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出版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我國已跨入世界出版大國這一行列。但與此同時,出版產業自身的發展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加強出版專業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迫在眉睫,亟須就出版產學研教學的培育平臺與機制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出版;產學研;培育;機制;對策
[作者簡介]田旭,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編輯部。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出版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我國已跨入世界出版大國這一行列。但與此同時,出版產業自身的發展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加強出版專業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迫在眉睫,亟須就出版產學研教學的培育平臺與機制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出版產學研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1. 出版產學研成果轉化率低
未來發展要求、目前發展現狀以及國際發展經驗都表明,要提升我國企業在國內和國外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加快建設產學研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以及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但是,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產學研合作的同時,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這一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相關調查顯示,我國高校每一年所生產的大量科技成果真正能夠實現產業化以及轉化的未達到十分之一。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級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來促進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但是成果轉化率仍然沒有得到提升。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對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這一模式進行研究,明確其所處的地位以及所具有的作用。對產學研技術創新模式以及合作模式進行研究,已經成為提升我國產學研合作質量和水平的一個重要問題。
2. 出版產學研教學發展緩慢
我國的出版活動一直都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出版作為一門專業學科,改革開放以后才進入高等教育,教學發展緩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于1984年先后建立編輯學專業,然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建立科技編輯專業。我國高校建立編輯出版專業這一舉措,在我國教育史和出版史上具有重大意義。而后,很多高校陸續建立編輯出版專業,有些學校還為編輯出版專業開設第二學士學位教育。近年來,我國已經有三十余所高校建立編輯出版專業,有些院校甚至將出版科學作為一個院系。
3. 出版產學研教學落后于出版產業發展需求
雖然我國出版專業經過近二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是出版業仍然處在發育階段,產學研教學仍落后于出版產業發展的需求,并不能夠對我國出版產業發展進行適應,也不能滿足我國出版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需求。出版產學研教學沒有確定一個具有獨立性的專業教育教學體系,出版專業人才的數量及層次都不能對當前出版產業發展實際需求進行滿足。目前我國出版類的專業教育畢業生大多是第二學位獲得者或者編輯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出版產業發展不僅對出版學各個專業提出嚴格要求,對具有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高層次出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二、完善出版產學研教學培育平臺與機制
1. 完善出版產學研教學的培育體系
近年來,我國已經有1041所普通高等學校,在這1041所學校中,已經開設編輯出版本科專業的學校為30余所,有些學校還建立出版科學系,這些高校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出版專業教育最為基礎的力量。但是,不管是從結構上、數量上、課程設置上,還是教育資源配置上,這些高校都不能夠適應和滿足出版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要對其進行完善,優化出版產學研的培育結構,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企業資源,將出版專業的碩士、博士培養教育計劃很好地納入我國高等教育以及企業發展計劃之中,建立起獨樹一幟的產學研教學體系。
出版學一直都是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其技術和理論都直接服務于我國的出版產業,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我國出版業自身所具有的產業地位已經基本得到確立。再加上當前的出版理論體系越來越完善,建立產學研教學的專業體系時機已經十分成熟,企業和高校之間要及時溝通和交流,出版界的內部要提出符合客觀實際、合理的出版產學研培育體系的建設方案。如將出版學和傳播學、新聞學結合作為一級學科,將出版物復制技術、編輯學和出版管理學、出版經濟學、出版史、出版物商貿等結合作為二級學科,這樣才能夠充分將產業放在基礎位置,建立起專業的出版教育教學體系。這樣不僅符合我國出版產業的社會化分工,更加符合當前整個世界出版業客觀的實際需要,有利于促進我國的出版業健康發展。
2. 加強出版產學研培育基地的建設
加強出版產學研培訓基地的建設,發揮其所具有的核心作用,這已成為培養高層次出版專業人才的關鍵措施。雖然我國已有30余所學校設立了出版專業,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出版產學研教育基地。
3. 注重提升出版產學研教學的成果轉化率
期刊社、出版社是我國出版專業教育教學實踐最為重要的場所,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期刊社和出版社是電子出版物、圖書、期刊經營和生產的單位,也是出版專業人才的主要需求單位,是出版專業學生開展自身實踐最好的場所。與此同時,在出版社、期刊社和報社之中,既有較高出版理論水平,又有豐富出版實踐經驗的人才,這些人才可以成為本科生的實習輔導教師,為我國培養出高層次的出版專業人才。
4. 結合現代出版業需求改革產學研教學內容
我國的出版業具有上千年歷史,但是,出版業的產學研教學還沒有完全確定其獨立地位,原因就在于沒有樹立出版大生產觀念、現代出版觀念以及產業觀。當今世界中,任何產業都和其應用學科的專業教育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產業發展會促進相關專業教育的發展,專業教育發展也會促進產業不斷進步。當前形勢下,出版業在數字化技術、計算機科學以及信息科學的不斷帶動之下向著現代文化產業不斷邁進,出版業自身的發展不僅對出版專業教育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也為我國出版專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機遇。實施出版產學研教學培育,必須要抓住機遇,對出版專業教育的內容實施創新和改革。
出版專業教育是我國培養高素質出版人才的基礎,加強出版專業教育已經是現代出版產業發展的需求。我們要通過完善的出版產學研教育教學體系,培養出具有較強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出版人才,為我國出版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1] 李明惠.行業高職院校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以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8).
[2] 閆利文.堅持產學研相結合 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水平[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
[3] 吳蔭芳.開拓技術市場 促進科技轉化 推動高校為國家經濟發展多作貢獻[A].中國技術市場二十年輝煌歷程與可持續發展論文集[C].2004.
[4] 劉志擴.技術創新與產學研結合的關系探討[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