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于2003年、由著名影星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影片《太陽之淚》堪稱一部標準的美國主旋律大片,講述的也是一個美國戰斗英雄的故事。本文呈現該片的武器裝備運用,并以嚴肅的眼光給影片的戰術展現挑挑刺——
影片情節放送
慣于出演硬漢形象的布魯斯·威利斯這次出演一位名叫沃特斯的美軍海豹突擊隊上尉指揮官,受命去解救一名陷入非洲國家戰亂中的美國醫生——萊娜。
當沃特斯率領小分隊空降到萊娜所在的地方時,發現其正在一座教堂內救治當地在戰亂中受傷的人員。當萊娜聽說美軍將只帶走她一個人時,她堅決要求帶著教堂內的70名當地人一起走。沃特斯請示上級后沒有得到批準,他就謊稱上級同意帶走這些人。后來,當美軍和難民到達撤離點與前來接應的直升機會合時,沃特斯卻下令仍只許萊娜一人登機;不過當他們起飛后發現地面上有大量當地人因種族屠殺被害,又決定返回救援被丟下的難民。救援中,一部分行動不便的難民先乘直升機離開,而剩下的人則在美軍的帶領下徒步向鄰國喀麥隆前進。
隨美軍撤退的這批難民中有被叛亂軍隊殺死的總統的獨生子,而他又是身為部族首領的合法繼承人,因此急于斬草除根的叛軍不顧一切地企圖要將他殺死,以絕后患。經過途中的一系列事件,美軍海豹突擊隊違抗上級命令與叛軍交火,雖然最終將萊娜和一部分難民護送到喀麥隆,但沃特斯手下仍有4人陣亡,其他人也都負傷。而追擊的叛軍則在美軍艦載機的強大火力之下全部灰飛煙滅。
武器裝備的運用
《太陽之淚》一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美軍海豹突擊隊使用的基本上是美軍的標準裝備,只是其中有些武器根據特種作戰行動需要進行了小改動;而叛軍一方的武器則是“反派”武器的典型——AK系列槍械和RPG火箭筒,不過也出現了較為少見的SKS半自動步槍和更老式的德國毛瑟98K步槍。
美軍方面
片中美軍使用的輕武器,其最大的優勢在于模塊化設計以及功能的可擴展性。美軍使用的M4A1卡賓槍可以加裝種類繁多的附件,如M203榴彈發射器、光學瞄準鏡、消聲器等等,以實現更為廣泛的戰術用途。在對叛軍占領的小村莊發動突襲時,1名海豹突擊隊員使用加裝消聲器和光學瞄準鏡的M4A1卡賓槍連續擊斃多名叛軍士兵,但卻沒有引起別處叛軍的注意——可見消聲器發揮了優勢作用,從而為其他隊員突入村內掃除了障礙。
片中作為狙擊步槍使用的M1A半自動步槍并不是專用的狙擊步槍,而是美軍M14自動步槍的一種變型槍。該槍裝上光學瞄準鏡被用作狙擊步槍,擊斃了一名隱藏在難民中的內奸。不過,從片中的畫面來看,該槍始終沒有加裝消聲器。在突襲小村莊時,該槍與加裝消聲器的M4A1卡賓槍一起開火,其槍聲卻與M4A1卡賓槍一樣小——這恐怕是片中道具細節上的最大一處敗筆,不加裝消聲器的步槍卻能取得與微聲槍械一樣的消音效果,令人匪夷所思。
影片中,美軍使用的手槍主要是HK公司的MK23手槍。該槍是應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的要求作為進攻型手槍研制的,口徑為11.43mm(0.45英寸),可以在槍口加裝消聲器。眾所周知,11.43mm ACP手槍彈威力極大,發射這種槍彈的MK23手槍再配上消聲器就成為一種非常適合特種部隊使用的戰斗手槍。片中,在突襲小村莊時,海豹突擊隊隊員們除了兩名在村莊外面進行火力支援的隊員外,其他隊員幾乎全部使用這種手槍。進入村內后,海豹突擊隊隊員結合使用MK23手槍和匕首,悄無聲息地將村內正在屠殺村民的叛軍一一解決。不過,在村內搜索前進時有一名隊員使用沒有加裝消聲器的P226 9mm手槍,而且他還在打頭的位置,這種安排就有些不妥了——首先,配備兩種不同口徑的手槍會帶來彈藥補給上的困難,P226手槍發射9mm手槍彈,而MK23發射11.43mm手槍彈,彈藥并不通用;其次,讓使用沒有加裝消聲器的P226手槍的隊員打頭,一旦出現意外情況,這名隊員被迫開槍的話,就有可能暴露部隊行動企圖。這是戰術設計的失敗。
