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國領袖毛澤東一生坐飛機約60次。為毛澤東開飛機時間最長、次數最多、信任度最高的專機長,就是如今還健在的新四軍老戰士、88歲高齡的蔡演威。
在毛澤東120華誕之際,記者慕名赴空軍某干休所拜訪了毛澤東專機大隊大隊長蔡演威。面前的蔡老高大魁梧,鶴發童顏,舉手投足盡顯當年駕駛銀鷹、翱翔藍天的風采。蔡老凝望著客廳里懸掛著的他與毛主席在專機旁的合影,娓娓地講述了他80多年的絢麗人生。
兵荒馬亂 困境中邂逅地下黨
1926年4月1日,蔡演威出生在廣東豐順縣湯坑鎮一個地主家庭。那時,他的父親和叔父已在泰國經商。蔡演威5歲時,隨母親來到泰國,在曼谷的華文學校讀書。蔡演威的童年無憂無慮。
好景不長。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泰國所有的華文學校均被查封。泰國顧及本國的利益,掀起了排華浪潮。爸爸媽媽告訴他,日本人打到中國了,我們國家遭難了。沒有祖國的強大,我們華人在哪兒都受欺負!孩子你要記住,長大后可要為國家爭氣呀!
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1939年春節剛過,父親托人將兒子帶回祖國,在上海英租界的暨南大學附中繼續讀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泰之間交通、郵路全部癱瘓,蔡演威的經濟來源斷絕,他陷入了極端的生活困境之中。
這時,暨南大學大學部的學生劉雄(歸僑)和蔡演威的好朋友許慶文同學,都觀察到他的愛國熱情和生活上的窘境,多次找蔡演威聊天:“想不想找個地方可以念書,不花錢還管飯吃?”“天下哪有這等好事?”蔡演威質疑道。劉雄認真地說:“有啊,先到南京,過了江,就在安徽那邊的根據地。”什么是根據地?蔡演威并不懂。許慶文說:“根據地有抗日軍政大學,可以一邊讀書一邊打鬼子。要不這樣,我先去,如果是真的,我捎信兒給你!”一心想念書的蔡演威哪里知道,其時,劉雄和許慶文已是中共地下黨的聯系人了!
過了幾天,蔡演威接到一張紙條。打開一看,上面寫道:“這里可以,沒有問題,趕快來吧。”紙條上還有行走路線和聯絡人。沒錯,是好友許慶文的筆跡,蔡演威確信無疑。他和另外三個同學化了裝,跟著交通員機智地通過幾道哨卡,輾轉到了蕪湖,接著乘船過長江,來到皖江抗日根據地。
投筆從戎 從新四軍到老航校
“新四軍七師湯家溝貿易局的蔡輝同志接待我們。鑒于我是上海來的青年學生,領導發揮我的專長,被分配到二十旅文工隊。我記得穿上軍裝成為新四軍戰士的那一天,是1945年4月1日。”蔡演威回憶說。
文工隊經常下連隊,蔡演威教戰士們唱歌、學文化。其間,他還任七師《大江報》見習記者。不久,他被選送到抗大第十分校學習。
此時正值抗戰勝利前夕,日軍負隅頑抗,我軍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挑起內戰。蔡演威參加了泗縣阻擊戰和棗莊戰斗,經受了槍林彈雨的洗禮。我軍組建空軍,在吉林通化成立第一所航校(后來航校先后轉移到牡丹江、東安)。航校學員全部從新四軍和八路軍中挑選。新四軍七師奉命推薦10人參加航校學員的選拔。在嚴格的選拔中,蔡演威以全優成績脫穎而出。
蔡演威告別了抗大的戰友們,踏上了新的征程。學員們翻山越嶺急行軍,趕到牡丹江航校——后來被大家親切稱之為“老航校”。展現在蔡演威眼前的航校,是破舊不堪的平房,滿是彈坑的跑道和數十架拼湊起來的破舊飛機。
修理飛機是航校的當務之急。蔡演威被分配學習機械。1948年,他于航空機械二期畢業,并以優異成績取得飛行機械師的資格證書。
1949年,蘇聯決定幫助中國建立六個航校。剛剛完成航空機械專業學習的蔡演威,聽到要在他們中招收飛行員的消息,異常興奮。1950年初,蔡演威如愿以償地參加了濟南第五航空學校第一期飛行員培訓班,經過初級、中級教練機的系統學習,成為學員中的佼佼者。當年10月以全優成績畢業,實現了飛上藍天的夢想。
雄鷹展翅 破格當上主席專機長
1952年,蔡演威以出色表現被選進中國空軍組建的專機隊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決定用一架美制C-47客機改裝修理后作專機使用。為保證中央首長的安全,他決定首先試坐,這就是傳說的“劉亞樓專機”的背景。蔡演威則被選為劉亞樓專機的飛行員。
1956年,中央首長的專機大隊開始組建,特地挑選技術高超的數十名優秀飛行員參加考試。劉亞樓司令員明白,蔡演威為自己開了三四年專機,機智靈活,遇事冷靜,臨場應變能力強。但為求公正,讓他也參加了考試,結果飛行成績依然第一。
然而,蔡演威因出身地主兼資本家,又是泰國華僑,這在看重政治背景的那個年代,引起政治部門的異議。可在劉亞樓心里,駕駛專機技術是否高超、心理素質是否過硬,是中央首長安全的根本保證。他排除一切阻礙,果斷拍板,堅決選用蔡演威。
在專機大隊,由于蔡演威的非凡表現,他被破格提升為大隊長。說到能為毛澤東開專機時,蔡演威顯得異常興奮:“給毛主席當專機長,是我今生今世最難忘的經歷!”
