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出版與傳統出版相比,在內容上,具備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交互性強等特點;在傳播途徑上,中間環節更少,傳播與更新速度更快;在終端呈現上,形式更多樣,攜帶更方便。
近年來的移動互聯網熱潮,基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數字內容產品和服務方式日益凸顯其戰略地位。手機出版與傳統出版相比,在內容上,具備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交互性強等特點;在傳播途徑上,中間環節更少,傳播與更新速度更快;在終端呈現上,形式更多樣,攜帶更方便。在上下游關系中,手機出版為用戶和內容提供商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平臺,呈現出其開放性與自由性。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手機用戶已突破11億,龐大的用戶基數給手機出版帶來廣闊的市場。但是,手機出版并不是簡單的傳統出版的延伸,如何基于移動互聯網這一傳播渠道和移動終端開辟數字出版產品新的市場空間,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技術帶來的變革生機
出版的本質是傳播。在新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分發渠道、用戶體驗的變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內容的個性化。傳統出版多以編輯為中心,手機出版則更多地以受眾即用戶為中心。這種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模式,更強調內容的個性化。在內容的選取和分發上,對用戶數據挖掘技術要求很高。第二,分發渠道的即時性。從用戶角度,與手機出版對應的是用戶的移動閱讀需求,特別是快速閱讀需求。用戶希望在任意地點、任意時間、使用任意終端獲取需要的信息。第三,用戶體驗的多樣性。移動閱讀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例如,用戶在閱讀的同時,要求雙向多向互動、要求相互溝通等,這對產品的用戶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信息傳播方式不斷變化的今天,手機出版的版權保護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出版主體不明確;二是出版監管難度增大;三是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尚不成熟。那么,在上下游關系中,如何平衡內容提供商、服務商與用戶之間的關系,理順產業鏈條,就顯得尤為重要。2012年11月,鮮果發布了CP(Content Provider,即內容提供商)自運營平臺,把內容的運營和管理權交回內容版權方。此舉為內容提供商提供了移動互聯網入口,他們并從中受益,進而有動力為移動用戶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內容。這次鮮果主導的上下游關系整合,源于對目前產業生態鏈的深刻認識。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普遍對內容版權不夠重視,為內容版權方提供的流量和收入回報也極為有限,這也是目前傳統媒體境況不佳的原因之一。鮮果嘗試改變行業現狀的目的旨在,用戶要獲得更多優質內容,需要優質內容提供商要活得更好:或者擁有更多的PV和曝光量帶來廣告收益,或者通過付費閱讀賺錢。鮮果自運營平臺推出后,內容提供商不需要制作移動客戶端,也不需要定做WAP頁面,就可以在移動互聯網重新控制內容,甚至在自有的內容中植入廣告,或做付費閱讀嘗試。而這一切,鮮果網只做規則而不做干預——“鮮果網(鮮果聯播)是個報刊亭,我們只關心把最好的報紙和雜志擺放在最顯眼的攤位銷售,至于內容質量、廣告、售價等用戶會用拇指投票,訂閱量和閱讀量將說明一切”。鮮果網創始人梁公軍這樣認為。
個性化閱讀決定市場的未來
在“個性化怎么體現”這個問題上,閱讀產品主要分兩派:一類是以用戶行為為基礎,分析興趣圖譜并進行推薦,如Zite、指閱;另一類就是像鮮果這樣,以內容來源為基礎,讓用戶自行訂制,它的海外鼻祖是Flipboard。其中的“興趣圖譜”派,閱讀的數據量遠遠大于音樂等內容,因而以目前的技術推薦還不靠譜。這里的確有用戶需求的空間,也許會在語義分析等技術發展很久后能夠實現,現在若只進行興趣推薦,即使是少量的錯誤也會讓用戶產生不信任感,從而放棄使用產品。而“頻道訂閱”派,至少在內容源的質量、風格上能滿足用戶預期,即使未達到預期,用戶也會認為是內容提供方的問題,不會怪在產品的頭上。目前可以從這兩種方式的海外發展情況進行驗證:2011年8月,Zite以2000萬美元被CNN收購,Flipboard獨立運行至今,估值超2億美元。其他方式還包括逐漸興起的社會化閱讀。
