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擬上課文本解讀的幾個理論問題
【提出的問題】:目前,在各類招聘考試、教師資格考試中,大量使用了模擬上課的形式,請大家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具體討論的內容有:(1)模擬上課與說課有什么區別?(2)模擬上課需要展示的重點是什么?(3)如何評價模擬上課的水平(哪些指標)?
【安徽省銅陵·戴恒年】:模擬上課也就是俗稱的考評課,關注更多的是老師駕馭體育課堂的能力、教學基本功、教材的處理、教學流程的設計、以及教學效果的預設等。說課則更多是考察授課老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一般會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學法、說場地器材、說教學過程等。
【浙江省溫州·錢勇】:模擬上課更能體現體育學科教師的綜合素養,如示范能力、組織能力,可以看出體育學科特有的運動技能、開放空間的組織安排能力。模擬上課由于受條件限制,要展示的重點應該是以教師的“教”為主,“教”可以更加直觀的呈現出來,也能比較真實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由于沒有學生,所有的“學”是隱藏于背后的“預設”,是教師基于經驗的“想象”,有一定的理想化程度,比較難判斷“預測的效果”。
【江蘇省南京·李安成 】:說課簡而言之就是說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目標制定、教學重難點確立這些核心問題,然后結合這些要素進行針對性地分析。模擬上課最核心的向大家闡明整個教學流程中的基本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負荷、教學密度等問題。也就是把基本部分中教學重難點及其破解的方法表述出來。
【浙江省瑞安·項為人】:簡單地說,兩者的區別在于:一個是說理論依據,另一個是說實踐過程。模擬上課的重點應該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重慶市渝中·兩江水】:我認為模擬上課與說課的區別其實在于預設的對象,說課的對象是同行或評委,而模擬上課的對象是學生,模擬上課不僅展示一個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展示教師的表演力,當然更重要的是教師能否融入真實課堂氛圍,預設課堂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讓模擬課堂顯得生動起來。至于如何評價模擬上課,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評價:(1)語言表達(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2)重難點的處理;(3)課堂氛圍是否體現;(4)預設問題與處理方法。
【江蘇省宿遷·王磊】:模擬上課(演課)與說課的區別是:(1)時間不同。說課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演課一般在15~20分鐘。(2)對象不同。說課老師是演員,對象是評委老師,演課老師是導演和演員,對象是“學生”和評委老師。(3)內容不同。說課的內容是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場地器材,說教學流程,主要是“如何教”和“為什么這樣教”,演課則是教學流程。(4)方法不同。說課一般是平鋪直敘,按照順序說完即可。演課則要求老師心中時刻有“學生”,要有創設情境的語言技巧,優美大方的動作示范,科學合理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的設計,及時的激勵性和評價性語言,自然富有激情的過渡語言。
【甘肅省蘭州·把余福】:兩者的區別在于說課是體育教師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流程,說教學方法,說為什么這樣安排,說整節課大致的時間分配,它反映的是寫教案和真實課的理論層面,是對真實教學過程的預設。而模擬上課是真實上課的縮影,對教師來說更有難度,對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更高,是把真實上課的過程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用語言包括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教研形式,是一種實踐性的活動,主要展示教師的組織能力、教學方法、學生的練習方法、重難點是如何突破的、在教學中是否有亮點等。兩者的相同點是都不能完全的反映真實的教學過程,但兩者絕對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提高教師的體育素養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動。
【河北省唐山·翟國勝】模擬上課有點像無實物的“徒手練習”,更能展示教師的基本功,如口令、示范能力等,而說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突出教法,針對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采取什么手段去突破重點,說透教材。當然,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起著關鍵作用,作為新教師,應該注意揚長避短,展示自己的“獨門絕技”,讓聽者愿意聽下去,產生好感。
【河北省石家莊·余景陽 】:模擬上課更接近于真實上課,更具可操作性,而說課只是闡明一節課的設計思路和過程,比較泛泛。因此,模擬上課要注重每一個細節,要詳盡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教材的重難點、場地的合理布置、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等等。
二、小學模擬上課案例與分析
【案例】:同學們好!這節課的內容是做兩個游戲:(1)信任傳遞;(2)解開千千結。現在,我們開始上課。
首先,我們開始做準備部分:跳兔子舞5~7分鐘。同學們,你們有看過兔子跳舞嗎?
