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停牌3個多月的飛樂股份(600654)周二終于復牌,中安消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安消”)將以資產置換的方式完成借殼上市。消息刺激下,股價接連4個漲停,怎么看待后市的機會?
孔銘:安防行業無疑是近5年上漲持續最久概念,行業的景氣度和抗周期性都非常好。目前我國的安防市場仍處于政府主導,行業推動,民用市場尚未啟動的階段,政府主導的平安城市將是安防行業最主要發展引擎;其次,安防在各具體行業的應用也是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最后是尚未大規模啟動的民用市場,行業下游應用十分廣闊。
從歷史看,龍頭之一的大華股份年年除權后都會填權,如果按復權計算,五年前最低點的股價是1.46元,而目前股價是43.8元,上漲的幅度可謂是驚人。另一只概念股海康威視四年前復權股價是7.56元,目前是21.19元。飛樂股份目前的股價和大華、海康相比明顯偏低,復牌前股價在5元附近,復牌連續漲停,即便翻倍也才10元,股價上漲的空間還是很大。
如果從市值的角度看,海康威視目前在800億左右,大華股份在400億左右,飛樂股份若按發行完成后20億股,每股股價10元計算市值也才200億,市值上也有巨大的上漲空間。
《動態》:聽你這么一說,這股還真的非常有潛力。飛樂股份是上海“老八股”之一,大股東上海儀電控股出售殼資源是何目的?
孔銘:上海儀電控股目前控股四家上市公司:飛樂股份、飛樂音響、上海金陵和廣電電子,飛樂股份和飛樂音響股權較為分散,儀電系分別控制兩家公司17%和13%的股權,股權比例分散的上市公司往往容易被資本獵手在二級市場狙擊,與其不斷讓人窺竊,還不如找機會賣個好價錢。反正手中還有三家上市公司,優化資產管理,集中精力到主業上,可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根據公告,飛樂股份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構成借殼重組,并將分三步實施。首先,飛樂股份將把自身的大部分資產及負債出售給現在的控股方儀電集團及其關聯方;其次,向中恒匯志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中安消100%股權;最后,中恒匯志的控股股東涂國身將認購公司發行的股份募資。
重組完成后,控股股東儀電電子持股比例下降至6.61%,中恒匯志持股比例達50.34%,涂國身持股比例達12.58%。飛樂股份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中恒匯志將取代儀電集團成為控股股東,而實際控制人也將由上海國資委變更為涂國身。
《動態》:置入的資產中安消有哪些看點?
孔銘:中安消系大型綜合安防、消防系統集成與運營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主要分為消防、安防系統集成和產品制造三大模塊。中安消近三年主營業務增長穩定、快速。2011年,2012年凈利潤對應為6489萬元,1.09億元,同比增加35%、68%;尤其是去年增加了對酒店、醫院、銀行的高毛利項目。據預測,2013年標的公司營業收入較2012年的11.6億元增長70%,且在2014至2016年,營收增長率對應都在30%以上。大華股份最近2010-2012年三年凈利潤增長分別為122.1%、45.2%、85.2%。海康威視則為49%、40.8%、44.2%。從數據對比來看,中安消未來延續高成長還是靠譜的。這也為今后股價的上漲提供了業績的支持。
《動態》:7月15日瑞豐光電(300241)公告以自有資金擴產,7月17日瑞豐光電又公告擬與TCL、裕星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公告一出,股價連拉三個漲停,后市是否還值得介入?
孔銘:近期LED行業拐點已經展現, 目前行業還處于景氣向上的開端。瑞豐光電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純封裝企業,處于LED行業里的中游, 產業鏈上游是做芯片的,下游做應用的,中游封裝就是把芯片通過封裝變成各種應用的光源。公司背光業務近兩年保持高速增長,并且在康佳、長虹等保持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公司與TCL成立合資公司可以幫組公司打開TCL的突破口,TCL是全球第三大液晶電視生產商, 同時TCL還擁有華星光電,有很大的面板需求,TCL每年電視機出貨量可達1200萬臺,是國內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廠商。公司與TCL成立合資公司后單背光一項可形成銷售收入7-8億元(安照燈條計算,如果做成背光模組則銷售規模更大)。同時TCL照明業務也處于恢復階段,未來TCL照明器件也將從合資公司采購,伴隨TCL照明業務的逐步恢復,未來合資公司的銷售規模有望迅速增加。
此外,合資的第三方裕星企業的母公司臺灣璨園光電是一家專業的LED芯片廠商,三家聯手實質是上中下游企業結成更緊密聯盟。既互補資源和優勢也有排他性的意味。
此外,公司擴產的沖動很大,7月15日公告擬投入自有資金1.83億元用于SMDLED擴產項目。目前公司深圳、寧波廠區產能基本已經滿產,上海還處于建設當中,公司在4-5月份就已經積極擴產,擴產多為EMC封裝,擴產周期長于傳統封裝技術,所以產能釋放要等到3季度末到4季度,產能釋放以后公司增速將超越前期增速。進一步提升公司在LED封裝行業的整體實力,鞏固和突出公司在中大尺寸LCD背光源LED、照明LED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
事實上,我從瑞豐光電身上看到了2010年時歐菲光的影子。當年歐菲光也是看好出觸摸屏的前景,大舉擴產,之后也如其所愿,大幅增長的產能幫助歐菲光營收翻番。
技術上,我還是堅持過往的觀點,心急喝不了熱粥,不要追漲,好公司也要有好的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