個性化閱讀產品最后要靠后端解決問題,比如,云端存儲提高加載速度、積累7年的合作內容提供方和用戶行為數據等。面對著這些問題,鮮果一直在著力為用戶提供一個綜合的閱讀解決方案:個性化,我要的才給我,不相干的別煩我;社會化,互通有無,共同探討,溝通無極限;移動化,隨時隨地讀。我的數據放云端,各種設備放腰間,數據在各設備間是一致的。在這個解決方案里,閱讀是分為三個層面的:一類是快閱讀,類似新浪微博,最近接連融資成功的Circa閱讀器便是這類,這一塊由于已經有很好的播放媒體,鮮果暫時不涉足;另一類是深度閱讀長文章的需求,鮮果旗下產品鮮果聯播的定位便是滿足深度閱讀需求的用戶;第三類是書籍,目前除了紙質書,還會有電子書,所以鮮果在這塊也做了布局——鮮果讀書。
為了讓用戶行為日志的分析更為細致,并最大限度反映用戶閱讀時的實際操作,鮮果會對數據中心的算法進行隨時隨地地優化。目前為止,鮮果的數據中心已經積累了40多億篇文章,并保持每天500萬篇的增量。但量大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因為那就跟堆滿一地的衣服一樣,同樣會讓人毫無頭緒。最初,鮮果只設定“點擊率”作為判斷一篇文章是否能夠成為“熱文”的標準。但隨后他們發現什么人讀過這篇文章同樣很重要,比如某一個很有名的IT博客作者,他的閱讀和收藏動作帶來的加權值應該更高。于是鮮果很快改變了“熱文”的算法,把加權值作為其中一個關鍵的標準?,F在,對用戶閱讀數據的深度挖掘已經決定了鮮果部分子欄目的內容。比如,對最受歡迎的文章和信息源進行排行的鮮果熱點,便是全部由大量用戶Digg出來的優質信息源、優質文章甚至優質評論組成的。根據用戶行為日志,我們可以分析出用戶閱讀興趣點的分布,進行個性化的新聞推薦,下次用戶打開鮮果就能先看到我們認為他可能會喜歡的新聞。這樣的個性化服務,更容易贏得用戶的青睞。
產品服務仍需市場的考驗
在這個信息快速消費的時代,信息越來越零碎,傳播越來越快,這對移動數字閱讀產品團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隨著Pad產品和大屏幕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戶的閱讀體驗相對于手機報時代已經有了一個質的提升。鮮果為用戶提供的閱讀體驗是全方位的,它既包括對圖文、應用操作本身的感受,也包括滿足讀者閱讀行為中伴生的交流與分享需求。目前,用戶可使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及人人網等社交平臺賬號登錄鮮果網。同時,在鮮果平臺可與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網易微博、開心網、麥庫記事、人人網等13個第三方平臺的好友同步進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不僅如此,為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鮮果聯播還為用戶提供了獨有的拷貝、搜索、翻譯、百科與分享應用功能菜單,用戶可通過“劃詞選取”(長按文章的任意詞匯1秒鐘)方式獲得。借此,可在閱讀每篇文章時,對內容進行復制、分享、翻譯和搜索。做個性化閱讀服務的公司有很多家,鮮果能夠勝出,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功于鮮果的用戶體驗做得更貼近用戶需求。鮮果在“云管端”三方面進行了布局?!霸啤敝饕琴Y訊數據中心、用戶行為數據中心和精準推薦引擎;“管”主要是鮮果聯播、鮮果閱讀器、鮮果熱點、鮮果社區這些內容頻道;“端”主要是手機和平板電腦客戶端、PC和智能電視等。多年的技術積累讓鮮果做好了兩件事:一是云端能力強、資訊比較全,用戶點開應用和刷新的速度很快;二是高品質的內容個性化推薦和挖掘能力。這些能保證鮮果推出的資訊真正做到新鮮、清爽、有營養。而在端方面,截至目前,鮮果聯播已完成iOS、Android、Windows Phone、Windows 8平臺的全線覆蓋。
鮮果之所以推動這樣的變革,是因為,鮮果認定,未來的閱讀市場會很好,優秀的閱讀服務對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都很大,但是現在問題很多,最大的幾個問題是:信息太零碎、散落在各處;噪音太大,無價值的泡沫信息太多;不同設備、不同工具間相互割裂,不能同步。
未來,鮮果還將在優質內容的整合、海量數據的挖掘及精準分發、高品質的閱讀體驗等方面下最大的功夫,希望提供最優秀的閱讀服務,新鮮清爽有營養,讓喜愛閱讀的人都能享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