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學兔子跳舞好嗎?我們象開火車一樣,一個接一個搭好肩膀,男同學一組,女同學一組,老師在前面跳,你們在后面模仿。
大家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左、左、右、右、前、后、前、前、前”,我們一起大聲喊……
第二部分是兩個游戲:第一個游戲是:信任傳遞。
我們先講解一下游戲規則:分兩個小組,順著海綿墊(頭朝內,腳朝外)躺好,舉起雙手,從第一個同學開始,躺在手上,傳遞過去,一個接一個,全部輪流一次。
下面開始游戲:
同學們,你相信你的朋友嗎?老師設置了一個游戲,可以考驗你是否相信你的朋友,你敢試一試嗎?那好,我們現在就開始進行。首先,請男女同學分開兩組,分別躺到后面的小墊子中,注意,頭朝內,腳朝外。嗯,不錯,那么快就躺好了,比老師想象的要快多了。現在,請把你的雙手往上舉起來,然后,第一個同學站起來準備……這個同學要躺在你們的手掌上面,靠你們的力量,把他從這邊傳遞到那邊就算成功,然后,這個同學馬上躺回原位,下一個同學準備,15分鐘內完成最多傳遞人數的就算贏……好,我們開始。
第一個同學躺了下去,勉強撐起來了。
加油,用盡全力!第一個同學到達了,加油,加油!集合!下面我宣布,這次比賽,男同學一共傳遞了26人次,女同學一共傳遞了28人次,所以是女同學勝利!
第二個游戲是:解開千千結。
我們還是先講解游戲的規則:手拉手形成一個個結,在不松開手的情況下把這些結都解開,從簡單到復雜。
下面開始游戲:下面開始游戲,首先,你們分成四個小組,小組成員面對面、手拉手(自己交叉手)圍成一個圈,聽到哨聲后,你們要把自己的交叉手解開,變成背對背,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手不能夠松開,開始;大家都積極地動起來了……很快,有一個小組成功了,接著,剩下的幾個小組也成功了,同學們都高舉雙手歡呼著……好的,第二個要做的就是:你們保持現在的動作不要動,變成面對面手拉手,不能交叉手,開始!
很快地,這個小組成功地解開了第二道難題!其他小組也陸續地解開了……同學們在歡呼著!
哈哈!看來你們挺聰明的嘛!尤其是某某,他是第一個想到答案的(大家對他投去羨慕的目光)最后,我們來做一個放松操。好,這節課同學們學的不錯,很認真,希望繼續努力,同學們再見!
【浙江麗水·毛麗姿】:在案例中我看懂了授課者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1)信任傳遞;(2)解開千千結這兩個游戲,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授課者是一個富有激情的人(嗯,不錯,那么快就躺好了,比老師想象的要快多了);善于抓住典范激發興趣(哈哈!看來你們挺聰明的嘛!尤其是某某,他是第一個想到答案的)。個人認為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后階段可以有個小結,如:同學們,通過這兩個游戲你懂得了什么?使游戲不單單是游戲。
【浙江省杭州·沈軍華】:從以上模擬上課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對內容的設計和處理,從教師語言輕重緩急可以看出是能引導、激勵學生,從動作示范可以看出教師的基本功。模擬上課只是少了場地布置與學生參與,少了突發事件。
【浙江省瑞安·項為人】:我認為模擬上課要注重的要素是:(1)語言表達:表現力、感染力、突出兒童化。(2)教態:表情輕松自然、和藹可親、富有幽默感。(3)教法:科學、合理、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小學體育教師的模擬上課的重點應放在對教材的處理上,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出符合教學對象的心理、生理特點的教學方法。比如低段的教材處理要做到形象化、情景化;中、高段的教材處理則要有競爭性與有效性,同時講解要簡單扼要、示范要優美準確。
三、初中體育模擬上課案例與分析
【案例】:“各位專家、老師們!大家(上午或下午)好!今天我模擬上課的內容是:魚躍前滾翻,水平四,技巧單元,第2次課,初一年級,男生40人。”
“下面開始上課”,鳴哨集合。“面向我成四列橫隊集中!”“同學們!剛才我們進行了專門的準備活動,接下來我們將要學習主教材魚躍前滾翻,你的身心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很好!”“下面老師首先給大家做個示范”。教師分兩個方向分別做魚躍前滾翻示范。下面,我先講解一下動作要領和動作要點:
(1)動作做法:由半蹲臂后舉開始,重心前移,兩腿用力蹬地,同時兩臂前擺,兩手前下撐地,順勢屈臂、低頭、含胸、稍屈髖,向前滾動,隨即屈膝、團身、抱腿、跟肩成蹲立。
(2)動作要點:①跳起后,眼看前下方,身體保持稍含胸、屈髖姿勢。②撐地時,屈臂緩沖,經肩、背、腰、臀依次著地滾動。③背腰部著地時,屈膝、團身、抱腿、跟肩成蹲立。
(3)動作規格:騰空明顯,動作伸展,滾翻圓滑。
我再講述一下保護與幫助方法:
保護與幫助:保護者側立或側跪,一手托肩,一手托腿,幫助緩沖前滾;我們要注意這節課的動作重點是:蹬地發力、魚躍騰空;動作難點是:騰空明顯,動作伸展,滾翻圓滑。下面,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各種練習:
練習1:在海綿墊上做前滾翻。
練習2:海綿墊上畫一線,要求手撐過線做前滾翻。
練習3:海綿墊前拉一根皮筋,要求越過皮筋做前滾翻。
好,大家集中一下,我來講述一下大家出現的問題:
(1)騰空不明顯或沒有騰空。
(2)滾動不圓滑或團身過早、過晚。
這個錯誤動作的糾正方法是:(1)練習遠撐地的前滾翻。(2)強調撐地時,身體不要松,保持腿伸直前擺。最后,我們來做四節放松活動。很好,這節課大家很認真,希望繼續努力,把器材回收好,下課。
【重慶市渝中·兩江水】:這個案例更傾向于說課,缺乏模擬上課的細節描述,如:學生在做練習2:海綿墊上畫一線,要求手撐過線做前滾翻,這個練習時會出現哪些情況,教師如何指導和糾正,效果又會如何?
