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式8倍炮隊鏡于1963年設計定型,但由于種種原因,其未能及時生產定型。之后,該炮隊鏡的零部件輾轉由多個廠家生產,加之“文革”初期的影響,其設計定型后的試制工作并不順利。
直到1967年3月,原五機部、總后軍械部、炮兵科研部才批準該炮隊鏡生產定型。
結構之研精,致其性能實用
63式8倍炮隊鏡不僅可用于測量目標的方向角、高低角及距離,也可用于偵察敵情、地形,測定炸點偏差量,觀察射擊效果。該炮隊鏡總質量(含鏡箱、三腳架)14.2kg,鏡身(含鏡箱)質量5kg,鏡長450mm,放大倍率8倍,視場7°,潛望高250mm,測角精度±1密位,方向測角范圍0~360°,高低測角范圍18~60°,測距范圍50~400m。
63式8倍炮隊鏡由鏡身、三腳架及附件組成。
鏡身
鏡身是炮隊鏡的主體,用于觀察和測量。其由潛望鏡筒、高低裝置、方向裝置、目距調整裝置組成。
潛望鏡筒 潛望鏡筒由鏡筒、物鏡、棱鏡室、目鏡及分劃鏡等組成。
兩個鏡筒可繞軸轉動,在0~180°范圍內任意張開,以調節潛望高度。
兩個物鏡分別設在鏡筒上部,在兩個物鏡的外壁內側設有圓柱形橡膠緩沖墊,避免兩個鏡筒合攏時碰擊。物鏡的前部設有保護玻璃,保護玻璃設置呈向下方傾斜15°的狀態,避免向觀察方向反光和消除二次成像。兩個物鏡上各設有一個物鏡護蓋。平時物鏡護蓋蓋住物鏡,以防止灰塵進入鏡筒,使用時取下物鏡護蓋。為避免物鏡護蓋丟失,物鏡護蓋連接環套裝在鏡筒上。
兩個鏡筒下部分別設有棱鏡室,棱鏡室前端各設有一個干燥器,干燥器外設有鏡筒緊定螺,其能使兩個鏡筒緊定在一定的張開角度位置上。左棱鏡室外側壁自上至下刻制有器材型號“63式”、生產廠代號“528”及生產序號銘文。右棱鏡室后端設有分劃鏡轉動環,轉動分劃鏡轉動環可以帶動分劃鏡轉動,以使鏡筒轉到某位置時,使分劃鏡十字線的縱橫線呈豎直與水平狀態。在分劃鏡轉動環的后端設有照明窗,供夜間照明鏡內分劃用。
在左、右棱鏡室后方設有目鏡,目鏡上設有膠皮眼罩,膠皮眼罩的前端設有視度調整螺,其上刻有正負各4個視度分劃,視度分劃指示標線則刻制在目鏡外筒上。
分劃鏡安裝在右目鏡內(左鏡筒內無分劃鏡),其上刻制有測角分劃和測距分劃。測角分劃高低、方向各100密位,兩刻線間隔為5密位。測距分劃水平設置,自左至右刻制有“50、60、80、100、150、200、300、400”數字,與2m高的標桿配合能測量50~400m之間的距離。
高低裝置 高低裝置用于測量目標的高低角,其由高低轉螺,高低本分劃、高低補助分劃、指示標線及管形水準器等組成。
高低轉螺設在目鏡下方。當轉動高低轉螺時,可帶動兩個潛望鏡筒俯仰。
高低本分劃環設計成“T”形件,用兩個螺釘固定在右支架內側,高低本分劃環上設有指示標線,而高低本分劃刻線設在右支架上,有7條刻線,中央刻線為“0”,上下各3條刻線,刻線間隔為100密位,并刻制有數字標記,紅色數字為正,黑色數字為負。
高低補助分劃環刻制有100條刻線,兩刻線間隔為1密位,每10密位設有數字注記。高低補助分劃環的中央設有按鈕,用于補助分劃歸“0”或裝定分劃。
管形水準器固定在右支架的右側。將管形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即規正了高低零位。
方向裝置 方向裝置用于方向瞄準和測量目標的方向角,其由方向轉螺、方向本分劃環、方向補助分劃環、指示標線和球軸等組成。
方向轉螺固定在鏡身右側,在轉螺的中央設有按鈕,用于使方向補助分劃歸“0”或裝定分劃。方向轉螺內側設有方向補助分劃環和解脫子,方向補助分劃環上刻制有100條刻線,兩刻線間隔為1密位,每10密位刻制有數字標記,指示標線刻在解脫子環上。壓下解脫子能使鏡身快速轉動,以實現方向的概略調整。松開解脫子,轉動方向轉螺,可微調鏡身,以實現方向的精確調整。
