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上篇介紹了PW78式、PW78A式、PW78B式無坐力炮的改進與不同之處,并以PW78B式無坐力炮為例,展示其炮身、炮閂的構造,中篇繼續展示其擊發機、炮架的結構設計——
自身特點盡收眼底
功能多樣彰顯魅力(續)
擊發機
PW78B式無坐力炮的擊發機由前擊發機、后擊發機及軟繩擊發機組成。發射時,炮手操作任何擊發機均可實現擊發。但要說明的是,操作前擊發機或軟繩擊發機,均是通過帶動后擊發機而實現擊發的。
前擊發機 前擊發機主要用于肩射時操縱擊發,其由扳機體、前扳機、調整螺、拉桿及保險機構等組成。保險機構由保險栓、保險簧與保險銷組成。
扳機體用于安裝前扳機的各種零件,其通過燕尾槽裝于炮身中部下方的燕尾突起上。前扳機后部設有弧形桿,用于與保險栓配合,起到保險作用。保險栓設在扳機體后部的孔內,其中部設有缺口。當向右推保險栓到位時,保險栓缺口與前扳機后部的弧形桿錯開,使前扳機不能被扣動,擊發機處于保險狀態;當向左推保險栓到位時,保險栓缺口與前扳機后部的弧形桿對正,即可扣到前扳機。保險簧與保險銷設在保險栓上部的扳機體內,保險栓上有2個錐孔,推動保險栓,保險銷在保險簧的作用下,其頭部卡入保險栓的不同錐孔內,使保險栓分別處于“保險”、“待擊”位置。調整螺用于調整拉桿的長度,從而調整前扳機行程。拉桿的前端與調整螺旋接,后端與后擊發機的連接頭相連。
扣動前扳機時,拉桿帶動后擊發機的連接頭向前移動,從而使后擊發機帶動阻鐵向下移動,擊針被解脫,實現擊發動作。
后擊發機 后擊發機由扳機座、后扳機、推桿、護管、保險機構及擊發聯動機構等組成。保險機構由保險板、鋼珠及彈簧等組成。擊發聯動機構由擊發杠桿、阻鐵桿、撥動子、壓桿及壓桿簧等組成。
扳機座通過2個螺釘固定在炮身右側,其下方設有后扳機及保險板,后方設有護管及推桿。推桿及推桿簧設在在護管內。后扳機及保險板上均設有凹槽,用于卡入軟繩擊發機的鋼絲繩。保險板的上部設有2個錐孔,內裝彈簧、鋼珠,鋼珠在彈簧的作用下卡入扳機座不同的錐孔內,使保險板分別處于“保險”、“待擊”位置。將保險板向前扳到平行于炮身(即“保險”)位置時,保險板上部即抵住后扳機,此時不能向前推動后扳機而形成保險狀態。將保險板扳到垂直于炮身(即“待擊”)位置時,可實施擊發。
后扳機實現擊發的動作是:推壓后扳機,推桿后端推動擊發杠桿長支臂,擊發杠桿繞其軸轉動,其短臂向下撥動阻鐵桿,阻鐵桿下壓撥動子,撥動子轉動并向上頂起壓桿。當阻鐵桿向下運動至解脫對擊錘的卡滯時,擊錘簧伸張,推動擊錘高速向后運動,其桿形突起撞擊擊針杠桿的后部,擊針杠桿繞其軸轉動,其頭部撥動擊針向前撞擊炮彈底火。擊錘完成擊發后被壓桿與閂體連接耳共同擋住。開閂時,閂體連接耳下方斜形面向下壓壓桿,從而使撥動子轉動,撥動子向上頂起阻鐵桿以卡住處于待擊狀態的擊錘。關閉炮閂,操作扳機,從而實現下一個擊發循環。
軟繩擊發機 為便于對運動目標進行追隨跟蹤瞄準,并快速實施擊發動作,PW78式無坐力炮設有軟繩擊發機,其由握柄、扣柄、軟管、軟管卡頭、鋼絲繩、緊固頭、緊固螺母及支板等組成。握柄上設有兩個片狀突起,以便炮手握持和實施擊發動作。握柄軸用螺釘與方向機手輪相連接,握柄軸上設有扣柄,扣柄的側面連接有軟管及鋼絲繩。軟管的另一端設有軟管卡頭,其卡入支板上的凹槽內。鋼絲繩的另一端穿過后扳機下部的凹槽,用緊固頭及緊固螺母固定在后扳機后部。
使用軟繩擊發機之前,必須試擊發,調整軟繩長度,以保證擊發行程。軟繩過短,容易提前擊發,造成走火;軟繩過長,難以實現擊發。調整時,擰松緊固螺母,移動緊固頭在軟繩上的位置,直至擊發可靠為止。