在爆炸物方面,美軍使用了M18A1“闊劍”定向雷和M67殺傷性手榴彈,對叛軍的有生力量起到了較大的殺傷作用。不過,片中美軍對于M18A1“闊劍”定向雷的運用存在很大的問題:當美軍小分隊與叛軍發生正面交火時,美軍才掩護1名隊員沖出掩體,冒著敵軍的火力到兩軍的中間地帶去布設定向雷。一般說來,定向雷需要提前布設,如果采用遙控引爆方式,通常布設在己方陣地前可以觀察到的地方,以等待敵軍進入其殺傷范圍內時引爆;如果采用絆發引爆方式,通常布設在敵軍可能通過的道路上,以封鎖其前進道路。片中,美軍與敵人正面交火時沖出去布設地雷,很容易被敵方發現,他們自然會避開這個地方,定向雷也就失去了作用。片中另一個鏡頭就很合理:美軍把攜帶無線電引導叛軍追擊的內奸打死后,一名隊員便在尸體附近布設了爆炸物,當叛軍查看尸體時,這名隊員遙控引爆了爆炸物,將叛軍炸得人仰馬翻。可見,這樣的運用方式要比在敵人面前臨時布設定向雷高明得多。
片中,有的隊員還攜帶M72火箭筒,該火箭筒本來是作為反裝甲武器研制的,但片中的美軍將其作為壓制火力使用,效果并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M4A1卡賓槍的隊員還多攜帶另一支長槍,如雷明頓M870霰彈槍或AK系步槍。雷明頓M870霰彈槍可以提供強大的近戰火力,在密林中近距離內突然遭遇敵人,這時就可以利用該槍反應速度快、火力覆蓋面大的優勢迅速開火,從而占得先機;如多攜帶一支AK系步槍,估計是考慮從敵方補充彈藥方便的因素,還可以避免被敵軍聽到后通過槍聲分辨敵我的缺陷。此外,片中還發現了短管M249輕機槍和M60E4通用機槍。
片中美軍的優勢在于具有整個戰場的態勢感知能力。當叛軍得知該國總統的獨生子亞瑟就在美軍護送的難民中時,他們就沿著美軍和難民的撤退路線一路追來。而美軍則依靠自身攜帶的戰場監視系統終端,隨時能夠發現叛軍的行動,并且能夠以1個小時為間隔刷新目標數據。因此美軍能夠做到預先有準備,并因叛軍一直準確進行追蹤而懷疑隊伍中有內奸,從而將其挖出。但是片中并沒有顯示美軍使用無人機或偵察機對戰場進行監視,也沒有顯示使用偵察衛星進行保障的鏡頭。
美軍強大的全球部署能力是其特種作戰行動的重要支撐。片中,美軍為了撤退僑民和營救萊娜動用了“杜魯門”號航母。航母容量很大,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包括各種類型的戰斗機和攻擊直升機,而且可以搭載C-2運輸機和重型運輸直升機,用以支持特種作戰。沃特斯率領的小分隊就是以“杜魯門”號航母作為基地執行任務的,美軍運送海豹突擊隊和難民使用的直升機和空襲叛軍的F/A-18攻擊機,也都是從“杜魯門”號航母上起飛的。由此可見,美軍特種部隊的出色表現離不開其強大的軍力,或者說歸根結底離不開其強大的綜合國力支撐。
叛軍方面
反觀叛軍方面,使用的武器仍是AK系列槍械和RPG火箭筒,間或有SKS半自動步槍和毛瑟98K步槍。其對這些武器的運用情況乏善可陳,基本上就是對目標進行胡亂掃射而已。
