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編輯,如果想在科譜圖書上有所作為,可以找準一個點切入,盡量在滿足讀者需要上延伸選題,并與時俱進,創新科普選題的內容和形式,采取延伸和翻新的方式,開發出受讀者歡迎的科普選題。
中國科協發布的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僅為3.27%,這表明我們的科學普及工作任重道遠。雖然近年科普圖書市場讓我們可喜地看到科普原創隊伍中涌現出“科學松鼠會”這樣的新銳作者群,原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2011年“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選出結果中“生活與科普類”圖書占據重要比重,但科普出版總體不容樂觀,科普出版在我國圖書出版中所占的比例每年僅約0.4%,而它的社會分量應該不是這個比例所能承載的。面對當今科普圖書“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現狀,緣何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能憑借科普出版的傳統強項、生活類圖書急速增長而穩居科技類圖書領域社會影響力第一、經濟效益第三位的地位?這是我們在科普圖書選題開發方式上不斷探索和嘗試的結果。至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在高端學術型科普出版領域已形成品牌優勢,在知識型科普和生活型科普出版領域增長迅速,并贏得雙效。
延伸:讓我們腳下的路越走越寬
在我國,科普圖書從最早的譯本《談天》《天演論》等早期科普圖書開始,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曾有過兩次輝煌,通俗的科學讀物、科普叢書大量出現,不論在圖書本身的內容、質量方面,還是在數量和影響廣度方面,都大大超過以往。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在這兩個高峰時期,科普圖書種類豐富,數量大量上升,選題不斷細化;引進版科普圖書得到大力挖掘,一大批暢銷科普圖書品種引領國內科普圖書出版潮流,至2000年,共出版科普圖書品種100余種,引進版《第一推動叢書》共出版15種,累計發行400多萬冊。進入21世紀,我國科普圖書出版雖出現下滑趨勢,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堅持“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引進國外先進科技”的中西合璧出版路線,在科普選題開發方式上堅持不斷延伸,逐步形成了“奉獻一流文化精品”的風格,推出了一大批高品位、高格調、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世界一流科學家的科普作品,引進版科普圖書不斷創造科普暢銷佳績。《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經典科普依然深受讀者好評,《最科學系列》正嶄露新書的魅力。好選題,才有好科普圖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堅持在科普圖書選題開發上的延伸,使我們的路越走越寬。
1. 選題的橫向延伸
選題的橫向延伸也可以理解為在讀者面上的延伸。科普市場讀者細分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讀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科普圖書的領域十分寬泛,市場需要不同層次的科普圖書。根據市場細分的原則,科普圖書讀者的需求類型大體可分為學習型、研究型和實用型需求三類。在不同需要類型上,讀者又可以根據其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學科背景等因素加以細分。
學習型需求的讀者是以獲取知識為特征,這類選題包含各類知識性科普讀物,一般為普通讀者居多;研究型需求讀者以滿足教學、科研、生產、深造等需要為目的,這類選題一般以內容“新、專、深”的高端學術型科普著作為主,讀者多為高校教師和研究人士;實用型需求的讀者閱讀是為了學習某種生活技能,這類選題以菜譜、編織、花卉、養生等生活科普為主,讀者多為女性。不同的內容適合不同的讀者,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讀者的需求開發不同的科普圖書選題。誠然,在讀者面上如何延伸對我們開發選題至關重要。如果出版社在總體出書思路上混亂,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上缺乏深謀遠慮,沒有形成連續性、計劃性,出版社就難以在品種和品牌上形成特色,更難抓住科普讀者特定人群的真正需求。
舉例來說,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在《第一推動叢書》選題開發上,為了滿足讀者對高端學術型科普的需要,此叢書已開發出宇宙系列、物理系列、生命系列、綜合系列、插圖本系列、霍金系列、科學家傳記系列等7個系列近60個品種。繼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不斷往知識型、生活型科普圖書讀者面上延伸。在知識型科普圖書里已成規模開發出《學科史話叢書》《數學圈叢書》《科學案例分析叢書》《BOX系列叢書》《科學之美系列》《科學密匙系列》等,并已逐漸形成市場影響;在生活型科普圖書中已開發《粵吃越有味》《經典湘菜》《愛生活愛健康圖解系列》《手工坊時尚絲網花教程》《手工坊情趣織物紡織系列》《愛上瑜伽》等近500個品種。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的“大科普”出版架構,就是選題橫向延伸的開發方式,該集團雖沒有獨立的科普出版社,但現有的教育、少兒、社科、文學、科學生活、文化藝術六大板塊事實上都有科普選題,覆蓋了從低幼、少兒到成人等各個年齡層次的讀者群,強化“大科普”的出版理念,科普圖書整體重印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2. 選題的縱向延伸
選題的縱向延伸是指圍繞一個主題成套或成系列開發圖書選題。筆者相信喜愛科普的讀者對《時間簡史》《可怕的對稱》《黑洞》《上帝與新物理學》《原子中的幽靈》等如數家珍,對霍金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也絕不陌生。《第一推動叢書》正是因為霍金的《時間簡史》深受讀者喜愛而開發出來的高端學術型科普叢書,目前幾乎涵蓋現代科學的各個層面,在讀者心中已經成為引進版高端科普品牌的代名詞。多年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為滿足讀者對“霍金”的狂熱,先后延伸出霍金的作品《時間簡史(普及版)》《霍金傳》《時間簡史(10年增訂版)》《時間簡史續編》《時間簡史(插圖本)》《霍金演講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果殼里的60年》《時空的未來》《果殼中的宇宙》《喬治的宇宙秘密鑰匙》《喬治的宇宙尋寶記》10個品種。2011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的霍金新作《大設計》依然體現權威和經典的強大市場號召力,備受讀者青睞,作品甫一上市便登上科普暢銷榜單。除“霍金”以及宇宙類科普圖書之外,我們運用選題縱向延伸的思路,在經濟科普里先后開發出《世界是平的》《世界又平又熱又擠》《不可思議的年代》等暢銷品種。
