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信息
1.衛計委:2012年的職業病中有九成是塵肺病。
2.教育部:穩步推進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3.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加快,土地換股權模式有望推廣。
4.衛計委:全面推進國家免費孕前優生檢查全覆蓋。
5.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從今年起,中央財政獎補連片特困地區教師。
6.云南農業保險品種已達16個,位居全國前列。
7.全球最大參茸國際電商平臺在長春高新區啟動。
8.瀘州市將打造全國最大特早茶基地。
簡明新聞
農行出臺專業大戶貸款管理辦法
為落實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農業銀行于2013年7月23日發布《中國農業銀行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貸款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這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首次針對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出臺專項信貸管理辦法。
根據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規模經營的融資需求特點,《辦法》提高了單戶貸款額度,最高可達到1000萬元 ; 根據客戶經營現金流的特點設定了更加科學靈活、符合實際的貸款約期和還款方式,貸款期限最長可達5年 ; 針對農村地區擔保難的問題,《辦法》創新了農機具抵押、農副產品抵押、林權抵押、農村新型產權抵押、“公司+農戶”擔保、專業合作社擔保等擔保方式,還允許對符合條件的客戶發放信用貸款。
我國提高新農合的補助標準
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衛生計生委與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2013年起,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其中,原有240元部分,中央財政繼續按照原有補助標準給予補助; 新增40元部分,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補助80%,對中部地區補助60%,對東部地區按一定比例補助。參合農民個人繳費水平原則上相應提高到每人每年70元,有困難的地區個人繳費部分可分兩年到位。
四川省馬鈴薯實現面積及總產全國第一
從四川省農業廳獲悉,2013年馬鈴薯產業大市涼山州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可望再創歷史新高。通過近10年來的行政強力推動、項目有效帶動和科技成功支撐,四川省馬鈴薯產業在特色效益農業中率先實現種植面積和總產全國第一。經初步統計,涼山州2013年馬鈴薯種植面積16.58萬公頃,增加0.55萬公頃,預計產量407.1萬噸,增加16.8萬噸。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獲“中國藍莓之鄉”榮譽稱號
近日,記者自山東省日照市林業局獲悉,該市東港區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藍莓之鄉”榮譽稱號,成為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區縣。
近年來,日照市委、市政府及各級林業部門高度重視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出臺了《關于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意見》,制定了《日照市果業振興規劃》,把藍莓產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不斷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規模發展。據了解,東港區為支持藍莓發展,成立了“東港區藍莓協會”,對連片發展的企業和大戶給予資金獎勵。通過招商引資,依靠產業帶動,已建設藍莓苗木繁育基地63.33公頃,年出圃合格良種苗木180余萬株,實現了藍莓良種苗木自供有余。截至目前,東港區已建成藍莓基地、儲藏加工企業18家,建立綠色、無公害、有機藍莓生產基地22處,成為全國最大的有機藍莓栽植區。
青島33億元建膠東最大蔬菜城
年交易額達百億元
近日,從山東萊西政府相關部門獲悉,青島東莊頭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位于萊西市店埠鎮東莊頭村的東莊頭蔬菜批發市場的南側,總投資約33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膠東半島第一大農產品物流中心,農產品年交易額可達100億元以上,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農產品物流中心和東北亞農產品集散地。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推動現代種業發展
2013年10月2日,迎著秋高的太陽,吹著氣爽的涼風,記者跟隨由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種子、農技、植保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前往江西省南城縣上塘鎮余公頭村、源頭村、下崔村,見證專家組對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現代種業)、江西農業大學組織實施的2012年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超級雜交早熟晚稻新組合‘五豐優T025’的中試與示范”項目的大面積秋制種田塊產量測定的過程。這是今年對該品種制種技術研究的最后一次測定,在此之前,江西現代種業已經對“五豐優T025”進行了兩次大面積制種產量測定,一次是4月26日在海南省陵水縣的南繁制種測產,另一次是7月21日在江西省南城縣進行的春制種測產。
根據專家組3次測產的數據結果顯示,“五豐優T025”在制種生產中表現出了“抗逆性強、異交率高、產量高”的優良特性,各制種示范片產量達到每667平方米(1畝)220公斤以上,這意味著江西現代種業在繼以往取得制種研究佳績的基礎上,又一個優良的水稻品種領先在業界開花。
作為成立于2004年的“年輕”種業公司,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為什么能屢創育種佳績,且以“江西省科技廳第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單位、江西省第一家選育出國家超級稻品種的種業企業、江西省第一家進入東南亞國家雜交稻布點試驗示范企業”的“三個第一”傲立于江西種業之林,它的奧妙究竟在哪里?
在記者的問詢下,江西現代種業的副總經理余厚理先生對他們的經驗進行了高度概括:揚科技優勢,抓團隊建設;項目帶動示范,良種良法配套;建立技術聯盟,借社會智力資源進行商業化研究;技術熟化,健全良種推廣體系。
余厚理介紹說,江西現代種業一直非常重視科研團隊的建設,狠抓項目推進,近年來,共承擔了3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先后培育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新品種18個,買斷品種權3個。“讓農戶放心種,讓經銷商有錢賺”是江西現代種業的經營理念。他還特意強調,品種推廣必須與科學的制種、種植技術相結合,才能發揮品種的最大效益。
如今的江西現代種業,已累計生產超級雜交稻組合良種2500多萬公斤,通過示范推廣,幫農民累計增收17.5億多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風頭正健的江西現代種業又在瞄著更高的目標,加足馬力揚帆遠航!
(本刊記者 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