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株椒2號”通過審定
2013年5月15日,湖南省株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辣椒新品種“株椒2號”通過了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準予推廣。這是該所選育的第5個通過省級審定的辣椒新品種。
株洲是我國的干辣椒主產區之一,辣椒是株洲市主要蔬菜品種之一,有較大的生產面積和消費市場,常年干辣椒生產面積在0.27萬公頃(4萬畝)左右。
“株椒2號”為中晚熟常規朝天椒品種,株高50厘米,植株長勢較強,坐果性好,抗病性與抗逆性較強。果實羊角形,平均單果重4.9克,肉質脆,味辣,果實空腔小,種子量相對較少,宜鮮食、干制或醬制加工。該品種適合在全省栽培。
(湖南 李慧)
甘肅省甘谷縣三項 沼氣設施獲國家專利
近日,由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能源站(電話:0938-5626044)設計推廣的改進型農村戶用沼氣池、高位回流沼液沖廁裝置、沼液自動循環沖廁裝置三項沼氣池相關設施建設全部通過審核,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三項新型實用專利權。
據甘谷縣能源站站長黃濤介紹,改進型農村戶用沼氣池,提高了沼氣池的產氣率和利用率,產氣率能提高10%~15%。高位回流沼液沖廁裝置不僅能改善廁所衛生狀況,還能疏通進料管,加快進料速度,提高沼氣池的產氣率。沼液自動循環沖廁裝置在改善廁所衛生環境的同時不會增加沼氣池內的水分,不降低料液濃度,使沼氣池的產氣率保持穩定。
(甘肅 鄭濤江)
寧夏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獲突破
寧夏2010年以來就開始試驗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但一直未獲得大的突破。今年年初,寧夏農技推廣總站(電話:0951-6725175)與上海一家公司合作,引進該公司高壟、寬溝、窄行、稀植的種植技術,在吳忠市馮家灘、中衛市沙漠溫室、賀蘭新平設施農業園區三個點配套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試驗,均獲得了成功。據介紹,使用該辦法后,以667平方米(1畝)地面積的日光溫室計算,每個日光溫室可增產20%~30%。據了解,該技術今年下半年將在全區進行大范圍推廣。
(寧夏 徐衛)
農民育出桑葚新品種
30多個國家飛來訂單
重慶市大足區龍水鎮復隆村雅美佳濕地公園負責人兼技術人員陶德君自主研發的果桑新品種“金檣63號”,獲國家專利局確認。目前,該品種桑葚已吸引了30多個國家飛來訂單,“錢”途看好。
據介紹,陶德君充分利用濕地公園得天獨厚的優勢,投入近百萬元自主研發出桑葚新品種“金檣63號”。該品種經多年培育,具有果大、味甜、產量高等特點。目前,單枝產量一般在300~500顆之間,最高可達700顆。此外,這種果桑花青素含量也特別高,是普通果桑的6倍。目前該果桑枝條價格達到每公斤400元,單株桑苗價格每枝50元。
(重慶 蔡楊)
廣西金銀花新添兩個新品種
據了解,廣西桂林近年開始引種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系方式:010-62590835)培育的“九豐一號”、“九豐二號”金銀花品種,新品種每年有7~8個月的開花期,可以收獲30年,效益明顯。
據統計,目前廣西已有13個縣(市、區)種植該品種0.226萬多公頃,每年農民收入近億元。目前廣西不少地方已將該品種金銀花種植列入扶貧項目,給予一定的種苗補助。如:寧明縣農民每種植一株兩年苗“九豐二號”,可獲補助6.3元,其余3.7元在第二年公司收購花時扣50%苗款,另外50%苗款在第三年公司收購花時扣完。這樣,農民前期不花自己一分錢,第一年每667平方米(1畝)還有1000多元的收入。
(廣西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