縱向延伸可以使編輯的選題開發向縱深發展,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成系列或成套推出圖書,依靠新書舊書相互拉動,又可以使圖書的面市具備“集團軍”效應,造成較強的聲勢,吸引讀者眼球。
翻新:舊瓶裝新酒也能醇香
求新、求奇是讀者需要的一種流行消費心態,有新意、有特點的出版物往往對讀者都具有吸引力。有時,開發選題在內容與形式上翻新,同樣能起到舊瓶裝新酒也能醇香的效果。
1. 內容的翻新
一本好書,如果在讀者心中形成影響,在內容上翻新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題開發手段。《中國航空史》曾于1998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設80周年之際,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對該書內容進行翻新,并增加1998年至2006年的史料,首印3000冊(定價298元)當年銷售一空,2008年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原創“三個一百”列選書目,創造了良好的雙效。
《潛科學叢書》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原創科普圖書,包括《科學發現集》《科學問題集》《科學蒙難集》《科學爭論集》《科學悖論集》《科學前沿集》《技術發明集》《數學猜想集》,當時對科普出版影響較大。2006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重新組織作者,結合近年來科學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對該叢書進行內容上的翻新,推出新版《潛科學叢書》,同樣收到較好的效果。《寂靜的春天》《時間簡史》《數字化生存》等科普圖書在國內讀者中已有一定的影響,考慮到讀者快餐式閱讀方式的需要,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于2007年以舊曲翻新的選題開發方式,以導讀的寫法重新推出了《科普經典導讀叢書》,包括《時間簡史導讀》《果殼中的宇宙導讀》《數字化生存導讀》《寂靜的春天導讀》《我,機器人導讀》《魔鬼出沒的世界導讀》《萬物簡史導讀》《我們被偷走的未來導讀》《所羅門王的指環導讀》,同樣受到讀者的歡迎。
生活類科普圖書也常用內容翻新的選題開發手段。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曾出版“湘菜”系列圖書,影響了湖南許多家庭的桌上菜譜。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健康飲食要求越來越高,對菜譜也要翻新。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聯合湖南湘菜大師們推出《時尚湘菜》《韶山毛家菜》《湘菜精品》《湘菜集錦》《星級湘菜》等家常湘菜品種。
也許很多人對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年那場經典對決記憶猶新,一套打著“很可怕”“很好玩”旗號的《可怕的科學》,打破了傳統少兒科普“百科全書”一統天下的局面,在一年內暢銷300萬冊。2010年,該社對《可怕的科學》進行內容翻新,推出的“3K”新版本同樣得到了從小學低年級到初中高年級很多小讀者的追捧,甚至很多大學生和白領都將《可怕的科學》視為必讀書目之一。
2. 表現形式的翻新
圖書市場上歷來不缺科普圖書,但缺乏受讀者歡迎形式的科普圖書。要做到科普圖書科學性和通俗性的水乳交融,不僅要在內容表現方式上翻新,在版式設計、封面工藝、圖片風格等外在表現形式上也要不斷翻新。
霍金說,他寫《時間簡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用一種簡單的方式而不用方程式來解釋什么是宇宙論以及宇宙論最新的發展狀況,因此,作者以最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理解制約宇宙的定律,這比通篇夾雜著公式的科普著作要令讀者感到興奮和贊嘆得多。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新概念數學系列》中的《微積分之屠龍寶刀》《微積分之倚天寶劍》也是如此,一看書名就知道該書一定是將深奧難懂的數學寫得生動活潑,有這樣的“數學”,誰還會討厭?
曾幾何時,《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等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科普圖書良伴。但時至今日,這種帶工具書性質的科普,雖然內容在不斷補充,但給讀者灌輸知識的時代已經過去,少兒科普讀物也需要用創新的手法去喚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可怕的科學》《世界上最臟最臟的科學書》《我的第一本歷史探險漫畫書》……光聽名字,就與百科全書完全不同。《可怕的科學》就是以幽默、輕松的方式詮釋科學知識,無處不在地搞笑引領另類科普圖書新風尚的成功案例,已經樹起一個科普圖書的品牌。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通過內容翻新的手法,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推出《中國散打訓練叢書》,就是將曾出版過的該叢書從內容和形式上的翻新;在推出一系列的飲食、菜譜等生活類科普圖書之后,為兼顧讀者文化程度高低、閱讀時間有限、閱讀使用的方便等條件,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與北京食物營養研究組聯合推出《飲食宜忌圖解系列》,定價5元,目前已出版50多個品種。這種通過翻新原有飲食科普圖書內容以言簡意賅、一目了然的掛圖形式出版,銷售形勢相當喜人。內容和形式雷同會導致出版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選題開發在內容和形式上翻新的手段,是科普圖書市場擁有長久生命力的保障。
讀者對科普圖書的選擇已經歷過“科普熱”時代,選題一般的科普圖書很難進入讀者眼簾。如何能開發出優秀的科普圖書選題,提高公民科學素養,這是編輯的任務和使命。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通過選題的延伸與翻新方式,在科普圖書選題開發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出版了一些暢銷科普圖書。作為編輯,如果想在科譜圖書上有所作為,可以找準一個點切入,盡量在滿足讀者需要上延伸選題,并與時俱進,創新科普選題的內容和形式,采取延伸和翻新的方式,開發出受讀者歡迎的科普選題。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文系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湖南傳統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突破”,項目編號:12YBB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