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類活動是小學體育課教學的基本內容,主要有小籃球、小足球、小排球、乒乓球等球類項目。學生體能發展是根據各種運動技能對人體所具備的相應體能要求,進行針對性地體能練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對各種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怎樣提高高年級學生的體能?在整理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現有的球類項目有限,針對性不強。要想通過身體練習,使學生掌握球類運動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必須重組球類運動資源,使其能促進學生體能的健康發展!針對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筆者在實踐層面進行行動研究,利用高年級學生喜歡球類運動的這一特點,根據各種球類運動的技能對人體所具備的相應體能要求,進行針對性地體能練習,并篩選提煉出能行之有效發展學生體能的實踐操作方法。
主題性球類游戲單元是指針對高年級的領域目標、水平目標進行創設的主題教學單元,把教學內容、教學難點進行分析、尋找課程目標之間的關聯性,通過以游戲為主,達成預定教學目標的方法。它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運用主題教學法,符合高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
案例1:
在調查中我發現一些新興體育球類項目深受學生喜歡。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跳躍素質,也拓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主題:我是跳躍明星
學習階段:水平三(五年級)
學習目標:
1.通過“跳跳球”游戲練習培養學生的協調性、跳躍能力等體能素質。
2.在與同伴合作學習中體驗成功與自信。
案例2:
小學階段發展耐力素質的教學內容局限于耐久跑,調查中學生最反感耐久跑,并把它比喻為:魔鬼訓練營。可是耐力素質又是不可以忽視的體能素質之一,怎樣才能變“魔鬼”為“快樂”了?在研究中我發現,籃球、足球是一項以速度,力量,耐力等綜合素質為一體的運動項目,用籃球、足球教學能解決中長跑課枯燥無味,單調的教學問題,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對學生中長跑耐力的提高有明顯效果。通過實踐教學介紹用籃球、足球組合形式來提高身體耐力的游戲練習方法。
主題:我是耐力小健將
學習階段:水平三(五年級)
學習目標:
1.通過組合球類游戲練習培養學生的耐久力、控制能力等體能素質。
2.在練習中能學會勇敢的克服困難、與他人合作完成游戲。
案例3:
教學內容的選擇越是緊密聯系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就越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引伸拓寬環節是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是一個創造自己喜愛的球類游戲的過程。因此,設計創造性練習中,我要求學生創編或改編一個球類體育游戲(球類項目不限)。目的:充實教材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主題:我是創編大王
學習階段:水平三(五年級)
學習目標:
1.通過創編球類游戲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發展學生靈敏協調等體能素質。
2.在創編游戲的過程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