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詩畫同源”的思想我們不僅可以看出美術編輯出版的文化底蘊,同時還可以利用“詩畫同源”思想提高新聞出版的精神內涵,全面提高編輯出版的質量。
北宋時期蘇軾明確提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概念,中國的美學從古至今都側重詩畫之間的同源關系、同一關系。事實上,中國詩畫不僅擁有共同的起源,二者共同經歷的文化哲學背景,還擁有共同的創作原則。詩畫同源作為我國文化藝術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命題之一,自北宋便得到發展,詩畫同源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特別是出版行業。透過“詩畫同源”的思想我們不僅可以看出美術編輯出版的文化底蘊,同時還可以利用“詩畫同源”思想提高新聞出版的精神內涵,全面提高編輯出版的質量。
傳統時期“詩畫同源”的內涵
“詩畫同源”發展的初期主要表現在山水詩和山水畫上。當詩和畫之間的內在精神產生聯系,二者意境交融、相互滲透時,便從毫不相關轉變成密不可分,當然這一過程離不開人類的自覺和發現。傳統繪畫一直都倡導“詩畫同源”的思想,宋徽宗在書畫藝術方面的造詣很高,他還曾專門創設過一個畫院,廣招各地畫家進入畫院,但在畫家進入畫院之前,還需要經過宋徽宗作為主考評畫的考試。其中較為典型的一次考試就是,宋徽宗出了一道“踏花歸來馬蹄香”的題目,參與考試的畫家們大都是通過馬蹄上殘留的花瓣來體現題目中心,而一位畫家卻別出心裁,通過蝴蝶來體現題目,取得了第一名。
另外,向蘇軾、祝枝山、鄭板橋等都是在詩畫方面造詣很高的文化藝術家。蘇軾曾對王維的畫作《藍田煙雨圖》評價說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見傳統時期“詩畫同源”的內涵主要圍繞詩畫的意境方面展開。
但是,“詩中有畫”中的詩往往是具象的,“畫中有詩”中的詩是模糊的。不過二者有著共同的基本創作原則,即詩和畫在創作過程中都要經過“興”的思維方式以及疊合并至的建構方式,同時也有著共同的創作根源——詩畫的創作過程都十分側重意境的創造。詩和畫是兩種性質的藝術創作,各有特點,正因二者的差異性,才得到了共同的發展。
“詩畫同源”的內涵以及價值
如今的美術編輯并不具備詩歌的創作能力,但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特別是期刊的美術編輯,文化修養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期刊的版面編排、四封設計。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突飛猛進,我國的印刷設計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各類書刊的包裝日益完善,版面更加精致,出版企業的印刷能力也上了一個新臺階。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在獲得技術以及設備支持后,僅將裝幀工作視為一項簡單的重復技術工作。事實上,當技術能力水平以及設備水平越高時,對于“人本化”的要求也就更高。每一位美術編輯都應認識到裝幀工作是借助文化底蘊的藝術工作。
齊白石曾經作過一幅名為“蛙聲十里出山泉”的畫作,大部分畫家通常會圍繞這一題目畫出一幅蛙鳴泉畔的畫作,而齊白石卻畫了成群的蝌蚪順著泉水漂流的景象,讓人們通過想象聽到遠方山泉邊成群的蛙鳴,這幅畫作直接體現出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閱覽各類報刊能夠讓閱讀者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豐富多彩的生活。而由于設備、技術能力水平以及文化底蘊的差異,書刊的出版質量也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視覺噪音”已經成為影響出版質量的直接因素。如果更多的美術編輯可以對“詩畫同源”這一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應用,便能直接提高版面的藝術層次,進而直接提高刊物的檔次和質量。
從“詩畫同源”看美術編輯的文化底蘊
值得指出的是,美術編輯通過利用文字、圖片等元素對版面進行編排后將其展現給讀者的這一過程,和廣告創新的意義實質上是相同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視美術編輯為一個廣告人。如此,僅僅就現有素材進行枯燥、單調、乏味的編排所得到的版面設計,只會給讀者帶來品位低下、意境平庸的評價和感受。這種結果的出現同美術編輯的技術能力、美術水平等不無關系,是由美術編輯文化底蘊淺薄造成的。由于美術編輯對于文字的解讀能力、信息的準確領受能力不足,會直接使得書刊的版面編排缺乏足夠的想象力、創新力,進而使得出版質量大打折扣。
無論是從刊物的辦刊宗旨、對市場和讀者的定位,還是從欄目的特點、文章的風格等方面出發,都需要美術編輯具備良好的綜合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能夠積極挖掘自身的信息領受能力,然后恰當地對信息素材進行詮釋和表達。而借助“詩畫同源”這一思想我們可以培養美術編輯打破畫面本身的直觀性、具象性以及文字自身的準確性、固定性,看到更多的信息和景象,全面挖掘美術編輯的發散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然后將所看所想通過圖文表現出來,使書刊的版面編排設計更具藝術感染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同計算機相關的3DMax、Flash、Photoshop等相關的圖形、動畫的處理創作軟件日益豐富,這些技術大大豐富了視覺表現的途徑和形式。只要美術編輯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想象力,便可以擁有足夠的表現空間。如今,不同出版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成創意能力、藝術表現能力的競爭,美術編輯文化底蘊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美術編輯不僅能夠通過各種圖片處理軟件來獲得一張精美細致的圖片,最重要的是能夠憑借想象創新來獲得更加富有意境和內涵的版面設計,進而提升書刊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