【山東省膠南·陳明海】:該案例遵循學生動作發展規律,先易后難。其次,一線、一皮筋運用很好,對學生幫助很大。最后,關注了學生安全和個體差異進行了相應的幫助和保護。教師在先做示范后講解這方面改為先做后講,再做再強調,或者邊講邊做會更好!
【甘肅省蘭州·達世榮】:我認為該案例的問題有:(1)老師應該在練習過程中一邊示范一邊糾正錯誤動作。(2)魚躍前滾翻但沒有魚躍練習過程。(3)有練習密度,強度。(4)練習過程中不斷變換遠度、高度讓學生體會魚躍。
【甘肅省蘭州·把余福】:我認為該案例有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在講解“動作做法”時沒有突出重點。原文中的內容“由半蹲臂后舉開始,重心前移,同時兩臂前擺”是完成魚躍前滾翻的準備部分,如果沒有這些準備部分根本做不了魚躍前滾翻的動作,就是說這些動作學生只要看了教師的示范后沒有多大的問題,這些內容可以簡單地一筆帶過,而原文中的“兩腳用力蹬地,雙手觸墊時應屈臂、低頭、含胸,然后團身”,還要說明如果做不到低頭含胸會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內容是魚躍前滾翻的重點,教師在講解時應該反復的強調。(2)教師在學生練習前講的太多。本人認為教師有重點的講解“動作做法”和“保護與幫助”后,應該先讓學生練習,而不應該把“動作要點”和“動作規格”一股腦的講給學生,這樣做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根本接受不了,反而把學生弄混了,教師應該把“動作要點”和“動作規格”的內容貫穿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記住“動作要點”,在學生學習的中后期教師組織學生自己總結“動作要點”。(3)教師在模擬上課的過程中沒有預設情境,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死板、單一,沒有活力。教師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應該預設情境,比如說“這位同學滾翻的不夠圓滑,原因是沒有及時團身”“這位同學沒有越過規定的距離,原因是腳蹬地發力不夠”“這位同學做得不錯,基本完成了練習的要求。”這些預設情境既把學生練習中的常犯錯誤、動作的重點部分自然地指了出來,又給模擬上課增添了活力,何樂而不為呢。
【天津·張萬永】:如果僅從文本稿來判斷,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課堂組織過程——組織隊形的變化過程未能體現。要用口令調動,而不是想當然,雖沒有學生如有學生一樣的調動隊伍。(2)教學策略相對單調。(3)課堂預設——應對學生練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策略不是很多。(4)動作要領講的太多,太專業化。最好能總結簡單化,有重點的講解。精講多練永遠是主旋律。
【山東省臨沂·于松峰】:看完本案例,感覺有些迷茫:首先,執教教師在第一課次遠撐前滾翻中教了些什么?練習1和練習2作為遠撐前滾翻是很好的導引或輔助練習,在本課再練習前滾翻似乎過于重復。另外,本課練習的重點躍過橡皮筋做前滾翻,最好體現出設計中高度的變化,似乎沒看到,練習過程說的過于簡單。其次,我認為新教授一個動作,教師先進行示范,讓學生先從總體上對動作有一個較完整的印象,這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如先進行導引或輔助練習后再示范效果好,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對較大難度動作的懼怕心理。接下來進行這么詳細的講解,感覺還是有些欠妥,學生難于記憶,并且還抓不住動作的要點。個人認為即使是模擬上課,也可以講經過自己有效提煉后的動作要點。再次,針對錯誤動作“騰空不明顯或沒有騰空”的糾正,用方法1和方法2能解決問題嗎?針對性的糾正在哪里?魚躍前滾翻沒有騰空,或許是學生還沒有“躍”的概念和意識,應該從這一方面入手。
四、高中體育模擬上課案例與分析
【案例】: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模擬上課的內容是:高二籃球技術——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新授課,下面正式開始我的模擬上課。
立正,稍息。我先宣布本課的主要目標是:(1)初步建立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動作概念,初步掌握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動作技術和對球的控制及支配能力。(2)通過大魚網游戲,培養學生的靈敏性和快速跑的能力。(3)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精神。
下面我們開始做準備活動:
