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的內戰已經持續兩年多,政府和反政府武裝之間的戰斗至今沒有停止。面對敘利亞內戰,美國的態度是:如果敘利亞政府在內戰中使用化學武器,則對敘利政府軍進行打擊,這就是美國給敘利亞劃定的“化學武器紅線”。
2013年8月23日,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公布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許多平民死亡,有化學武器專家通過研判視頻做出結論:這些平民死于一種名為“沙林”的化學武器。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指責是政府軍向平民發射了“沙林毒氣彈”,敘利亞政府則堅決駁斥了對方的指責,說完全是反政府武裝的栽贓陷害。
聯合國反化學武器核查小組被緊急派往敘利亞,調查到底有沒有人在使用沙林毒氣彈,到底是誰在使用沙林毒氣彈。但是查證真相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其中困難重重,一時間讓敘利亞局勢陷入“沙林毒氣疑云”之中……
沙林毒氣原是農藥副產品
聯合國反化學武器核查小組在敘利亞的調查,最終會給出一個什么結論不得而知,這個結論是否為“事實”也不得而知,但敘利亞戰場上出現了沙林毒氣是確定的事——有1300多名死難者為證。
殺傷力巨大的“沙林”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毒氣呢?
1938年,德國化學家在研制殺蟲劑的過程中,意外地從純化殺蟲劑中分離出一種有毒氣體,這種氣體無色,有微弱的水果香味,易揮發,散入空氣中后,很容易通過人的呼吸道和皮膚粘膜進入人體,然后引起人的中樞神經麻痹,從而快速導致人的死亡。因為這種毒氣是施拉德、安布羅斯、呂第格、范·德爾·林德4人共同發現的,所以這種毒氣以上述4人名字中的5個字母命名為“沙林”(Sarin)。
當時德國的納粹分子聽說了這種毒氣,很快意識到它在軍事上的應用價值,于是開始投入生產,制造出沙林毒氣彈。1944年德國納粹在與盟軍的交戰中,日感吃力,于是戈培爾極力鼓動希特勒同意對盟軍使用沙林毒氣。但是希特勒也很有顧慮,他怕對盟軍使用沙林毒氣后會招致“萬劫不復”的報復,所以最終沒有同意對盟軍使用沙林毒氣。也就是說,二戰之前沙林毒氣并沒有直接用于戰爭。
沙林毒氣上戰場,造成數千人傷亡
沙林毒氣的毒性非常強。研究證明:人只要接觸微量沙林,即可在15分鐘內致命,1公斤重的沙林毒氣可以毒殺100萬人。即使在濃度非常非常低的沙林毒氣中呆上2分鐘,也會造成瞳孔縮小、視力喪失、胸部緊塞、頭痛異常、惡心嘔吐等癥狀。因為沙林毒氣的毒殺效果好,所以總會有好戰分子難以抵擋使用沙林毒氣的沖動。
上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伊朗軍隊接連勝利,眼看就要越過伊拉克邊境線,情急之下,伊拉克軍隊向伊朗陣地投放了沙林毒氣,結果造成伊朗軍隊2700多人傷亡。面對沙林毒氣的襲擊,伊朗軍隊幾乎完全失去了戰斗力,不得不在即將取勝的戰場形勢中被迫坐到了伊拉克準備好的談判桌前,放棄了進攻。
1988年3月,伊拉克向反政府人員聚居的哈拉布賈小鎮釋放了沙林毒氣,結果當即造成5000人死亡,另有大量人員中毒失明,患上呼吸道疾病和癌癥。
沙林毒氣也深受恐怖分子的青睞。1995年3月20日清晨,日本邪教奧姆真理教的一些信徒受主教麻原彰晃指使,在東京市區3條地鐵電車內釋放沙林毒氣,結果造成13人死亡,5500人中毒。
世界各國的“沙林毒氣庫”
戰場上使用沙林毒氣容易造成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因此被國際社會認定為非人道的戰爭手段,沙林毒氣也是被國際公約禁止使用的化學武器。
雖然沙林毒氣被禁止使用,但是許多國家仍舊保留自己的沙林毒氣庫。比如前面提到的伊拉克就曾經大量擁有沙林毒氣,總量約為732噸,后來使用了650噸。薩達姆政權倒臺后,伊拉克的沙林毒氣才算完全清光。
敘利亞也擁有存量巨大的毒氣庫。國際軍事觀察家們推測目前敘利亞擁有的毒氣制劑大約是1000噸,其中大部分是“沙林毒氣”。擁有這么多的毒氣已屬非常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敘利亞沒有參加《化學武器國際公約》組織,即敘利亞化學武器的生產、存放、使用,并不受國際公約的約束,這更容易讓1000噸致命毒氣成為可怕的殺人工具。
給敘利亞劃下“化學武器紅線”的美國,其實是最大的沙林毒氣擁有國。美國軍方向國際社會公布的沙林毒氣大約有7200噸,分裝成27種毒劑彈,比如MZ12型沙林毒劑導彈彈頭,內裝330枚M139型小炸彈,裝毒劑195千克,可以實現遠距離釋放毒氣的功能,如用于戰場相當可怕。
美國擁有的沙林毒氣最多,受沙林毒氣傷害的美軍人數也是世界最多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后,約有15萬美軍士兵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戰場后遺癥,如慢性頭痛、關節疼痛、惡心等癥狀。此癥最初被稱為“海灣綜合癥”,后來研究證明:是美軍士兵暴露在非致命超低濃度沙林毒氣中產生的中毒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