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著作權糾紛中,人們往往將重點集中于網絡著作權糾紛。純網絡期刊版權保護所涉及的范圍較傳統期刊復雜,它不僅涉及出版作者,還涉及網絡中存在的提供商和用戶,無形中使得版權糾紛更加復雜。如何處理好純網絡期刊中的版權問題是我國版權保護中的一個難題。為了使純網絡期刊的版權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應加快建立合法使用網絡期刊的保障體系,使網絡期刊處于一個健康的環境中。
[關鍵詞]純網絡期刊;版權;法律保護;措施
[作者簡介]景凌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期刊等文化產品也開始在網絡上占有一席之地。純網絡期刊是一套完全借助計算機來生產的刊物,其中包括期刊的組稿,對刊物進行審稿,制作成型,最后成版及發布,這些都靠電子化來完成。與此同時,期刊在讀者中傳閱的方式也依靠網絡。這類純網絡期刊完全不需要借助紙質出版物,不管期刊是否定期出版,它都是具有一定編號的電子產物。與傳統期刊相比,純網絡期刊在版權問題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們必須注重對純網絡期刊的版權保護。
一、我國對期刊版權的保護現狀
1. 傳統期刊的保護方式
與其他普通商品相比,使用版權進行交易有很大不同。如果一位作者發表一篇文章,那么他就可以使用這部作品的著作權,當然,作者也可以將作品的著作權遵照一定合約進行轉讓,轉讓之后的作品在使用時具有一定限制。從1996年開始,我國很大一部分期刊社就作品的相關權利進行了約定,約定該作品在自家刊發已經得到授權,但是這并不是說明此作品可以不經作者應允而進行傳播。
期刊出版單位并不是一位作者的作品,或者是幾位作者的作品進行簡單組合,它是由相關工作人員經過科學的排版后將各個不同作者的作品進行有效整合,因此,每一家期刊出版單位都具有旗下作者的著作權。在對期刊產品進行經營的過程中,所有的出版單位都會通過一定的法律方式保護期刊版權。為了能夠更好地避免不經允許私自印刷期刊的行為,我國加強了對出版印刷市場的管理,使其處在一個比較健康、安全的印刷環境中。
2. 與期刊版權相關的保護法律
版權也就是一部作品的著作權,由其對應的英文詞語Copyright可以看出,版權具有拷貝的權利。在我國的期刊管理中,版權與著作權其實是一個意思,它是所有期刊都具備的一項專有權利。此項權利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具有一定法律效應,并且能夠對權利人所具備的所有合法權益進行保障,相關期刊權利人可通過法律規定對自身的權利進行維護。
我國許多法律法規中都有與期刊版權相關的規定。比如《著作權法》中就對作者的版權問題有一個明確的歸屬,其中期刊作者具備出租權、發表權、表演權、修改權、改編權、展覽權等。《著作權法》對作品的轉讓權也有一系列規定,如果想要使用作者的產品就必須與其簽訂一定的轉讓合約,在合約中對作品的名字、轉讓范圍、轉讓價額、租讓日期以及違約所需負的責任等要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有一部分期刊作者并沒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對自己的作品維護不到位,而且在作品傳輸過程中沒有對責任人進行明確規定,最終導致作品遭到侵權,而作者在維護其權利的時候會發現它已經成了一筆很大的糊涂賬。
3. 純網絡期刊的發展
我國網絡期刊始于1995年。1995年1月,《神州學人》這家讀者群集中在海外學子中的雜志每周開始在網絡上發布相關刊物信息,這是我國第一本網絡期刊。我國的純網絡期刊則由激光雜志社開始運行,我國第一本完全由網絡完成的刊物,并將其進行數字化的刊物是《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隨著網絡的發展,讀者獲取信息越來越依賴數字網絡出版(如表1所示)。然而網絡期刊的增多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方便,網絡媒體的出現使我們在管理純網絡期刊時增添了許多困難。
表1 期刊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1年的平均引文率
年份期刊平均引文率
1995年43.1%
2000年62.7%
2005年84.9%
2011年91.5%
二、純網絡期刊版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難點
1. 純網絡期刊版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純網絡期刊的存在形式與紙質期刊大不相同,我們對它的邊界并沒有一個很好的定位。目前,網絡上的期刊侵權形式有以下幾種:(1)利用非法手段從網絡上下載相關期刊,同時將下載期刊復制后刻成光盤進行販賣,從中賺取利益;(2)沒有經過期刊作者的允許就在網上傳播、復制未經過授權的作品;(3)對作者的人身權利進行侵害,比如侵害作者的署名權以及發表權,阻礙作者保護自身權利。
2. 純網絡期刊版權保護中存在的難點
信息化時代最偉大的一種技術就是信息數字化技術。所謂信息數字化技術,就是將網絡中存在的一切形式,如圖片、文字、數值、聲音、活動或靜止的圖像等信息利用計算機進行轉換,使其最終形成編碼,然后對其進行加工之后再運輸。如果運輸過程中需要非編碼形式,我們需要將其轉化成所需的形式。純網絡期刊的出現使人們獲取信息有了更大的便利,但其中存在的難題也不少。
不論是傳統期刊還是純網絡期刊,我們都是就版權的使用以及轉讓問題進行保護。不同的是,對于純網絡期刊來說,對版權的使用以及轉讓所獲取的報酬都是通過計算機進行。網絡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法律在網絡中存在的力度非常薄弱,這無形中妨礙我們對純網絡期刊版權的保護。
三、保護純網絡期刊版權的有效措施
1. 制定與純網絡期刊版權相關的法律
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對網絡期刊進行侵權,我國開始著手一些與純網絡期刊版權相關的法規制定,其中最有力的舉措就是重新修改并頒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部法規規定,受法律保護的版權包括純網絡期刊的版權,確保作者的權利,保護所有純網絡期刊作品免受侵權的迫害。
2. 完善我國對純網絡期刊的保障體系
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期刊作品的侵權方式也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保護期刊版權,法律界要加強法規建設,及時制定相關政策。為了使網絡侵權保護更加標準,我們可以成立侵權認定小組,小組成員可由行業代表、政府的主管部門以及法律界的相關人士組成。相關的立法機構可以到基層去了解問題,由基層出版者提出建議,并與國際上網絡期刊版權保護體系有效地結合,制定出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法規,保障期刊作者的權益。
在著作權糾紛中,人們往往將重點集中于網絡著作權糾紛。純網絡期刊版權保護所涉及的范圍較傳統期刊復雜,它不僅涉及出版作者,還涉及網絡中存在的提供商和用戶,這無形中使得版權糾紛更加復雜。如何處理好純網絡期刊中的版權問題是我國版權保護中的一個難題。為了使純網絡期刊的版權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應加快建立合法使用網絡期刊的保障體系,使網絡期刊處于一個健康的環境中。
[1]張旻浩,吳永慶,周軍等. 試論我國純網絡期刊版權的法律保護[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 (1).
[2]丁玉薇,錢俊龍. 純網絡科技期刊構建中多種模式的探索[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5).
[3]劉瑾,王利鵬,任延剛等. 從期刊網絡出版數據統計分析報告談現代辦刊[J]. 中國科技信息,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