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繪本的出現與興起,一方面同時代的發展、人們希望獲取多元的娛樂方式有關,另一方面繪本自身美好的繪畫與充滿人生哲理的文字,不僅帶給疲乏的人們以精神上的放松與娛樂,更給人們以生命與靈魂的啟迪。
進入21世紀之后,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科技進步已經使人們對于精神生活有了更加多元的需求,繪本風靡世界,就是在這樣一種急速的生活節奏下產生的。繪本有著獨具的藝術魅力,雋永的圖畫訴說著人生的意義,而文字則充當旁白一樣的角色。精彩的繪本是慰藉的,它不僅溫暖人心,還將很多無法言說的情緒融入天馬行空的構圖當中。繪本的藝術設計在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沒有良好藝術設計的繪本會淪為一個華麗的垃圾。只有在繪本的藝術設計上下功夫,才能吸引讀者的青睞。對繪本的歷史探源與對當下繪本的研究總結,正可以說明繪本藝術設計的重要性。
繪本的起源與在我國的發展
繪本一詞來源于日本,譯自英語的PictureBook(圖畫書)。陰差陽錯,國人將其翻譯為“繪本”,其實這一翻譯更為貼切。因為繪本不是簡單的圖畫書,繪本中的圖畫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是書籍的主角和靈魂,簡單的文字表述與精致的繪畫相輔相成,成為一種表述感情與故事的上佳藝術作品。
繪本最早起源于公元前的埃及,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繪本誕生于19世紀后期的歐美,繪本的歷史迄今200余年不足。不過插畫的歷史可謂久遠。分門別類,木刻版畫,石刻,漫畫等等,繪本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結晶,達到了圖文并茂的效果。后來在英國出版了彼特里克斯·波特的《小免彼得的故事》,這套書籍被公認為現代意義上繪本誕生的標志,此后,繪本的發展日漸精彩紛呈。
中國當代繪本的起步與發展來源于臺灣,而臺灣的繪本創作大部分要深受日本繪本創作的影響。畢業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幾米是臺灣繪本的代表人物,他所創作的成人繪本,已經使繪本脫離兒童文化的范疇。幾米的個性非常內斂,這使得他有著超乎敏銳的情感去感受人與物,他將人類的美好情感通過繪本,通過連續的圖畫表現與簡單的人物對白,來映照生活,映射出人們內心,帶給都市匆忙的人們一種心靈的慰藉。幾米的著名作品《地下鐵》,講述的是一個失明女孩的故事,她每天小心翼翼地搭上地下鐵,從一個陌生的站點抵達另一個陌生的站點,她在這種莫名的旅途之中,來感受時光,來破解四周黑暗的世界,來感受生命的情感與溫暖,尋找著希望與方向,甚至是愛情。這種對于人生孤獨的一種暗示,無異于一個成年人的童話,給了人們在友誼干涸年代一種久違的精神瓊漿,這就是幾米作品之所以在世界各地風靡的精神內因。
國內較為著名的繪本作家則有張小盒、寂地、錢海燕等人。張小盒被CCTV等媒體譽為“最著名的中國上班族動漫形象代言人”,在張小盒及其同事的故事里,集中體現了中國上班族的壓力與困擾、天真與樂觀、夢想與追求。錢海燕的作品則來自對生活的提煉,體現出一種獨到的智慧與才情,給人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之后,能夠有所啟迪。
當代中國繪本的藝術表現
繪本是以圖片作為故事情節的主要表達工具,文字作為輔助的一種圖書形式。文字雖然是輔助作用,但很多時候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文與圖的兩者關系,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在他的著作《我的繪本論》有一個形象的表述:“文×圖”。這個乘號非常精彩的表述出兩者關系,那就是簡煉的文字與精彩的圖畫,兩者相得益彰,是互相提升的關系,二者缺一不可。另外,圖與文字的關系是互相映照,增加情節,點醒主旨,表達出作者想要的主題。文字與圖畫都擔負著講述的作用,所以,圖與文要在繪本中有著高度的融合,化為一個整體。例如,圖文具有相互補充、映照、甚至反襯的關系;同時也是對它們外在呈現形式的要求,關注細節,并且要有助于表達的主題和內容。文字與圖畫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繪本中插畫作為書的內容在每一頁中都出現,對故事敘述的完整性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追求圖文在更高層面上的完美結合,就要突破傳統的圖文之間的處理關系,充分利用語言藝術和圖像藝術各自的長處,使它們在同一本書中達到和諧統一。在幾米的作品《走向春天的下午》中,圖書封面的設計與封口,再到扉頁、封底,極富美感,如同童話般美好,雋永的文字,詩情畫意,給廣大受眾一種心靈上的美好洗禮。
