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先鋒,引領思維地圖,開啟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周期,尋找設計的價值根源,塑造設計面向未來的潛力與活力——9月24日,以“加減乘除:設計的覺醒與抉擇”為主題,由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主辦、北京盛世嘉年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策劃承辦的的2013時尚設計北京24論壇,在愛慕2013北京時裝設計周期間舉行。
設計價值觀的覺醒與多元化的探索與碰撞,成為了本屆時尚設計北京24論壇上最鮮明的觀念主張。針對中國原創設計面臨的資金技術缺乏,完整度和可持續性不足,規模化生產能力差,渠道狹窄等現實困境掣肘,論壇嘉賓也給予了切實的回應與灼灼的思考。
穿透設計的表皮,觸摸設計的內核
“設計是誰?設計從哪里來?設計要到哪里去?”
在這樣的探尋思路下,本屆時尚設計24論壇特別邀請了世界著名建筑與工業設計大師黑川雅之先生。作為日本建筑和工業造型設計界的代表人物,年逾70歲的黑川雅之被稱為“一部活的工業文明發展史”。“生命與性”的哲學理念是他設計的永恒主題,也是設計世界觀與生命觀獨特、生動,厚重感與輕盈感兼具的最佳映照。
與此同時,著名攝影家、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王川、著名當代藝術家朝戈先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裝飾》雜志主編方曉風先生,以及著名當代藝術家高孝午先生,也都給出了自己對設計內核的觀察維度與思維索引。
拒絕設計孤島,設計的“去邊界化”
本屆論壇上,國際買手、設計師、品牌策劃人、媒體人分享了對于全球本土化與在地性的感知與見解,旅法服裝設計師李春江先生、時尚文化藝術顧問江山先生、“I-XIU 秀場匯”創始人王天成先生、《LIFESTYLE》雜志主編Mr.Nels從不同的維度,用交錯的視角豐富立體地呈梳理出全球時尚行業的格局。
這,也是本屆時尚設計北京24論壇著力倡導的“無界設計”理念的表達——在探討設計在不同藝術領域內獨立性的同時,同時倡導以一種跨界的視野去促進創意資源的融合。
民藝新生,設計傳統與現代的交匯
“思索傳統的美好,才能更好地接近未來”。尋找設計的根源性價值支撐,一直是設計存在的重要使命之一。本屆論壇上,《漢聲》雜志創辦人、著名出版人、設計家黃永松先生,著名紫砂壺藝術大師高振宇先生,著名家具設計師、 “澳珀”創始人朱小杰先生,臺灣跨界設計師葉宇軒先生,中國植物染色/植物染料技術研發人、非遺項目“傳統染色”傳承人黃榮華先生、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中國項目經理李光涵女士悉數到場并發表了演講。
設計沙龍,新價值與新商業的價值合力
可以看到,兩股設計氣質正在得以強化——一方面,新的設計更具備“綠”的特質。另一方面,新的設計更具備了“云”的氣質。為了捕獲這兩股氣質,以“新價值”與“新商業”為主要議題的設計沙龍舉辦。眾多設計界大師到場參與討論。其中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柳冠中先生談到:當代中國的設計審美發生嚴重偏移 ,以多為美,以大為美,以奢為美,感官刺激的時空符號取代了啟迪精神家園的藝術。深懷對地球資源、當代設計價值觀的富有責任感的擔憂,為我們提出諸多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