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我背著一個包,提著一個特大特重的電腦,別人說我的公司是一個皮包公司,確實是非常典型的皮包公司。十八年過去了,在我們最初做投資的時候怎么也沒有想到中國現在竟然成了全民VC。這是超出我想象的。
我想學經濟學的都知道,我們沒有一個人手上有水晶球。我如果知道潮向何方的話我一定閉嘴,因為那是我最好的賺錢機會。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未來十年,這恰恰是人類生活最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對一些未來趨勢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分析,分析哪些變量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有著決定性意義。
人為什么要創業?其實這個問題特別像一個哲學問題?,F在我們的創業者,每當談到創業,就覺得特別激揚,好像在做一個特別偉大的事情,這種心態其實是不對的。創業是一種選擇,是生存的選擇。有些人可能會說選擇創業是因為想賺錢,但是你必須要明白,一旦創業就會沒日沒夜找VC、去投資、去做市場、去低聲下氣…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就不應該有任何的退縮。
年輕人做創業最容易得到的是激情,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創業者說我一定成功,為什么?我有激情。但是激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2004年當我想獨立出來的時候,中國人還沒有一個人在國際上獨立出來做公司。當時我們的目標也不高,我想融到三億美金就是我的最高愿望,當然,如果融不到,5000萬美金我們也做,但是沒有想到最后我們融到六億多美金。
回想過去五十年,全世界諾貝爾獎80%都來自于美國,但是更重要一點過去一百年全世界所有新的技術和新的生產方式,大概百分之百都來自美國,新的商業模式都出現在美國。
sK8QuJLWf8K+dHzVnMGHoebceV9f29IDAmdI2iPMDH4=中國在過去十年里,除了經濟發展之外,最令人振奮的事情就是中國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比如說騰訊。騰訊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可能不是最早出現的,但是目前騰訊的規模最大。這些讓我們在一個經濟浪潮中看到了希望。
那么,未來十年我們又會有哪些機遇呢?中國的創業者最有戲的領域是互聯網。很簡單,互聯網創業成本低。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現在中國不缺錢,也不缺資本,更不缺有激情的年輕人,但是最難的就是獲得政府批文。所以,我想中國未來最有希望的行業一定是吸食資本比較少,而且政府管理成本比較低的地方,目前來看互聯網仍然具有這樣的優勢。
另外一點就是來自興趣,比如說中國的健康醫療行業。中國在兩年前才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醫療行業,這個行業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都有巨大的發展前景。看看歷史,美國醫療器械占整個GDP的30%,在中國占GDP的5%都不到,所以這一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不過醫療行業受政府管制要比互聯網行業大得多。
我看到白樺寫的《陽光誰也不能壟斷》,我想說空氣誰也不能分割。中國的環境污染已經非常嚴重,因此今后十年中國環保會比新能源有更大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