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尼爾森圖書統計的數字顯示,2012年美國圖書市場仍舊處于整體下滑階段,2012年度印刷版圖書下滑幅度達到9%,基本上與2011年下滑尺度持平,因此2011—2012兩年較2010年合計下滑16%。與此相對應的是電子版讀物的銷售繼續攀升,比如美國Pew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發布的指數顯示,有多達23%的美國成年人在2012年閱讀電子書,而2011年這個數字只有16%。英國與此類似,2012年印刷版圖書銷售同比下降4.5%;電子版圖書銷售份額雖然只占到整體市場的13%—14%,但比2011年卻上升了5%。
印刷版和電子版的閱讀此消彼長,就整體數字而言,雖然世界50大出版商在2012年整體的銷售額超過68億美元,但如同2011年一樣,人們對圖書的閱讀和購買額度都在持續下降,比如美國人2012年成年人的讀書比例就同比下降了3%,這種下降一方面與世界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有關,另外也與個人興趣轉移、多種娛樂手段正在逐步代替閱讀在人類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而消閑方式和時間發生變革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綜觀2012年圖書出版業呈現的各種特點,2013年世界圖書出版業極可能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電子出版帶給圖書業的震蕩和變革繼續醞釀風暴。雖然蘋果、亞馬遜、谷歌仍然是電子出版中的三大巨頭,但他們一方面開始應付傳統的出版商自行設立網站和發行新研發的平板電腦等多項變革,另一方面也與三星等新科技公司角逐閱讀器市場,與傳統企業轉型后的Kobo和巴恩斯(Barnes&Noble)等電子閱讀器和電子發行渠道競爭,三家獨大的局面將百花競放。直接帶給市場的結果就是電子書價格的直線下跌,閱讀器等也將因為更便宜而得到普及。價格戰帶來的不僅僅是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大,更有可能的是因為利潤的攤薄而造成的商業模式改進乃至重新定位。
第二,傳統印刷版圖書仍有生存空間。傳統印刷版必將為電子圖書取代的預言早在數年前就在坊間醞釀,但預言更多地著眼于普通紙版圖書,而精裝和套裝圖書一直是英語圖書市場特別是圣誕和禮品市場的重型銷售利器,比如《杰米奧利佛的15分鐘菜譜》等精裝本的圣誕暢銷(全年銷售達到60萬冊)就不是電子版可取代的(電子版干脆免費);兒童和青少年市場的紙版圖書銷售勢頭也一直看漲:雖然英國、美國青少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低,有些中學甚至允許攜帶kindle作為課外書(載體),但更多的家長和學生還是選擇閱讀紙版圖書,畢竟印刷本的易借閱和易轉手還是電子書不能取代的特點。
第三,雖然傳統出版模式繼續面臨挑戰,但許多大型出版社很難改變固定思維輕松轉型;對行業而言,更多的并購和調整必將發生。2012年11月蘭登書屋和企鵝出版社的并購正式宣布,而此并購的最后結束要到2013年夏季,因此這項并購真正的影響將在2013年正式發力。并購不是一個市場新話題,出版大鱷之間的買賣與分合也確乎對整體市場舉足輕重:不僅僅是勢力和市場的再劃分,還有作者稿費、代理商、經銷折扣乃至讀者群的全部震蕩?,F在傳聞中還有正在醞釀收購或者合并事項的出版重鎮們包括樺榭、西蒙舒斯特等,而且政府會否因為合并后實體市場份額超過25%而出手新規定來打破壟斷,也在各界的觀望中。
第四,出版主題、題材、內容的多元化。無論是傳統的英國還是以移民為基礎的美國,多元文化在當今世界無疑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這一點,從2012年末韓國“江南Style”熱遍全球可見一斑。另外,一些文化邊緣國家也不遺余力地進行其全球推廣,比如韓國積極成為國際書展的“市場焦點”國家。這些都意味著多元文化的圖書也會進而成為潮流,比如英國最近獲得寇斯塔圖書獎(Costa Book Awards)的《袍》(Pao)就是由華裔女作家凱莉·楊(Kelly Young)最新創作的關于牙買加華人歷史的小說,這一題材無疑是極為冷門的。另外,一些多人口國家文化的崛起也會成為出版界的新熱點,比如印度。
第五,作者與讀者的“福利”時代進一步到來,并逐步進入與變革中的出版界巨頭的角力中。關于“自出版”(self-publishing)的話題在2011年到2012年一直是出版界包括出版人論壇的熱點話題之一。從商業味甚濃的倫敦書展到學術為主的邁阿密論壇,“自出版”一直穩定地在2012年所有圖書展和論壇中占有一席之地,各種各樣的網站也層出不窮,從幫助作者先期調查讀者意向到聯系市場定向印刷,不僅僅有大批的代理商進行“自出版”的投資,連樺榭出版也在2012年12月設立了獨立網站來鼓勵和聯系新作者,一腳跨入“自出版”界。積極的一面是,“自出版”熱將使得資金從原來一面獨倒進入促銷系統而轉換成更多的投資進入對作者的服務,這樣的服務可能產生更高質量的作品,這無疑是對整體出版業的有利因素。
第六,兒童和青少年圖書市場繼續大熱。不僅是因為此市場利潤豐厚、廣大,而且培養新一代有品位的年輕讀者意味著培養明天的出版市場,無疑是值得出版界和國家與社會進行投入。比如在美國,2012年兒童和青少年印刷版圖書市場的銷售額比之2011年上升了3%,成為唯一逆境反升的類別。
第七,技術改變閱讀和學習習慣。隨著新技術的誕生,現在已經很難預測2013年新的技術會有哪些嶄露頭角。比如,三星可能發行可彎曲屏幕的手機,那么這種可折的屏幕如果用在閱讀器上,會給讀者帶來什么樣的新體驗呢?比如,業界一直在提高電池和存儲器的性價比,而新型電池和存儲片用于閱讀器,是不是意味著互動和可發音的圖書將會普及,而這些書在市場上如果大受歡迎,帶來的是傳統出版社必須用新技術來對他們的文字進行多媒體的挑戰。再比如,觸摸熒屏和電子教科書的發展是不是會取代現有的黑板、電腦等教學形式,而引發教材行業的變革,紙制教材銷售因此走入絕境。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2013年對于出版業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太多的話題和太少的時間,挑戰和機遇并存,雖然這兩句話是老生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