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酷愛讀書,一生讀了很多的書。因為從事圖書服務管理工作,我得以看到毛澤東生前讀過的存放在中南海故居里的全部圖書。據不完全統計,這些書共有近10萬冊,有的是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年代閱讀過保存下來的,大部分則是進城之后他根據讀書需要,用自己的稿費或工資購買添置的。
有些書,走到哪里帶到哪里
1938年8月,一部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復社出版的精裝20卷本《魯迅全集》,經過艱難輾轉,送到了在延安的毛澤東手中。這次出版的《魯迅全集》,特別印了200套編號發行的紀念本,毛澤東得到的是第58號。這套紀念本印裝別致,做工精細。書面是紫色的漆布硬皮,書背是黑色的漆布,封底、封面的兩角都用與書背同樣色調的布料包角。書背“魯迅全集”四個字是宋體金色字,每卷內各集標題用仿宋金字。書頂涂金粉,版權頁上印有“(非賣品)”和篆體“魯迅”印章,正文用的是80克道林紙。
毛澤東收到這部《魯迅全集》以后,十分珍惜,愛不釋手,行軍打仗都一直帶在身邊。連同其他幾本馬恩列斯的著作和一些哲學、歷史、文學、自然科學等著作共1200多冊,一直帶進了中南海豐澤園。
還有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木刻大字線裝本《二十四史》,也是毛澤東十分喜愛的書。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歷史典籍、名人傳記、中國古典文學、外國文學、名家名著、政治學、經濟學以及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著作,毛澤東都十分喜愛。每次去外地視察工作、參加會議或調查研究,他都囑咐工作人員帶上他愛讀的數十種圖書,走到哪里,讀到哪里。
在病魔纏身的歲月里堅持讀書
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發生后,毛澤東的身體愈來愈差。在病魔纏身的最后幾年,他一直喜愛的散步、游泳等運動幾乎全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唯一能堅持的只有讀書。他兩腿腫得不能站立,兩腳腫得不能走路,眼睛患老年性白內障看不清東西,聽力下降,說話也越來越讓人難以聽清了。可他還夜以繼日地一冊一冊地看書,一頁一頁地讀,一筆一筆地圈畫,一字一字地寫批注。眼睛看不見了,就讓身邊的工作人員讀;手拿不動了,就讓身邊工作人員舉著看;白天讀,夜里讀,通宵達旦地讀。
毛澤東看書沒有固定的時間,有空就看,想看就看,看書也沒有固定的地方,會議室里、辦公桌旁、沙發和臥室床上、游泳池旁、吃飯桌旁、衛生間里,到處都放著各種書籍,隨手翻開就看。理發時他要看書,愛說“你辦你的公,我看我的書”。吃飯時也常常要看書,愛說“吃飯用嘴巴,看書用眼睛”。吃飯的時候,常常吃得很快,吃完就把碗筷往旁邊一推,又全神貫注地看起書來。他常說:“飯可以少吃,覺可以少睡,書可不能少讀啊!”
讀書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毛澤東生命的最后幾年,他好像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所以,他每天手不釋卷,不分晝夜、無休無止地讀書。
有一次,他病情加重,發燒到攝氏39度。醫生建議他少讀書或不讀書,可他還是天天帶病堅持讀書。直到心臟停止跳動的前幾個小時,他已經無力說話了,卻還示意工作人員給他讀書。
正如他46歲時在延安說過的那樣:“年老的也要學習,我如果再過 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學9年零359天(是按陰歷一年為360天計算的)。”
毛澤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魯迅全集》與毛澤東朝夕相伴近40年,《二十四史》與毛澤東朝夕相伴24年,還有《資治通鑒》、歷朝歷史演義、古典小說、名人傳記、詩詞曲賦、叢書、類書、工具書等,都是他身邊的常備之書。毛澤東閱讀之刻苦,批注文字之多,思考之深,理解之透,為古今中外所罕見,他確實是讀書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作者為毛澤東晚年圖書管理員,中共中央辦公廳老干部局原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