先圍繞籃球場跑二圈:一二一……接下來做四節準備活動……全體集合,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下面,我們進行籃球技術——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教學,先看我做一次示范,好,下面同學們做徒手模仿練習:方法是……好,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在籃球半場按次序進行練習。
第二個練習是:上兩步投球練習。方法:右腳上前一步,接著迅速上左腳蹬地起跳。重點:手心朝上,球由食、中指端向前柔和地投出使球向前產生旋轉。
每個同學做四次。好,做的很好。
第三個練習是自拋自接球的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練習。方法:向前上方拋球,右腳向前跨一大步的同時接球,接著迅速上左腳蹬地起跳,右腳屈膝上抬,右手將球引至右肩側前上方,持球手五指自然分開,手心朝上,托球的下部。手臂向前上方伸展,用屈腕,挑指的動作,使球由食、中指端向前柔和地投出。出手掌心向上投籃,球向前旋轉。
很好,大家都完成的很不錯。下面做素質練習,每人俯臥撐三組,每組十次。最后,同學們做一個放松操。·這個節課大家很認真,學習效果不錯,但是在籃球上籃接球時機上出現了一些錯誤,希望下節課繼續努力。下課。
我的模擬上課到此結束,希望評委多提寶貴意見。
【江蘇省宿遷·王磊】:探討一:教學目標中提到“通過大魚網游戲”,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進行?我認為慢跑兩圈改為大魚網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探討二:講解方法時,提到“球向前旋轉”,我認為應該是:手掌托球不是呈水平向前上方撥球,而是手掌與水平呈30度左右撥球,由食指和中指控制方向,是向前右側方旋轉。探討三:第二個練習“上兩步投籃練習”。我認為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設計,先設計上一步上籃練習,方法:持球于籃下,與端線夾角于30度左右,距離1.5米左右,右腳跨一步練習,然后進行完整動作練習,距離由近到遠,速度由慢到快。
【江西省贛州·廖全勝】:該案例的問題有:(1)在模擬上課時動作技術部分解釋過多,不用每一個小點都按教科書上的來說,要精講,口語化,講關鍵字或詞。(2)模擬上課是講給評委或指導教師聽,所以安排的每一個練習應該講明安排這個練習的目的。(3)最好講一下每一個教學組織的形式,教師的指導要點(學生最有可能犯的錯誤例舉一二個)。
【甘肅省蘭州·瞿學維】:針對以上案例,本人有以下幾點意見:(1)缺失環節,學生情況介紹,應說明班級有多少人,男生、女生多少,這樣有助于掌控練習密度。(2)上課所需場地器材、是人手一球,還是兩人或三人一個球,應該有個清楚的交待。(3)教學中示范后應多做徒手練習,使學生的跨步與起跳相協調,同時投籃手臂上伸模仿投籃,這種練習應先分解,后完整,使學生清楚要領,在口令指揮下連續多做幾次,效果會更好,如有左手上籃者應特意強調跨步出手的要領。(4)分組練習,應加強基本動作要領的要求,出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同時注重優秀學生展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學生信心高,得到表揚,課堂練習效果會更好。(5)應對各環節的安排的時間有個表述,比如,運球繞場慢跑,2分鐘后集結做操。在分組練習時,10分鐘后進行集中展示或點評等,這樣使聽課者對課的結構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點評與總結】:目前全國很多地市都采用了模擬上課的形式,似有模擬上課替代說課之趨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模擬上課與說課各有不同的用處,說課比較適用于職后教師之間的交流,而模擬上課則比較適合職前教師資格的考核與新教師應聘。近年來,大量的職前教師考核與應聘都運用了模擬上課,因為模擬上課比較接近正式的上課;其次,說課有些千篇一律,“五說”“七說”等都是老一套,有些乏味,模擬上課則比較鮮活,可以發揮模擬者的不同特長。但模擬上課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如短短的十分鐘左右,到底模擬什么?如果按上課的常規程序按部就班地進行,也是很無趣的。在網絡討論中,老師們提出了一些模擬上課的優勢、重點與評價指標,如模擬上課應以語言表達(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重難點的處理、課堂氛圍是否體現、預設問題與處理方法作為評價優劣的指標等。同時,大家針對小學、初中、高中模擬上課的案例進行了分析,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這些內容對規范模擬上課的內容、形式、方法,發展體育教師模擬上課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本文整理及點評:浙江師范大學學校體育研究所 邵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