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年度產品發布會(9月5日)兩周半前,小米董事長雷軍在微博上承認,小米剛剛獲得新一輪投資,公司估值100億美元,僅次于阿里集團、騰訊和百度。
10月15日,小米電視官方微博宣布,當天中午12時開放購買的3000臺47吋頂配3D智能小米電視在1分58秒內售罄,10萬臺小米手機3在1分26秒內售罄。
盡管前后有這么多好消息,但這個秋天對小米來說,蕭瑟之感未輕反重。
小米的多事之秋
9月5日,小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發布47吋小米電視,2999元的價格震掉了一批人的下巴。但很快,樂視在10月10日召開新品發布會,推出50英寸超級電視S50,2499元的價格再次擊穿“價格底線”。這個發布時間甚是微妙,在小米電視開放購買的五天之前,以更低的價格發售,不得不讓人懷疑,S50就是沖著小米電視來的。
傳統電視廠商也開始發力,創維與阿里巴巴合作發布的酷開TV42英寸青春版售價1999元,TCL與愛奇藝聯合推出的48英寸經典版TV+售價也為2999元。一時間,小米電視2999的價格沒有了優勢。面對前后夾擊,負責小米盒子和小米電視業務的小米多看副總裁賴永賽在接受《綜藝》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米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口碑,“競爭的威脅不可避免,現在的市場是新興市場,大家先一起把市場做大。”雖然群狼環伺,賴永賽認為小米獨立的操作系統和良好的用戶口碑仍是沖出重圍的兩大法寶。
更難應對的是版權糾紛。今年8月6日,迅雷對小米提起訴訟,理由是小米盒子內容侵權,盜播其電影《武俠》《泰囧》,迅雷要求小米盒子停止對電影《武俠》《泰囧》提供在線播放服務,并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9月26日,小米盒子因可點播湖南衛視《天天向上》被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起訴,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10月11日,優酷土豆狀告小米科技,要求小米停止對《北京青年》《愛情公寓》《楚漢傳奇》等10部劇目侵權播放,并索賠510萬元。對這一系列訴訟,賴永賽方面“以不方便回應”拒絕發表意見。在早前的報道中,小米公司聲稱,被起訴的內容都是由iCNTV未來電視運營的中國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提供,小米對于內容是否侵權并不知情。
內容一直是小米的軟肋。
小米盒子高調降生沒幾天,就因沒有牌照被封殺,直到與中國網絡電視臺下屬的iCNTV達成合作,才重見天日。在小米高歌向客廳進軍之際,版權糾紛再度給了它一擊重創。
“米粉”擁護和渠道優勢
盡管面臨不少問題,小米仍是近年來當之無愧的行業奇跡,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現在的受追捧不過才三年時間。雷軍如同他的偶像喬布斯一樣,不但做了產品,更創造了一種文化。
小米手機是國內第一個擁有粉絲的新媒體產品。預約、搶購,同樣的狂熱大概只出現在了“果粉”的身上。“米粉”的出現與小米培養粉絲的積極性密不可分,小米通過論壇等渠道讓粉絲們積極參加進來,在產品的設計中融入“米粉”的意見,“米粉”在購買產品的同時收獲了重視。有人甚至把賣手機的雷軍比作賣保健品的廠商,二者都是既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又讓用戶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小米的饑餓營銷,讓買到產品的人喜出望外,帶來產品之外的極大滿足。
小米的革命性在于一上來便是按成本定價,超低價格最能吸引粉絲。對于差錢的用戶,小米的“高配低價”是多么有誘惑力的一句廣告詞,同樣的功能、設計,什么能讓用戶更開心,當然是更便宜的價格。從某種意義上說,“米粉”是小米三年來創造的最棒的產品,其意義遠超過小米手機和小米電視。而在小米電視的未來研發中,賴永賽強調,將沿用與米粉互動的模式,把他們的意見融入到產品中,他也相信“米粉”的熱情會延續到小米電視上。
小米的另一大優勢是采用“全互聯網推廣模式”。
小米不在廣告上花一分錢,依賴口碑相傳。在接受《綜藝》采訪時,賴永賽反復強調“做好口碑營銷”。小米產品的銷售完全依托小米網站,線下配送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營銷、物流)的成本,這是小米以“不要命的價格”搶占市場的最大支撐。小米之前,手機業依仗傳統渠道,小米之后,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加重電商渠道的建立。小米電視延用小米手機的發售渠道,賴永賽稱小米目前沒有打算嘗試其他的銷售渠道,還將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
“目前沒有考慮盈利”
小米電視研發之初,曾傳出將與創維合作的消息,這個傳聞得到了賴永賽的確認。但最終,合作沒能達成,反而在創維新品的發布會上,創維高管點名道姓稱小米電視是兩年前的方案,屬于“石器時代”。雙方未能達成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創維老總楊東文不接受做電視不僅不賺錢還可能虧錢的模式,最終放棄與小米合作。小米血液中的“互聯網冒險精神”沒有得到傳統企業的認可。
關于小米模式,業內早有詬病聲音。有人把小米的營銷方式解讀為變相的期貨模式。手機上的各種芯片、配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下降非常快,而小米手機通過預約鎖定了用戶的預付款,兩三個月后再發貨時成本已經降低。小米手機1發布時,絕大多數用戶在正式發布后等待了長達10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花1999元買到小米手機。小米手機2發布時,雷軍宣稱成本價為2350元的小米手機2售價僅為1999元,但正式發售的時間在2個月后。從8月發布到10月開賣,硬件的價格在兩個月內都有所下滑,10月份的成本價已不再是8月份所宣稱的2350元。
業內人士認為,小米的這一銷售模式為其帶來了可觀的利潤收入。但一旦供應鏈出了問題或者售后得不到好的解決,這對依靠互聯網模式發展起來的小米會形成致命打擊。賴永賽稱,目前小米電視將與小米盒子、手機,共享維修售后的架構,會通過目前的服務售后網點把客戶服務做好,“我們注重的是用戶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