蔡演威告訴記者,毛主席平生坐過四架蘇聯制造的專機。1957年7月1日,毛澤東計劃去杭州,但氣象預報說,這條航線上當天的云量是10個,即飛機將在云中飛行,極可能遇到雷雨襲擊。惡劣天氣是飛機航行最忌諱的因素之一,航班遇到這種氣候一般都停飛,更何況是毛澤東的專機呢?劉亞樓得知后,及時向毛主席匯報了情況,力勸他改變行程。但毛主席毫不猶豫地登上從北京到杭州的專機。劉亞樓不得不親自登機陪同飛行。
毛主席的安全可是關系全黨全國呀!劉亞樓趕快到前艙向專機長兼正駕駛蔡演威詢問:“這種天氣有把握嗎?”“沒問題!一定保證毛主席的安全。”蔡演威的回答讓劉亞樓吃了一顆定心丸。過去,蔡演威曾駕機飛過這種天氣,故底氣十足。
早晨8點30分,蔡演威駕駛伊爾-14型4202號銀鷹載著毛澤東準時起飛。
飛機經過泰山上空時氣流不穩定,顛簸十分厲害,過德州就開始穿云過霧,經徐州時下起了小雨,到南京時專機完全進入云中飛行,到了杭州,天空下著傾盆大雨,降落時地面能見度不到一公里,跑道上的水浸沒了半個飛機輪子。提心吊膽的劉亞樓第三次從后艙跑到前艙了解天氣和飛行情況。看到蔡演威鎮定自若的神色,劉亞樓放心了。
專機安全降落后,劉亞樓向毛主席介紹說:“今天給您開飛機的機長是我們專機大隊長蔡演威,飛行任務完成得非常好,他是一名歸國華僑。”毛主席贊揚道:“很多華僑在抗戰時期都到了延安,他們都很愛國。”毛主席高興地和蔡演威握手,并關切地詢問了他的家庭和個人情況。
蔡演威說:“除了毛主席,當時的十位正、副總理都坐過我開的專機。十大元帥中除了羅榮桓、徐向前因身體原因沒有坐過飛機外,其他元帥都喜歡坐我開的專機,尤其是葉劍英元帥,特別喜歡我這位客家老鄉為他開專機。”
一次,蔡演威為朱德總司令駕機到西北視察,沿途要經過五六個城市,歷時近20天。當他安全、圓滿地完成飛行任務后,總司令夫人康克清對蔡演威說:“朱老總要我代表他謝謝大家,等一會兒要和大家合影留念。”當朱德總司令知道蔡演威也是客家人時,特別高興,開玩笑地用客家話對他說:“我也系客家人哦,你教我駕駛飛機好么?”
國家主席劉少奇和夫人王光美給蔡演威留下深刻的印象。劉主席每次下飛機后總要親切地與全體機組人員握手致謝。有一次因為匆忙,與幾個機組人員握手后欲離去,細心的王光美發覺未與機長蔡演威握手,立即招呼劉主席回來,與蔡演威握手致謝。
蔡演威和他的飛行大隊還承擔了其他重要飛行任務。1953年、1954年兩個嚴冬,黃河多次結冰,航道堵塞,蔡演威多次奉命駕機炸開冰障。有一次,內蒙古天寒地凍,許多牧民被困在雪地里,他和戰友們多次執行空投任務,將大量的衣物和食品送到牧民手中。1960年3月,山西省平陸縣61人食物中毒,在萬分危急之際,蔡演威的飛行大隊圓滿完成了連夜空投急救藥品的任務,及時挽救了61名階級兄弟的寶貴生命。
從1950年到1961年,蔡演威安全飛行5500多個小時。他不僅出色完成了所有飛行任務,而且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飛行員。
(責任編輯 李贊庭)