方向本分劃環設在鏡身下方,其上刻制60條刻線,兩刻線間隔為100密位,逢雙百密位刻制有數字標記,指示標線刻制在套筒上。在方向本分劃環下方有轉動環,用于制動方向本分劃環。
球軸用于將鏡身固定在三腳架的球軸座內,并與三腳架座上的球形水準器相配合,調整鏡身呈水平狀態。
目距調整裝置 目距調整裝置用于改變兩個目鏡的間隔,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目距。目距調整轉螺位于左支架外側,轉動目距調整轉螺,可以帶動左支架和左鏡筒一起左、右轉動,以調整目距的大小。左支架軸上刻有目距分劃,范圍是58~72mm。
三腳架
三腳架用以安裝炮隊鏡鏡身,使炮隊鏡呈戰斗狀態。其由球軸座、架頭、腳架組成。
三腳架獨具特色的設計是,球軸座可從三腳架上卸下,與附件中的備用座旋接。而備用座下部設有螺絲錐,可旋接在樹干等物體上,再在球軸座上安裝鏡身,故不使用三腳架也可完成對鏡身的架設。
附件
附件由照明具、備用座和鏡箱等組成。
照明具 照明具主要用于夜間照明。
備用座 備用座可旋在樹木等物體上,再旋接球軸座,安裝鏡身,便于野外三腳架受損時使用。
鏡箱及其他附件 鏡箱由鋁合金制成,用于盛裝鏡身及附件。63式炮隊鏡的附件還有濾光鏡、備用管形水準器、起子、多用扳手、備用駐鋤及遮光筒等,均可放置在鏡箱中。
操作使用
炮隊鏡的攜帶
徒步行軍攜帶炮隊鏡時,應檢查鏡箱是否扣好,背帶是否系牢并調節到適當長度。乘車時,應將炮隊鏡箱用軟物墊好或放在兩腿上,防止震動和撞擊。
炮隊鏡的架設與撤收
將炮隊鏡由行軍狀態轉為戰斗狀態,可分為架設三腳架、安裝鏡身和調整炮隊鏡三個步驟進行。
架設三腳架 在戰斗或訓練中,應根據任務、地形及敵情等條件,靈活采用高架、低架或無架的方法進行架設。架設三腳架時,應選擇平坦地面。當不便架設三腳架或三腳架損壞時,可將備用座旋在樹干上,然后從三腳架上旋下球軸座,旋接在備用座上,便可安裝鏡身。
安裝鏡身 首先打開鏡箱蓋,右手握住潛望鏡筒,取出炮隊鏡鏡身。然后將鏡身上的球軸裝入球軸座內,左手握住鏡筒,右手緊定蝶形緊定螺的同時,使球形水準器的氣泡精確居中。
調整炮隊鏡 將潛望鏡筒扳至便于觀察的角度,取下物鏡護蓋。調整視度和目距,轉動高低轉螺,使鏡身上的管形水準器的氣泡精確居中,將高低分劃歸零;轉動方向轉螺,使物鏡對正觀察方向;轉動分劃鏡轉動環,使分劃鏡十字線的橫縱線呈水平與豎直狀態。最后根據需要安裝濾光鏡、遮光筒和照明具。
測方向角
測量方法有用鏡外分劃測方向角和用鏡內分劃測方向角兩種。
用鏡外分劃測方向角 當測量兩個目標之間的方向夾角時,首先轉動方向轉螺和高低轉螺,使分劃鏡十字線交點瞄準一個目標,將方向本、補分劃歸零。然后再轉動方向轉螺和高低轉螺,使分劃鏡十字線交點瞄準另一個目標,看讀方向分劃,即為方向角值。
用鏡內分劃測方向角 當所測的兩個目標方向角小于100密位時,可用鏡內分劃直接測量。
轉動方向轉螺及高低轉螺,將分劃鏡十字線交點瞄準一個目標,另一個目標所處的測角分劃值即為兩目標之間的方向角。
測高低角
測量方法有用鏡外分劃測高低角和用鏡內分劃測高低角兩種。
用鏡外分劃測高低角 先將管形水準器氣泡精確居中,高低本補分劃歸零,然后轉動方向和高低轉螺,使分劃鏡十字線交點瞄準所測目標,看讀高低分劃即為高低角值。
用鏡內分劃測高低角 當所測的高低角小于50密位時,可用鏡內高低分劃直接測量。其方法:先將管形水準器氣泡精確居中,轉動方向轉螺使分劃鏡的十字縱線瞄準目標,看讀高低分劃值,即為所測目標的高低角。所測點在十字橫線以上為正,以下為負。
測距
測距時,可用2m高的標桿與鏡內測距分劃配合進行。首先在參照點設置標桿,使其呈水平狀態。然后調整高低與方向裝置,使測距分劃上的最右一條刻線與標桿的右端重合。看讀標桿左端在測距分劃上的讀數,即為炮隊鏡到參照點的距離值。然后利用炮隊鏡測出目標與標桿的夾角,即可利用炮隊鏡、標桿、目標三點構成的三角形的角邊關系,計算出炮隊鏡到目標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