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經(jīng)常保持大度的心態(tài),可以延緩細胞衰老,延年益壽。那些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人,在無形中折磨自己,致使容顏憔悴,性格孤僻,一生將與憂慮為伴,與煩惱為友。可見,人要開拓健康之途,首先要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把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美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威廉斯博士,從1958年開始跟蹤研究225名醫(yī)科大學學生。25年后,他發(fā)現(xiàn)其中敵視情緒強的人死亡率高達14%,而性格隨和寬容的人死亡率僅為2.5%。當人的內(nèi)心矛盾沖突或情緒危機難以消除時,機體內(nèi)分泌功能就易失調(diào),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等,還常伴有頭暈、多夢、失眠、倦怠無力、心緒煩亂等癥狀,不僅不利于解決矛盾,而且不良心理與生理異常會相互影響,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誘導疾病的發(fā)生。相反,寬容是一種涵養(yǎng),一種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境界,寬容能夠釋放壓力,微循環(huán)得到改善,腦血流量增加,恢復心理平衡,使人頭腦清醒,有助于身心健康。
同時,寬容是人際關系的親和劑。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個人要事業(yè)有成,保持自信健康,就必須重視“人和”這一重要因素,而寬容是保持“人和”的基礎。首先要寬容別人的過失。不要只想到自己受到的傷害和損失,而要站到對方的位置上,想想別人并不是有意的。如果是被熟悉的人所傷害,不妨想想他往日對你的幫助和關懷,以及他對你的一切好處。這樣,火氣、怨氣就會大減。其次是要寬容別人的有意傷害。要明白,別人之所以要氣你、故意傷害你,其目的就是要使你過得不愉快,你生氣、慪氣正中他的下懷。
寬容,人的心胸才會坦蕩;寬容,社會才能高奏和諧與愛的樂章;寬容,民族才敢擁抱世界燦爛多元的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