在其火力配系中,RPG火箭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叛軍基本上以火箭筒來對美軍據守的位置進行壓制射擊,然而效果卻一般,尤其是在密林中使用效果不好。因為火箭彈飛出筒口后就會張開尾翼以穩定彈體,但在密林中張開的尾翼很容易撞到樹木上造成彈道偏差。而且,火箭彈最初是被設計用來對付裝甲目標的,其采用破甲戰斗部,對有生力量殺傷效果有限。加之,火箭彈彈道較為低伸,難以殺傷躲在掩體后面的目標。如果叛軍當時不是使用RPG火箭筒,而是攜帶小口徑迫擊炮的話,那么美軍就會感到更大的壓力。小口徑迫擊炮質量很輕,彈藥體積更小,也比較適合步兵攜帶。更為重要的是,迫擊炮彈道彎曲,可以非常有效地殺傷掩體后面的目標,其彈藥對有生力量的殺傷效果更好。叛軍在伏擊美軍和難民隊伍時,如果使用小口徑追擊炮,依托倒伏的樹干作為掩體的美軍就可能遭到更為慘重的傷亡。對于美軍而言,所幸的是這一切并沒有發生。
雙方戰術表現的缺陷
在此解讀《太陽之淚》一片中美軍海豹突擊隊和叛軍的戰術表現,我們重在給影片挑挑刺。
美軍方面
首先來看看美軍方面的營救計劃。美軍的行動是以營救美籍醫生萊娜為目標,并非以武力介入戰爭,這就要求美軍盡可能快地將萊娜救走。美軍的計劃是派沃特斯上尉的小分隊乘坐從“杜魯門”號航母上起飛的C-2運輸機在喀麥隆空降,然后徒步進入靠近兩國邊境的目標區域。找到萊娜后,再徒步向撤離點前進,在那里與前來接應的直升機會合后撤走。一般來說,在敵國領土上停留時間越長,與敵軍遭遇的可能性就越大,既然美軍并不打算與該國叛軍發生武力沖突,那么就應該盡可能減少在那里的停留時間。但美軍的計劃卻是讓小分隊和萊娜步行12km趕到A撤離點,再派直升機接他們出來。徒步行進如此長距離,這就延長了停留時間,增大了與叛軍遭遇發生沖突的可能性。正確的作法是,美軍應該采取對目標區域直接進行直升機空降突擊的方式來營救萊娜,即突擊隊乘坐直升機直接降落到目標區域內或附近,將萊娜帶上直升機撤走。即使考慮到目標區域內情況不明,需要小部隊提前進入偵察敵情,那么在撤離時也完全可以讓直升機飛到萊娜所在的教堂處接應,而不必步行到較遠的撤離點去。從這個角度來看,片中美軍的行動計劃缺乏應變性,影響了整個行動的順利進行。
美軍和難民隊伍行進到一片林中空地上時,遭到了預先趕到的叛軍的伏擊。打頭的一名隊員遭到叛軍狙擊手的射擊,中彈倒地。美軍立即投擲煙霧彈遮蔽對方的視線,然后隊員們沖上去救護中彈隊友。這時,美軍也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沒有將受傷隊員拖下去搶救,而是全都停留在原處進行救治。要知道,煙霧不可能始終停留在原處,有可能被風吹散,這樣就會遭到更大的傷亡。美軍應該趁煙霧的掩護將傷員拖到掩體后再進行救治。美軍給傷員包扎后,埋伏的叛軍突然以猛烈火力向他們射擊。這個時候,處于火力劣勢的美軍非但沒有找掩體反而全體挺身向前推進,邊前進邊開火。在對方火力占優而且有掩體依托的情況下,采取這樣的方法無疑是自殺行為,在現實中斷不能這樣做。片中,美軍居然能夠毫發無損地逼近到能向叛軍投擲手榴彈的距離內,真算是“奇跡”了。
沃特斯帶領難民隊伍撤退時,因為屢次聽從萊娜的要求而讓隊伍休息也是犯了大忌。本來,沃特斯的部隊和難民要比追擊的叛軍早出發不少時間,行動不便的人員也早已被撤退的直升機運走,按理說不太可能會被叛軍追上。然而,作為醫生的萊娜對于“兵貴神速”這一原則并不理解,反復要求讓隊伍休息。沃特斯拗不過她,先是讓隊伍休息半小時,后來又讓隊伍休息了一整晚。沃特斯以為叛軍夜間不會追擊,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叛軍并沒有休息,而是連夜趕路,一下子將其與美軍和難民之間的距離縮短到1小時的路程。叛軍最后抄近路堵住了美軍和難民逃往鄰國喀麥隆的道路,從而爆發了一場讓美軍小分隊和難民傷亡慘重的戰斗。俗話說“慈不掌兵”,如果過分顧慮部隊的疲勞,就會讓原有的優勢發生轉化,造成被動;如果說萊娜作為醫生不懂這些,那么沃特斯就要為此負責任。
