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艱苦訓練成就兩棲蛙人
海龍蛙兵可以說是臺灣陸軍中最嚴格的一支部隊,淘汰率有8成,只有2成申請者可以最終留下來。
海龍蛙兵戰時的主要任務是以各種秘密手段和方式,深入到敵方前線搜集重要情報,并將情報提供給指揮官;必要時,其也根據任務需要,破壞敵岸的重要設施。
海龍蛙兵的訓練極為嚴格。海龍蛙兵要有一流的身體素質,強大的肌肉耐力是每一個海龍蛙兵應付海岸地形的基本素質。肌肉訓練沒有速成班,只有通過不斷操練達到最極限,訓練中,必須每一個動作都做得非常確實。
海龍蛙兵一開始訓練時著重的是速度,要有速度不外乎就要有體力、耐力及技巧,10 000m跑步是早晨和黃昏時必要的鍛煉項目。初級訓練階段有很多學員會不習慣,因為打水的動作腰、大腿會很酸痛。為了勝任長泳任務,他們必須通過不斷訓練,掌握完美的游泳技巧。海龍蛙兵主要學習蛙泳,因為蛙泳能夠讓學員在水下或海面上游得最久,以執行特攻任務。在訓練過程中學員的體能負荷每周持續增加,標準也逐漸提高。
接下來,隊員們要接受更大強度的體能訓練,能夠留下來的學員,都是意志力非常堅強的人。這一過程非常嚴格,淘汰率高達2/3。
海龍蛙兵在海上長泳的訓練過程中,必須在1個小時內完成2 000m的游泳。在海上長泳,隊員都會有一點心理恐懼,就是擔心游到一半腳抽筋怎么辦?面對挑戰,只有堅持。通過這一階段訓練的隊員,才能走向下一階段。
進入第三階段專業訓練的海龍蛙兵,開始進行橡皮艇的操作訓練。橡皮艇質量175kg,要6個人協力搬運到海邊。橡皮艇操作訓練首先在沙地上進行,之后才能進到海水里訓練。每名海龍蛙兵都攜帶一個背包,背包里裝有鋼盔、雨衣、一套干凈的迷彩服以及其他裝備,因為在泛水過程中衣服很容易濕掉,上岸的時候必須再換一套服裝。這些裝備總質量大概有20kg。一旦操演開始,對橡皮艇的處理很快就能檢驗出隊員是否配合默契。
突擊搶灘劃舟訓練也充滿了挑戰。當隊員背著20kg重的背包和3.5kg重的槍,大腿夾在橡皮艇上,做這樣的動作比劃龍舟難多了。在這樣一個長時間劃水狀態之下,不能只靠手臂的力量,也要靠腰的力量。
隊員們還要進行翻舟翻正的訓練,這是因為進入敵軍水域可能會有許多的狀況,小艇里面可能會進水,所以覆舟動作要非常迅速、確實。而且這些動作大家必須整齊劃一才能夠將整個橡皮艇內的水倒掉再把舟翻正。操舟是一個團隊合作的科目,從隊員們的速度就可以看得出來團隊的默契度。
搶灘的狀態一定要把速度放在第一優先,因為搶灘時必定是進到敵人的火力范圍,航行時的疲累感可能會使隊員行動遲滯,但這是非常危險的。海龍蛙兵的一項訓練就是要在他們最累的時候,一定要憑意志力撐下去,跟著前面的隊員一直前進,最后到達終點。搶灘訓練完成后,受訓隊員順利完成第三階段的專業訓練。
經過這一階段考核淘汰后留下來的學員,即朝著成為蛙人的目標又往前邁進了一步。搶灘后,兩棲蛙人就要在陸地上執行任務了。在之后的訓練中,臉部偽裝的訓練課程是兩兩互助,破壞臉部的輪廓,幫對方把臉偽裝好。然后,蛙人開始以山地戰技為主的陸上訓練。
隨后,還要進行繩索下降訓練和攀巖訓練,這同樣是蛙人必備的技能。
海龍蛙兵的最后一個訓練課程,是以全副武裝接受海上試練。訓練時的氣溫在13℃以下,學員必須忍受四肢僵硬、頭皮發麻、手腳發麻、可能會溺水的狀況,身體還要背負重量。
結訓測驗一共3天時間,像是一場戰爭,也是他們奮力一搏的期末測驗,之前所受的訓練成果,都將展現在這場模擬的戰爭中。海龍蛙兵將以快速的方式進入敵區,執行偵察和搜索情報任務。他們以熟練的技巧順利突破敵岸的水際線,進行搶灘。海龍蛙兵從搶灘開始就進行一連串的組合訓練,包含操舟、覆舟翻正等。登陸后要找地方把艇埋起來,以防被敵發現。最終完成演練的隊員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海龍蛙兵,成為臺灣菁英特戰部隊中的一員。
海龍蛙兵的重要編制——
水下作業大隊
水下作業大隊是海龍蛙兵部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下轄3個作業隊以及水中爆炸物處理中隊、深海作業組。其中,作業隊分別駐于左營、馬公、基隆等地,平時負責各型船艦海底清理與海軍船舶海灘的救助、脫險等任務;水中爆炸物處理中隊平時處理水中、水面與陸上未爆彈及爆炸物,完成灘岸勘察與航道清除作業;深海作業組則執行大隊人員培訓任務等。
水下作業大隊執行任務之余,也要進行各項訓練。日常訓練科目中,如潛水員完成著裝入水后,進行浮力調整,使其能在水中維持重心,以利于在固定的深度進行作業。之后進行BC(充氣式浮力救生衣)泄氣,并進行水中脫卸,開始“呼吸站”訓練。“呼吸站”即是在泳池四周放置氣瓶,人員必須游至呼吸站進行氧氣補充,訓練適應水下憋氣時的穩定狀態,通常在10秒內徒手繞著泳池游15m至呼吸站進行換氣。這樣的訓練,以使隊員熟悉水性,并調整好呼吸頻率,強化水下執行任務的穩定性。還有一項訓練,即“水下著裝”科目,以使隊員在水中進行著裝,如完成水肺、面鏡穿戴,檢查氣閥是否打開,胸帶、腰帶是否穿好,并以手勢、動作向安全潛水員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