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卵巢也有它的生物鐘,也有它運行和發展的規律,大到漫長一生,小到每月的排卵期,連懷孕避孕也要遵循卵巢生物鐘。可以說,在女性的人生中,小小卵巢有著很強的話語權。那么,卵巢的生物節律到底是怎樣在變化呢?
卵巢一生的變化:一般來說,從青春期開始一直到絕經前,卵巢在形態和功能上會發生周期性變化,卵巢辛勤工作30多年,但它的產能卻相當低。在每個成年女性的卵巢中,每月有若干個始基卵泡發育,但每月只有一兩個卵泡發育成熟,像雙胞胎就是因兩個卵泡成熟而造成的,其余的發育到某一階段就閉鎖、萎縮。排卵可由雙側卵巢交替進行,也可由一個卵巢持續排卵。滿打滿算,女人一生中僅有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最終走完整個周期,其余的到一定程度后會退化消失。
一旦卵巢停止排卵,女性便進入了絕經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更年期。更年期是最讓女人煩躁懼怕的時期,這時期的女人抑郁煩惱,易怒多變,面容蒼老。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在每個周期內卵巢的變化情況,女人們可以根據這個變化規律來安排好自己的養生計劃。
卵巢周期性變化是這樣的:隨著卵泡在激素作用下發育成熟,卵泡會不斷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當卵泡接近卵巢表面的時候,這里的表層細胞會變薄,最后破裂,出現排卵。
排卵期大多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一般是在下一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排出后,在輸卵管傘端的撿拾、輸卵管壁的蠕動以及輸卵管內膜纖毛活動等的協同作用下,進入輸卵管,并沿著管腔向子宮側運行。
卵子排出后,卵泡壁會自行塌陷,卵泡迅速轉變為富血管樣的腺體樣結構。如果沒有受精形成的,稱為月經黃體,在排卵后的9~10天,黃體便開始萎縮,等待下一輪周期的來臨。如果受精,則為妊娠黃體,維持3~4天后自行退化。
排卵期的計算方法:
明白了卵巢一生的變化和周期性的變化,我們從宏觀到微觀,一層層縮小范圍,再來具體說說排卵期。因為女人一生的黃金時期都要和卵巢糾纏不清,現代女性更應掌握生理規律,學會科學安排人生,懂得優生優育和合理避孕,盡量避免傷害到卵巢,頻繁人工流產就極易傷害到卵巢。
前面已說過,排卵期大約是指下次月經來潮前的第14天左右。卵子排出進入輸卵管后,一般可以存活1~2天,而男子產生精子則是連續的。精子通常能在女性的生殖道內保持活性2~3天。通俗地說,如果在排卵前后的一定時間內有性生活,就有懷孕的可能。這段時間就被稱為“排卵期”,掌握這個時期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掌控住受孕的概率;另一方面,對于那些暫時不想懷孕的夫婦,如果故意錯過“排卵期”過性生活,就可以降低受孕概率,以免女性身體受損。每個女人不同,排卵期也不一定那么整齊劃一,通常而言,計算女性的排卵期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宮頸黏液觀察法。這個方法必須在醫院才能做,所以就不多說了。
2. 基礎體溫測定法。正常情況下,處在育齡女性的基礎體溫,在月經前半期較低,而在排卵期會更低,排卵后24小時至幾天內的時間里,可突然或緩慢上升1℃。因此,基礎體溫的測量最好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然后堅持每天測量,并用坐標紙記錄清楚,以便觀察分析。
3. 行經日期推算法。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每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都應該排卵,所以把排卵前的5天至排卵后的5天都稱為“排卵期”。然而,因為大多數女性的月經不是永遠那么準時,所以,相比之下前兩種方法更可靠。
4. 公式計算法。在采用這個公式計算之前,大家必須連續觀察并記錄自己的8次月經周期,然后得出這8次月經周期的最長天數和最短天數,然后代入公式計算,便可以得出“排卵期”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必須要注意的是,月經周期的計算是從此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
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以便于大家理解。比如,某一育齡女性前8個月的月經周期最長為30天,最短為28天,代入公式就是:
排卵期第一天=28天-18天=10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30天-11天=19天
也就是說,這位女性的排卵期在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0天開始,在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9天結束。
如果在觀察期間,你發現自己的月經很規律,比如28天一次,那么你可以將月經周期的最長天數和最短天數都定為28天,然后代入公式,從而計算出自己的排卵期為: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0~17天。
知道了卵巢的變化規律,知道了自己的“排卵期”,也就了解了懷孕避孕的生物鐘。如果想要一個可愛的寶寶,或者暫時還沒有準備好要一個寶寶,都可以采取相應措施來有條不紊地自己進行安排,避免打亂仗。
(北京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