幾米的很多作品都將圖與文做到了極致。比如他在繪本中寫道:我撐傘,并非只是為了避雨;人生就像剝洋蔥,總有一片會讓人流淚……這些文字簡約而充滿了人生哲學,不僅能讓人在忙碌之余收獲愉悅的心情,還可以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這也是繪本的創作意識的集中體現。隨著文字創作意識的提高,繪本的圖畫創作意識也給繪本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繪本中,繪畫本身要包含的內心語言要更多,要更具備象征性,要由表象的圖像形象達到有深刻內涵的代表性,要有更加廣泛的想象空間。
繪本書籍的整體設計
一本優秀的書籍需要一個整體的設計,繪本作為以圖畫為主的圖書,書籍的版式設計就往往更加重要了。繪本書籍的整體設計是繪本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環節,日本書籍設計大師杉浦康平認為一個好的書籍設計,要從封面到扉頁,從書的環口到封底構成一個精美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推進,彼此提升,逐一推進書籍的內涵、內容與情節。圖文的互相照應,空間的留白,框架的設計,圖文的位置等,無不構成書籍整體設計的重要元素。在當代中國繪本的發展中,窺一斑而知全豹,以幾米的作品為例,我們可以感受到優秀繪本是如何做到文質兼美。例如,幾米的繪本《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封面通篇的綠色,然后上面有著一朵剛萌發的嫩芽,不過是在一個穿著睡衣睡覺的人身上開著的,這種圖片搭配就很有象征意義,帶給讀者的暗示是即使在睡覺的時候,我們都要充滿想象力,這就帶給讀者一種強烈的閱讀欲望。
封面設計的四個元素是色彩、圖像、文字與材料,這四種的協調組合形成的圖像語言內容,留白與明暗對照、主從的呼應與選擇,都是非常優秀的繪本裝幀設計的處理辦法。另外,封面與封底的風格對稱、封面圖案的延伸至封底等,都增加了書籍設計的美感。
一個優秀的封面設計也十分重視圖底的相互關系,懂得充分利用空白來造成畫面的均衡感。留白的空間起到烘托主題、渲染氣氛、強調個性的作用,它在版面中形成的整體感直接影響著版面的風格,影響著讀者的視覺心理。繪本比其他書籍的版面率都低,這是因為它是以圖說話的。正是這個特點使它具有其他書籍沒有的視覺美感,使它的設計更容易制造出某種品位。
分類并非絕對,幾米大部分的作品都采用混合式的表現。此外,插畫版面的大小和形式也能產生不同的功用,例如單幅無框架的滿版插畫,能提供更豐富的視覺訊息,使讀者具有廣角的視野享受和自由的想象空間。在幾米的作品中,長篇的故事里運用了不同的版面來營造不同氣氛,同時也讓整本書隨著版面的改變而更豐富,提供給讀者視覺上更多元的享受。
現代中國繪本的出現與興起,一方面同時代的發展、人們希望獲取多元的娛樂方式有關,另一方面繪本自身美好的繪畫與充滿人生哲理的文字,不僅帶給疲乏的人們精神上的放松與娛樂,更給人們以生命與靈魂的啟迪,有著極其良好的審美情趣與正確的價值取向。優秀美好的繪本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品,更是一個充滿靈魂的生命體,讀者可以從中領受到生命的含義,智慧的啟迪,人生的感悟,美好情感的慰藉。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1]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長沙: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
[2]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昌: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7.
[3]河合華雄,松居直,柳田邦男.林真美譯.繪本之力[M].臺灣:遠流出版社,2005.
[4]舊敬平.文學作品的內在形式與外形勢[J].藝術與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