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與意義
“沒有教師發展,就難有學生發展”。校本研修是教師發展重要平臺,教研組活動是校本研修的基本載體,教研組長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校本研修的有效性。體育教研組研修活動質量不如其他學科,受質疑的聲音不斷。筆者作為負責體育教師培訓工作的師訓員,一直思考如何尋求一個平臺,作為提高體育教研組研修活動有效性的突破口。思考后認為教研組長是關鍵因素之一,決定組建教研組長培訓班。
二、組織與實施
根據校本研修存在的問題,結合體育教研組長培訓需求調查結果分析,設計培訓項目,組建溫州市首期中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策劃專題研修班。培訓歷時一年,分四次集訓,共計90學時。
1.確定適宜的培訓目標
根據體育教研組長培訓需求分析,結合體育教研組功能和研修實際,確定以下三項培訓目標。第一,開拓視野。以策劃理念和實踐結合為主線,幫助體育組長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準確把握新課程中的問題和研修主題結合,培養一批有策劃理論水平、有學科知識的“前瞻性”的體育組長。第二,創意研修。以教研組交流與研修活動實踐為形式,幫助體育教研組長進一步加強教研組建設,創新設計活動,豐富研修方法,開發組員潛能,確保每一次教研組研修活動的質量,培養一批具有組織和策劃能力的“思辨型”體育組長骨干。第三,拓寬技能。以組長論壇與策劃能力訓練為基礎,提高策劃研修活動的能力和觀課評課的能力,培養一批有研修活動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的“全能型”體育組長。
2.設置合適的培訓內容
根據“提升策劃能力”的主題,結合培訓目標和體育教研組長培訓需求,設計五個培訓課程模塊,分別是研修活動策劃理論模塊:具體內容有《培訓方案解讀》《組長與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研修活動策劃的理論與實踐》《對話研修活動策劃案例》《體育教學(研修)案例研究》《從實踐層面談體育課程改革與組長專業發展》。研修活動計劃設計模塊:具體內容有《體育教研組計劃策劃的思考》《主題研修活動計劃策劃的思考》《學期計劃與主題方案整合的思考》。研修活動實踐模塊:具體內容有《主題研修方案研讀(分六組自主研讀)》《圍繞“做什么?怎么做?有效嗎?”討論匯報主題研修方案》《單元教學實踐研修》《同課異構教學實踐研修》《小學體育單元教材“文本解讀”——以跪跳起為例》。教研組長論壇模塊:具體內容有《務本求實,開展體育組工作》《和諧同心,一路同行——藝術體育教研組工作思考》《小學體育技巧教材“文本解讀”研修活動實施方案》《以球健體,以球啟智》《與其看天,不如看地——教研組建設與思考》《做好體育工作,促進教育發展》。培訓作業模塊:具體內容有制定一份學期研修活動計劃、策劃一份主題研修活動方案、主持一次主題研修活動實踐(或深度參與活動,撰寫活動建議和反思)、完成一份參與培訓學習總結。
3.采用多元培訓形式
采用兩種結合和兩種方法的多元形式。第一種結合是集中學習和自主研修相結合。“工學矛盾”是困擾教師繼續教育的難題之一,故采用集中學習和自主研修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集中學習有70 學時,自主研修輔以20 學時的作業驅動,具有靈活的操作性。第二種結合是理論學習與研修實踐相結合。體育教研組長已經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溝通能力,但是策劃理論和研修活動實踐相結合能力比較欠缺,通過策劃理論學習和研修實踐相結合的培訓形式,提高體育教研組長策劃研修活動的能力,具有符合實際的合理性。
第一種方法是“學研訓一體化”法。從體育教研組長需求出發,以“學中思、研促訓、訓助研”為指導,聚焦校本,結合活動,貼近課堂,整合校本研修活動、研究主題活動和訓練策劃管理進行培訓,找準體育教研組長策劃實施校本研修活動中的重難點問題,實現校本研修實踐與策劃培訓研究的統一,體現體育學科的獨特性。第二種方法是任務驅動法。人的學習需要一定的任務驅動,只要有任務,自主研修才能真正動起來。通過完成“四個一”作業任務過程中,結合“培訓課程”的專業引領,有效的將學習內容結合實踐予以強化、內化,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4.組建優秀師資團隊
優秀的培訓師資團隊是有效培訓的重要保障。本方案根據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主題,設計了“隱形師資”和“顯性師資”。“隱形師資”是指研讀兩本書,“顯性師資”是聘請在省內外校本研修策劃專家及教科研專家、優秀教研組組長、特色教研組團隊、一線骨干教師等各方在校本研修方面有研究特色的教師組成授課師資團隊,培訓團隊源于實踐、貼近一線研修,實在、實效、實用,為有效培訓提供良好保障。
5.制定合理管理制度
培訓管理制度由教學管理、考勤管理和作業管理三個方面組成。第一,教學管理方面:在培訓期間必須認真參加全部培訓活動,完成授課老師和班主任布置的作業;師訓員擔任班主任,負責安排培訓內容、落實研修實踐、收集整理檔案材料、評價考核、溝通和協調班級的日常事務。第二,考勤管理方面:集中培訓期間,一般不準請假,如遇特殊情況必須持單位證明,向班主任提出書面申請;遲到或早退一次作曠課一學時計算,未履行請假手續,屬曠課。對各種原因累計缺勤超過總課時的30%以上者,將取消培訓資格,培訓期間的考勤情況作為考核的依據之一。第三,作業管理:按要求完成“四個一”的培訓作業。作業要求整潔、規范,規格要統一,如超出規定期限將不予登記評價;不得抄襲、復印、上網抄襲他人作業,違者不得參加結業考核。
