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養與管理
波爾山羊繁殖母羊要求常年具有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母羊飼養可分為空懷期、妊娠期和哺乳期3個階段。為了保持母羊正常的生產力和順利完成配種、懷孕、哺乳等繁殖任務,加強母羊的管理和補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母羊在配種前要進行檢查,對不能生殖的母羊以及患有慢性病的母羊,都應淘汰。波爾山羊的母羊全年可配種2次,一般5~7月為空懷期,而產春羔的母羊8~9月為空懷期。空懷期的母羊主要是復壯,一般經過2個月抓膘可增重10~15公斤。實踐證明,凡在配種期增重的母羊產多羔的概率比瘦弱的母羊要大,生產的羊羔體質也較強壯。因此,母羊空懷期補加精料,可以促使其發情整齊,提高受胎率。波爾山羊的母羊妊娠期為5個月,前3個月稱為妊娠前期,后2個月稱為妊娠后期。母羊妊娠期中,全價飼料對提高繁殖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妊娠前期胎兒發育較慢,增重量僅占羔羊初生重的10%。妊娠后期胎兒生長發育很快,增重量占羔羊初生重的90%,因此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明顯增加。懷孕母羊和胎兒共增重7~8公斤,熱能代謝比空懷母羊提高15%~20%。對妊娠母羊的管理要特別精心,防止擁擠、跳溝、驚群、滑倒,不要激烈驅趕,不宜行走太快,不要無故驚擾羊群,要及時阻止母羊之間的角斗,在飲水、補飼時都要慢、穩,以防止流產。
波爾山羊母羊的哺乳期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哺乳期羔羊的營養主要依靠母羊,母乳是羔羊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如果母羊奶水多,羔羊則生長發育好,抗病力強,成活率高。反之,則影響羔羊的生長發育。因此,在此階段要對母羊進行補飼,以滿足羔羊迅速生長發育的需要。目前,根據飼養條件,一般將哺乳羔羊定為2~3個月斷奶。母羊補飼的重點在哺乳前期,尤其是羔羊出生后15~20天內,應保證母羊全價飼養。當羔羊的采食飼料量增加后,母羊的補飼量可以逐漸減少。對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控制精料的用量,防止造成消化不良和發生乳房炎。
母羊配種前應進行檢查,淘汰有慢性病及體質弱的母羊。母羊妊娠期間應補飼全價飼料。妊娠前期,每天補飼優質干草2公斤或青貯飼料1公斤,妊娠后期應增加營養物質的需要量。哺乳前期應保證母羊全價飼養,以提高產乳量。
羔羊斷奶前幾天,要減少給母羊的飼喂量,以免發生乳房疾病。產羔是波爾山羊飼養業中主要的工作環節之一。產羔的前一星期應對產圈、運動場、草架、料槽、分娩欄等進行清毒,消毒劑可用3%~5%苛性鈉或20%~30%石灰溶液。此外,還應積極做好產羔前的準備工作,包括產圈及用具的準備,墊草和飼料的準備,接羔人員的準備等。產圈應根據條件,因地制定。每只分娩母羊應有2平方米面積的產羔舍,產圈可分為大、小2處,大的1處放母子群,小的1處放初產母子。產圈內的地面要進行消毒,為使地面干燥,可撒些生石灰消毒,然后鋪上干凈的褥草。產圈舍內應準備好水桶或水盆等用具,同時做好記錄。產圈內應寬敞、明亮,保持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
2.產羔母羊及羔羊護理
產房要保持干燥、衛生,接羔室要防寒保暖。要幫助羔羊吃好初乳,對出生后的弱羔應精心護理,防止被踏傷和壓死。發現病羔要及時治療,特殊護理。
母羊產后不能飲冷水,1~3天內不能喂過多的精料,以防止消化不良和發生乳房炎。羔羊要盡早運動,寒冷季節應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讓其隨母羊到舍外運動場上曬太陽,平時注意防止羔羊生病。因羔羊的機體抵抗力較弱,適應性也較差,所以要隨時注意羔羊的神態、食欲和糞便的變化情況,發現異常,立即隔離治療。此外,還要定期注射疫苗,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為了使羔羊生長發育快,生長性能好,還應盡早補飼,使羔羊獲得更完善的營養物質,促進腸胃系統的健康發育,增強羔羊體質。羔羊進入10日齡時可以訓練吃草料,以刺激其消化器官的發育。在圍欄內安裝補飼欄,要注意少給勤添。羔羊1月齡以后,逐漸轉變為以采食為主,補飼精料有豆餅、玉米、麥麩等3種以上的混合飼料。還應補飼優質干草、青割大豆等優質飼草。在羊舍內要設水槽和食鹽槽,供羔羊飲用和舔食。發育正常的羔羊,到2~3月齡時已能采食大量牧草和飼料,具備了獨立生活能力,可以斷乳轉為育成羊。羔羊發育較整齊的可采用一次性斷奶,發育有強有弱采用分批斷奶法。羔羊斷奶后要分群,強弱分開、公母分開管理,并對其進行編號,以便于識別和生產、選育等工作的進行。
(黑龍江省尚志市畜牧獸醫局 王敏 郵編:1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