格溫&坎貝爾卡賓槍是在1850年代晚期。該槍采用杠桿槍機式機構,后方裝填,拉動槍機的杠桿采用彎曲設計,像葡萄藤一樣,因此該槍也被昵稱為葡萄藤卡賓槍。該槍外形非常奇特,機匣為長方形設計,擊錘為圓形,機匣前方直接連接一根457mm長的槍管,沒有護手,槍管為兩部分設計,前方橫截面為八邊形,后方橫截面為圓形,從根部到口部漸漸縮窄,使該槍外形看起來極為反常態。機匣經表面硬化處理,其他金屬部件大部分經發藍處理。這種早期的格溫&坎貝爾卡賓槍一直生產到1862年,由伊利諾伊州訂購了1140支,大多數配發給伊利諾伊州第6騎兵隊使用。此外,公司還向民用市場銷售了50支左右。
此后,世界武器公司于1863年進行重組,并繼續生產格溫&坎貝爾卡賓槍,但對槍的設計稍加改變。格溫&坎貝爾卡賓槍改變后與原來保持大致相同的外觀,僅對杠桿和擊錘的形狀加以改變。其原計劃生產8200支左右,但生產到一半時又對杠桿和擊錘的形狀先后兩次改變,因此改進后的格溫&坎貝爾卡賓槍分為兩種型號,前期生產的稱為第一型,后期生產的稱為第二型。
改進后的第一型格溫&坎貝爾卡賓槍對杠桿進行了簡化,但仍為葡萄藤形狀,擊錘雖然稍有棱角,但大致仍然呈圓形,與最原始的格溫&坎貝爾卡賓槍風格相似。第二型格溫&坎貝爾卡賓槍的杠桿和擊錘的變化較大,杠桿從原來的葡萄藤形狀改為了平直狀,擊錘由原來的大致圓弧形改為棱角形。
該槍采用固定式準星,梯形表尺,表尺射程早期為823m,后期改為548m。擊發機構側板上刻有公司名稱,此外,作為一個有效的營銷手段,在槍機機構右側前方刻有“聯邦步槍”字樣,代表公司的愛國情懷,同時也為該槍贏得了“聯邦步槍”的昵稱。機匣左側設有一個鞍座環,用于連接槍背帶,槍托采用胡桃木制作,槍托底板為黃銅材料,采用內凹式設計。該槍很多部件上刻有檢驗者的標志。
格溫&坎貝爾卡賓槍使用的槍彈采用紙殼或亞麻布彈殼,平底彈頭,彈頭直徑0.525~0.540英寸,彈頭質量23.9~27.2g,黑火藥質量2.6g。為該槍裝彈非常簡單,僅需下拉槍機杠桿,使槍機下降并露出彈膛,此時槍機頂部露出一個引導槽引導槍彈進入彈膛。當槍彈裝入后,上推槍機杠桿,關閉槍機,將火帽放置在底火窩中,即可瞄準并擊發。
盡管格溫&坎貝爾卡賓槍在南北戰爭晚期才出現,但很多州的部隊在戰爭中都使用過該槍,特別是亞特蘭大戰役中使用的較廣泛。
南北戰爭之后,格溫&坎貝爾卡賓槍被作為剩余物資售出,價格相當低。
靶場試射評價
在當下,對這兩支擁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老槍進行試射,首先要為其制作合適的槍彈。為卡里舍&泰瑞卡賓槍制作的槍彈采用經硝化的紙殼,0.568英寸彈頭,彈頭質量30.1g,配以3.6g Goex FFg黑火藥。為格溫&坎貝爾卡賓槍制作的槍彈采用經硝化的紙殼,0.522英寸實心彈頭,彈頭質量23.9g,配以2.6g Goex FFg黑火藥。
射擊時使用的卡里舍&泰瑞卡賓槍為1865年生產的軍用版,保存狀態良好,彈膛幾乎處于原始狀態,金屬件的發藍及表面硬化處理狀態良好。其在46m距離上射擊時精度較好,平均散布圓直徑為197mm,最小散布圓直徑為140mm。射擊時后坐力強烈,但在射手的承受范圍內,射擊30發以上沒有出現任何故障,不過火藥沉積較多。
射擊使用的格溫&坎貝爾卡賓槍保存狀態同樣良好,點火、裝彈過程順暢,射擊中沒有出現任何故障。該槍精度相當不錯,在46m距離的平均散布圓直徑為108mm,最小散布圓直徑89mm,射擊精度大大優于卡里舍&泰瑞卡賓槍。其射擊時扳機力較大,后坐力較小,火藥燃氣泄露不多,并且維修保養比卡里舍&泰瑞卡賓槍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