6.確定彈性考核標準
培訓考核內容由考勤要求、作業要求和過程表現三個部分組成,等級為優秀(20%)、良好(30%~40%分)、合格(30%~40%)、不合格(10%以下)。考勤要求:滿分40分。體育教研組長必須按規定完成所有課時的學習任務,無故缺課一學時扣2分,因故請假一學時扣1分。作業要求:動態給分。必須按時完成“四個一”作業,每一個獲得優秀9—10分、良好7—8分、合格6分。過程表現:滿分20分。視在參加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定,由班主任評價。經以上三項內容考核合格后予以結業。不合格者不予結業,并將培訓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給所在單位和當地教育局。
三、效果與思考
1.培養了體育教研組長的策劃意識和能力
培訓之后,體育教研組長們普遍認為收獲了許多,特別是對“策劃”這一概念有了比較深入的體會。體育教研組長們反映:在參加培訓之后,有教研組活動,就想到“策劃”一詞,一切活動方案先行,先策劃方案后組織實施,“策劃”已經深入人心。
培訓一直堅持把策劃理論學習同策劃學期研修計劃和主題研修計劃緊緊聯系在一起,還付之于“單元遞進教學”和“同課異構”的研修實踐跟進,有效的提高了體育教研組長的研修活動策劃和實施能力。在市校本培訓調研中,一位組長的教研組研修“策劃先行、實踐跟進”做法受到了市局領導和專家好評,認為教研組長的“策劃”意識和能力對有效開展校本研修有著非常重要意義,并指示其它學科參照學習。
2.初步形成了教研組長培訓的特色雛形
第一,培訓目標具體化。將有效目標明確化和具體化可以使體育教研組長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所以,在策劃實施培訓方案中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至關重要,也非常關鍵。本項目培訓目標具體,指向明確,如創意研修目標設計:以教研組交流與研修活動實踐為形式,幫助體育教研組長進一步加強教研組建設,創新設計活動,豐富研修方法,開發組員潛能,確保每一次教研組研修活動的質量,培養一批具有組織和策劃能力的“思辨型”體育組長骨干。目標指向中小學體育教研組長的實際需求,清晰、合理、適宜,為有效培訓指明方向。
第二,培訓內容主題化。培訓需求是培訓的現實起點,培訓目標是預期終點,那么,培訓內容就是起點和終點的連接線路,“主題化內容”指向目標才能使“線路”最短。在明確、具體化的目標指引下,本項目培訓內容緊扣研修活動策劃主題,設置了研修活動策劃理論模塊、研修活動計劃設計模塊、研修活動實踐模塊、教研組長論壇模塊、“四個一”作業模塊等五個課程模塊。培訓內容設置圍繞“提升策劃能力”主題,切口小、有深度、重實效,符合教研組長需求。
第三,培訓形式多元化。選擇適宜培訓形式是體育教師有效培訓重中之重,是發揮研修主體積極主動參與研修的有效手段。結合體育教師特質,本項目采用專家講座與組長對話相結合、分主題討論與分小組匯報交流相結合、研修活動案例研究與研修計劃設計相結合、主題研修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并輔以作業驅動等多元培訓形式,充分調動體育教師聽、說、讀、寫、思、練多項參與,達到主體積極主動、深度參與的目的。
3.思考了后續培訓改進的方向
第一,需加強“全方位”的“策劃”培養。在交流、互動和反思中了解到,體育組長除了承擔正常的教學和教研組研修工作以外,還需要承擔大量學校體育相關工作,如體育活動競賽、大課間體育活動、體育特色項目等。學校非常重視這塊工作成效,對于組長策劃、組織、實施以上體育活動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對教研組長的“策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戰,需要加強教研組長全方位的“策劃”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第二,需加強“多形式”的“實踐”演示。體育教研組長來源于不同類型的學校,教研組有大小、組員有差異,學校層次不同、學段不同,學校對教研組長要求也不同……從體育教研組長的反思中認識到,體育教研組長需要在策劃理論指導下的,開展不同形式研修實踐活動演示與研討,以培養多種“實踐”能力。
第三,需提供“保姆式”的“后勤”保障。完成一個培訓項目,組班者從需求調研、設計方案、組建班級、發布通知、組班培訓、成績評定、上傳成績、終極評價、培訓反饋等,承擔著大量工作,還需要多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要使發揮高效培訓效益,除了組班者全身心投入之外,還需要提供良好“保姆式”的“后勤”保障。要讓“后勤”保障制度化和常態化,讓組班者沒有“后勤”后顧之憂,不被“不擅長”的后勤工作牽扯過多時間和精力,以便全身心投入到培訓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備課上課中去,項目實施會更加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