對運動目標跟蹤瞄準時,炮手左手轉動高低機,右手握住軟繩擊發機的握柄并且拇指輕放在扣柄上,轉動握柄可帶動方向機對運動目標進行追隨跟蹤。擊發時,右手拇指與食指用力捏扣柄與握柄上的片狀突起,鋼絲繩被拉動,從而帶動后扳機向前移動,實現擊發。
炮架
炮架是無坐力炮射擊時的支點,由支架、方向機、高低機、腳架組成。其與瞄準裝置配合,賦予無坐力炮射角、射向。
支架 支架用于支承炮身,是方向回轉的主體,由支架體及耳軸固定器等組成。
支架體前部設有高低機支臂,用于連接高低機。支架體下部設有基軸,基軸插入腳架的架體軸孔內。
耳軸固定器位于支架體上部,由鎖把、鎖把軸及鎖把簧組成。鎖把軸是炮管與炮架的連接件,也是炮管俯仰的心軸。
當鎖把被扳動到下方位置時,鎖把簧頂鎖把軸使其頭部向支架體內伸出,卡在炮身耳軸的凹槽內,使炮身固定在支架上。當向上扳動鎖把到位時,鎖把軸頭部縮入支架體內,此時,鎖把軸從炮耳軸凹槽內脫出,炮身可從炮架上卸下。
方向機 方向機由手輪、方向解脫手柄、螺桿、螺筒、外筒、方向機支臂及松緊套箍等組成。
手輪設在炮身右側,手輪用銷子與螺桿固定連接,轉動手輪時螺桿轉動,因螺桿與螺筒以螺紋相配合,螺桿即迫使螺筒移動。螺筒的末端設有圓孔,用以穿入連接螺將螺筒固定在高低機支臂的下部。外筒用于防護螺桿、螺筒,其用螺栓固定在方向機支臂下方。
方向機支臂上帶開口的松緊套箍套在腳架體的圓環部,并用螺栓、方向解脫手柄箍緊。向上扳起方向解脫手柄,松緊套箍被放松,炮手可大幅度調整炮身的方向。向下壓緊方向解脫手柄,松緊套箍則緊定在腳架體的圓環部上,方向機支臂不能相對腳架轉動,此時只能轉動方向機手輪,微調炮身的方向。方向機手輪轉動一周,炮身轉動為34.3密位。
高低機 高低機采用螺栓安裝在高低機支臂上,由錐形齒輪、橫齒輪、手輪、螺桿、螺筒、外筒、齒輪箱、松緊套箍、高低解脫手柄等組成。
高低機的螺桿、螺筒與外筒的結構、工作原理與方向機的類似,但高低機增設有錐形齒輪、橫齒輪。增設這兩個齒輪的目的是,將水平方向的力變成垂直方向的力。具體地說,為便于炮手操作,高低機手輪的轉動是繞其水平軸進行的,產生的是一種橫向力。但高低機的作用是使炮身俯仰,如何將橫向力轉變成垂直方向的力?采用錐形齒輪即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因高低機的橫齒輪與手輪軸通過銷子固定在一起,橫齒輪、螺桿與錐形齒輪嚙合。轉動手輪,橫齒輪帶動錐形齒輪轉動,錐形齒輪帶動螺桿轉動,從而實現炮身的俯仰。
為了防塵,高低機下部設有齒輪箱,錐形齒輪、橫齒輪設在齒輪箱內。螺筒上端的連接孔用于架炮時插入高低機連接座的連接軸。向上扳動高低解脫手柄,松緊套箍被放松,炮手可大幅度調整炮管的俯仰。向下壓緊高低解脫手柄,松緊套箍被緊定,此時只能轉動高低機手輪,精確調整炮管的俯仰。高低機手輪轉動一周,炮口高低移動14.7密位。
腳架 腳架用于承托支架和賦予火炮一定的火線高度,由腳架體、架腿、固定筒、齒板座與架腿軸等組成。
腳架體上端設有基軸孔,用于安裝支架的基軸。腳架體左側設有上背帶環,右架腿下部設有下背帶環,加裝炮架背帶后便于攜行。腳架體下端設有3個軸孔,使用架腿軸分別與3個架腿連接。固定筒用于帶動齒板座上升或下降,以緊定或解脫架腿。固定筒旋接在架腿上部的螺紋上,并采用固定筒簧排除兩者之間的軸向間隙。固定筒上方設有齒板座,齒板座上設有齒紋,旋緊固定筒時,齒板座向上移動,其齒紋與腳架體的齒紋嚙合,使架腿固定在一定的位置。腳架體內裝有彈簧與銷套,當銷套與架腿上的錐孔對正時,銷套在彈簧的作用下即卡入錐孔中并發出“咯”聲,以表示火線高為最大火線高(680mm)。此時不得繼續向內收縮架腿,否則火炮重心上升,架腿間跨距減少,射擊時穩定性變差,易造成翻炮事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