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古今中外的宗教繪畫中,為了顯示神佛的超凡、偉大,往往在其頭上都有光環存在。其實,撇開宗教上的象征意義不談,即使是生存在現實世界中的任何一個凡夫俗子,他們身上同樣也有一道光環,只不過不為人的肉眼所見罷了。
早在1911年,英國一名醫生華爾德·基爾納用雙花青染料涂刷玻璃屏時,便首次意外發現了環繞在人體周圍寬約15毫米的發光邊緣。其后不久,蘇聯科學家西邁楊·柯利爾通過電頻電場的照相技術把環繞人體的明亮而有色的輝光拍攝了下來。于是,這一有趣的發現受到了全世界眾多科學家的廣泛關注。20世紀80年代后,日本、美國等相繼使用先進高科技儀器對“人體輝光”進行研究,試圖把“人體輝光”之謎公之于眾。
日本新技術開發事業團利用具有世界上最高敏感度的用于檢測微弱光的光電子倍增管和顯像裝置,成功地實現了對“人體輝光”的圖像顯示,并把這種輝光稱為“人體生物光”。他們還把這一科研成果應用到了醫學研究上:他們對志愿接受檢查的30位病人進行了生物光測試,這些病人既包括嬰兒也包括80歲老人。最后的測試結果表明,甲狀腺功能衰退者、甲狀腺切除者及正常人在夜間睡眠時,由于新陳代謝的減緩,其生物光強度也會同時減弱。日本醫學界認為,檢測人體生物光能如實地反映出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關系,而且可以通過光的變化來測定病人新陳代謝的異常和人體的節律。
尤其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在研究“人體輝光”的照片時發現,照片中的光暈明亮閃光處,恰好與中國古代針灸圖上標出的針灸穴位相吻合,而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獨特的輝光樣式。另外,美國科學家研究指出,輝光在人體疾病產生前會呈現出一種模糊圖像,好像受到云霧干擾的日冕;而人體癌細胞生長時,則會出現一種片云狀的輝光。
蘇聯研究人員曾對酗酒者進行“人體輝光”追蹤拍攝,發現飲酒者在剛剛開始端杯時,環繞在手指尖的輝光清晰、明亮。當人喝醉酒之后,指尖光暈會變成蒼白色,同時他們還發現光圈無力并且向內閃爍著收縮,變得暗淡異常。他們對吸煙者也做了類似的實驗:一天只吸幾支煙的人,其輝光基本上保持正常狀態;而當吸煙量逐步增大時,“人體輝光”便會呈現出跳動和不諧調的光圈;如果是位吸煙上癮的人,輝光就會脫離與指尖的接觸而且偏離中心。
目前,對“人體輝光”的研究正在深入的進行過程中。各國專家試圖將其應用到醫學上,甚至還有人設想把它應用到保健上,如在家庭中設立“輝光檔案”,通過電腦監測裝置進行遙控保健咨詢。另外,“人體輝光”會隨著大腦活動的變化而發出程度不同的光輝,因此有人想把它應用到犯罪學上,譬如在對嫌疑人進行審問時可以發現其是否企圖說謊等。
但是,迄今為止,“人體輝光”的成因還是個謎。有人認為,這是人體的密碼文字;有些科學家則認為,“人體輝光”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殊現象,是好像空氣一樣的復合物;還有人說這是一種由水氣和人體鹽分跟高電場相互反應的結果。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人體輝光”確實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科學家為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