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晚,入秋的北京又一次雷雨大作,水立方的藍色膜體傳來一陣陣密集的噼啪聲。臺上,正在講解“蘇寧開放平臺3.0”的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一點也沒受到影響。來自華北區的700家品牌商代表更是聚精會神,希望第一時間捕捉到一些和“其他平臺不一樣的地方”。
蘇寧確實需要拿出新東西。過去四年,蘇寧易購從零開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人們仍然質疑在與天貓和京東的競爭中,蘇寧易購能否后來居上。
這種擔憂情緒同樣蔓延到對整個蘇寧集團。盡管打敗了“老冤家”國美,還憑借去年2327.23億元的營收躍居中國民營500強之首,但在整個商業零售業受到互聯網沖擊的關口,蘇寧需要為自己6000億的宏偉目標找到一條新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模式。
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對《英才》記者表示:“在商業零售這塊蘇寧做到了最大,我們的轉型其實是從頭開始,但路我們已經想好了。”
事實上進入2013年,蘇寧轉型節奏明顯加快。2月,蘇寧電器正式更名為“蘇寧云商”,提出“電商+店商+零售服務商”的新型零售模式。6月,提出“線上線下同價、全網比價”的全渠道O2O戰略;而開放平臺3.0的正式推出,“新東西”呼之欲出,意味著蘇寧又向前了一步,劍鋒直指天貓和京東。
網羅品牌商
8月28日下午,來自品牌商和電商代運營公司的幾十名代表來到南京,與蘇寧高管當面溝通。在這個內部溝通會上,孫為民闡述了蘇寧做開放平臺的初衷和構想,李斌則透露了更多細節和模式。
飛亞達電商事業部總經理遲偉華幾乎是當天就下定了決心。作為國內知名的手表品牌,飛亞達在天貓和京東平臺上表現均不俗,但遲偉華看好蘇寧的開放平臺,哪怕更多的細節和政策還處于保密階段。他向《英才》記者表示:“蘇寧最大的優勢當然還是線下,這次協同起來做開放平臺,還有不少優惠政策,值得認真做一把。”
正是在這一天上午,蘇寧內部會議上正式確立全面轉型互聯網企業,細化“電商+店商+零售服務商”的定位。溝通會散場的電梯口,孫為民向《英才》記者一笑,“這還是剛開始,這一步走出就沒有回頭路。”
事實上在9月12日蘇寧開放戰略正式發布前,首批300家商戶早已敲定,并在13日凌晨正式開啟運營。
在“云臺”中,蘇寧確定了四大特色:雙線開放、統一承諾、精選優選和免費政策。
其中,統一承諾意味著蘇寧愿意以自家品牌為入駐商家向消費者做質量背書;精選優選則指在同一配送城市范圍內經營的商戶數量控制在5家,以免惡性競爭,并采取優勝劣汰的機制;免費政策則是永久免除年費、技術服務費以及百貨、日用、圖書等重點招商品類傭金,只要求1、3、5萬三檔的保證金,以及按照銷售額的0.1%收取用戶服務基金。
但最受關注的還是雙線開放一環。李斌指出,蘇寧的“雙線開放”不僅是渠道平臺的開放,蘇寧開放平臺3.0為商戶提供一整套零售服務解決方案,包括物流、推廣、客服、售后、金融、IT等經營模塊,實現商業資源的社會化共享,降低運營成本。
這些政策讓人們看到蘇寧轉型的決心,以及更激進的互聯網打法——基礎資費,服務增值,開放共贏。互聯網觀察家葛甲向《英才》記者表示:“這次蘇寧動作夠大的,但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好事。”
還需時間
蘇寧在線下零售叱咤風云,但在互聯網零售領域被認為是一個追趕者。
張近東去年接受《英才》記者采訪中就透露:“我們一定會走出自己的路,線上線下融合。我們就是要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做個標桿,對不對?”(詳見《英才》雜志2012年10月封面文章《張近東:蘇寧無界競爭》)。
“電商+店商+零售服務商”的提出,正是這條路最好的理論注解。
一方面,蘇寧越來越適應互聯網打法,并將20多年商業零售積累的經驗應用其中,完善電商這個“還處于初期”的行業。在此次的開放平臺3.0搭建中,除了簡單的“自貿區”類比,人們更看到蘇寧構建了一條借鑒傳統商業理念的服務體系。
例如,蘇寧開放平臺的八大園區分別代表商戶經營、第三方流量合作伙伴、電商代運營企業、第三方開發者、社會化物流售后客服、第三方金融保險(放心保)、第三方培訓等職能。而基礎公共服務則面向商戶提供類目規劃、店面設計裝修、基礎流量導入、基礎數據服務、即時通訊服務、蘇寧認證商品質檢服務、第三方交易擔保和支付工具等服務。此外,蘇寧還開放的一系列完整的商業配套,向入駐商戶和消費者提供“店面云”、“金融云”、“IT云”、“物流云”、“廣告云”、“運營云”、“知識云”等增值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蘇寧這個模式中,線下并不是“被遺棄的荒地”。按照張近東規劃,蘇寧在2020年的6500億營收目標中,線下3500億,線上3000億,共同構成蘇寧新零售帝國。
為此,蘇寧甚至開啟了門店擴充計劃,目前蘇寧擁有1600多家門店構成的店面云資源,到2020年則將達到3500家,包括遍布全國各地的門店、Expo超級店、樂購仕和即將面世的蘇寧廣場、蘇寧生活廣場等。
不過,雖然路線已定,但蘇寧基于傳統零售體系建立并行之有效的決策與管理機制、組織與業務架構乃至企業文化,在全面用互聯網結構和再造后,需要時間來驗證,而天貓、京東等都還保持著高速發展。另一方面,轉型陣痛帶來的利潤率下滑,也需要時間彌補。
這也是一些投資者擔憂的地方。蘇寧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僅7.3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8%。
在“表決心”和“摸索路徑”之后,蘇寧需要拿出結果。孫為民也承認:“互聯網化的轉型和新商業模式的打造,我們確實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