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各國在努力限核,但事實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多了。擁核國家都有自己的“核按鈕”,它聽起來是個恐怖的東東,但也有有趣的一面,所以我們不妨笑著談談各國的“核按鈕”。
幾次險些丟掉的美國“核按鈕”
1962年,關系一直不好的美國和蘇聯鬧僵了,爆發了“導彈危機”——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美國人發火了,于是美國軍方和政府中的一些人要拿核導彈教訓蘇聯人。
當時美國的肯尼迪總統著急了,因為蘇聯人也不是好惹的,你給他發射一枚核導彈,他回敬你兩枚核導彈,結局將是兩敗俱傷,同歸于盡。
為了避免政府和軍方人員在激憤狀態下私自做主把核導彈發射出去惹出大亂子,肯尼迪決定把核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下令開發出一個25厘米厚、18公斤重,設有復合密碼鎖的手提箱,這個手提箱就是后來所說的“核按鈕”。
一般人總覺得“核按鈕”是一個提供給最高領導人執行發射核彈指令的按鈕,看來并非如此——“核按鈕”是個大皮箱,皮箱里有一套啟動核武器發射程序的制度和裝置,誰擁有這個皮箱,誰才會擁有下令發射核武器的最高權力。有了這個“核按鈕”,肯尼迪終于把可能會出現的亂發核武器的局勢控制下來。
“核按鈕”很重要,美國總統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一個軍事助理提著“核按鈕”跟班??墒窃S多美國總統并不怎么看重“核按鈕”,以至糗事連連——
福特總統訪問巴黎時,竟然將“核按鈕”忘在了飛機機艙里。
卡特總統常常覺得“核按鈕”是個負擔,于是就警告自己的軍事助理不準攜帶“核按鈕”跟他在農場度假,軍事助理只好帶著箱子在離總統10公里處的汽車旅館住下。更糗的是,卡特竟然還把“核按鈕”的密碼卡遺忘在了他的西服口袋里,結果連衣服一起被送進了干洗店,這讓軍事助理差點兒急死。
老布什總統有一次在洛杉磯打完網球后就獨自乘車離開了,提著“核按鈕”的軍事助理只得攔下出租車去追老布什—“核按鈕”上了出租車,沒聽說過吧?做過類似糗事的還有克林頓。1999年克林頓在大街上做完了一次演講后,直接登車而去,竟然把提著“核按鈕”的軍事助理忘在了大街上,著急的助理只好提著沉重的箱子一路小跑去追克林頓……
差點按下的俄羅斯“核按鈕”
俄羅斯的“核按鈕”和美國的“核按鈕”相比稍微小一點兒,也是個“箱子”,10厘米厚,11公斤重,由一個穿深藍色海軍制服的軍官提著,隨時跟隨總統。
這個與美國“核按鈕”相似的家伙,雖然沒有多少糗事發生,卻也有過驚險時刻。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接管了“核按鈕”。葉利欽看管“核按鈕”很是嚴格,要求不能一時一刻離開自己的身邊。可是1996年葉利欽要接受心臟手術,麻醉過后,“核按鈕”交給了當時的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保管。手術結束后,葉利欽從麻醉中蘇醒過來,立即要回了“核按鈕”。
俄羅斯的“核按鈕”還惹過一次最驚險的事。1995年1月25日早晨,俄羅斯邊境的軍事雷達站發出警報:一枚核導彈正向俄羅斯飛來!值班將軍立即緊急通報總統葉利欽。葉利欽立即啟用“核按鈕”,準備命令發射核導彈以牙還牙,正當指令即將下達之際,雷達站又傳來消息:那是一枚科學家從事極光研究的試驗火箭……
各國隱身的“核按鈕”
英國也擁有核武器,但美國和英國是盟國,處于美國的核保護傘下,所以英國的核武庫規模很小。英國的核武器不多,但“核按鈕”也是有的。不過啟動“核按鈕”的權利不在英國首相一人手里,而是由全體內閣成員一起控制。一旦英國遭到核攻擊,由全體內閣成員一起投票決定是否啟動“核按鈕”。
英國的“核按鈕”不像美國和俄羅斯那樣“高調”地整天伴隨著總統四處轉悠,而是深藏在一座地下城中。這座地下城占地100公頃,距地面37米深,可謂是深藏不露。
法國的“核按鈕”也隱身,藏在一個叫“朱庇特”的核指揮中心里。巴黎愛麗舍宮的下面有一個龐大的地下室,步入地下通道,就進入了一個封閉的世界,發生危急情況時,政府人員就會在這里辦公。
名為“朱庇特”的核指揮中心就是地下室里的一間隱蔽“小屋”,小屋沒有窗戶,內有一條53個梯級的秘密通道將它和總統的私人房間連接起來,一旦遇到緊急狀況,總統會從自己的房間經由密道到達“朱庇特”,然后打開墻上的兩扇滑動門,操作門后的“核按鈕”——法國的“核按鈕”是鑲在墻上的。
印度的“核按鈕”更是“隱身”,至今印度也沒有向外界正式宣布其“核按鈕”的存在情況,明顯處于“深度隱藏”狀態。誰在掌握印度的“核按鈕”呢?外界猜測應該是“核管理局政策委員會”在管理這個國家的“核按鈕”。“核管理局政策委員會”由印度多個部門的主要領導組成,應該是印度惟一有權動用核武器的機構。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印度的“核按鈕”應該是集體管理的。
凡是擁核國家,必定都有自己的“核按鈕”,但并非每個國家都愿意告訴外界自己的“核按鈕”秘密,所以更多國家的“核按鈕”都處于藏著掖著的狀態,尚屬于“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