片中,美軍在對叛軍占領的小村莊進行突襲時的表現出色得多。沃特斯率領小分隊和難民在撤退途中發現一股叛軍正在一個小村莊內屠殺村民,因此決定消滅這股叛軍。沃特斯制定的行動方案是:村外布置2名隊員,分別使用裝有光學瞄準鏡的M4A1卡賓槍和M1A半自動步槍作為狙擊用武器進行突襲;其他隊員分作兩隊對村內叛軍進行包抄攻擊。在攻擊之前,沃特斯的手下只觀察到村內有7名叛軍士兵,對其余情況缺乏了解,因此決定進行隱蔽突襲。2名士兵將暴露在屋外的叛軍士兵依次射殺,然后其他隊員使用MK23手槍和匕首對毫無察覺的叛軍進行攻擊,叛軍來不及實施有效抵抗就被全部消滅。在這次行動中,美軍利用村外士兵的火力和突襲隊員的突擊相結合順利達成了行動目標,也就是說,將火力和突擊行動緊密結合了起來。
特種部隊的突襲行動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做到使對方來不及反應,而要做到這一點,要么使敵人不能發現己方行動,要么加快行動速度使敵人即使發現也來不及反應。片中,美軍對小村莊的突襲就采取了前一種方式,廣泛使用MK23手槍和匕首消滅叛軍,使其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就被消滅,其戰術表現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
叛軍方面
叛軍方面的戰術表現缺陷更多。
他們在伏擊美軍時兵力占有絕對優勢,卻采取了完全的正面進攻方式。兵法上說“倍則攻之,十則為之”,意思是說兵力占有較大優勢時就可以發動進攻,如果占有更大優勢時就可以采取包圍對方的方式。叛軍兵力遠遠超過美軍,因此采取圍攻的方式更為合適。如果叛軍分兵從兩側迂回的話,那么美軍單薄的兵力就只能被迫分兵阻擋迂回的叛軍,造成兵力火力進一步分散,形成難以有效防御的局面。叛軍非但不采取迂回戰法,卻將兵力全部集中在正面發動進攻。而戰斗區域卻比較狹窄,叛軍兵力無法全部展開,只能逐次投入戰斗,這就形成了少數兵力與美軍拼戰斗技能的態勢。而美軍海豹突擊隊的戰斗技能之高超是世界聞名的,叛軍難以占到任何便宜,反倒遭到嚴重損失,他們只是依靠巨大的兵力優勢和慘重的損失,才使美軍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影片最后,叛軍追擊逃到邊境的美軍和難民時,居然排成一字橫隊胡亂射擊,這樣的戰斗素質無論如何是無法與美軍對抗的,只能依靠兵力優勢打消耗戰了。
《太陽之淚》一片貫穿于始終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表現戰爭中的“人性”,然而在感受這一點的同時,我們還看到另外的層面。沃特斯上尉不顧上級不得卷入當地沖突的命令而與叛軍發生戰斗,初看起來有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意味,然而仔細品味后就會感覺美軍儼然又分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但這樣的宣揚無論如何不能被霸權主義國家用來當做干涉他國內政的借口。
編輯/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